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會見傳媒談話內容(只有中文)
************************
以下是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民青局)局長麥美娟今日(三月二十六日)下午會見傳媒的談話內容: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大家好,首先感謝大家一直以來都很關心關愛隊的工作,事實上452隊關愛隊在過去這段時間,他們都在各區進行了很多按照區情的關愛服務和活動,也在緊急事故發生時,發揮了很大的動力,在地區內聯同關愛隊隊員和義工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服務。
可能大家不知道,在這個星期,差不多每晚,有些地區的樓宇,可能因電錶房起火,令整幢大廈沒有電力供應,又或者因水管爆裂而停水,很多這類問題,關愛隊隊員都在緊急時候馬上發揮動員能力。經關愛隊的總指揮,即民政事務專員的統籌下,他們在地區內為受影響的市民提供服務。就好像昨晚北區有一條村因地陷、地下水管爆裂,令約20戶居民沒有水用,亦影響交通,關愛隊已馬上到那處為居民提供飲用水。譬如前天又有一幢大廈的電錶房起火,令整幢大廈沒有電力,關愛隊亦馬上出動,在大廈大堂設置一個臨時服務站協助居民,向大廈居民進行了一次家訪,看看哪一戶特別需要幫忙,又在地下大堂的服務站,為居民提供了臨時充電裝置,因為最起碼大家的手機能夠充電,可聯絡到街坊、家人。關愛隊在這段時間做了很多服務,而且他們全部都是義工,大家都是利用自己照顧家庭之餘的時間,又或者公餘時間參與這些地區服務。我們很希望關愛隊的服務能夠在社會人士的支持下,繼續在社區裏發揮作用,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適切服務。
行政長官於去年的《施政報告》宣布會恆常化各區關愛隊的配置。因應這個安排,我們就關愛隊的合約安排作出調整,在此向大家介紹。首先,在關愛隊的第一個協議期內,有兩區是先試行的,分別是南區和荃灣區,它們分別有19隊和17隊關愛隊。這兩個區先行先試,率先投入了關愛隊服務。因此它們為期兩年的協議期,正常來說,應該到今年的五月就先完結。但是其他16區關愛隊的協議期是在二○二三年的九月和十月才開始,所以他們的協議期會直到今年的九月或十月才完結。為了有恆常化配置,也希望可以系統化地管理關愛隊的工作,我們會將這兩區,即南區和荃灣區,分別17隊和19隊關愛隊的第一期協議期延長至今年的九月和十月,即與其他16區看齊,令我們可以更好確保關愛隊服務不會有真空期和斷層,也可以在第二個協議期開始的時候,十八區可以一起投入展開服務。
因應延長了這幾個月的協議期,這兩區關愛隊相應的工作,即需完成的KPI(關鍵績效指標)和資源,都是會以第一期協議期的KPI和資源按比例計算,在這幾個月繼續工作。我們希望可以因應關愛隊的恆常化,在第二期投入服務的時候,可以更好地將十八區的關愛隊工作做好。
在新一屆的區議會,我們引入了一個履職監察制度。在這個制度內,民青局局長會制定《區議員履職監察制度指引》。這指引內,區議員需要遵守各項要求,包括他們要出席區議會會議達80%以上、他們離開香港的時候要申報、在上任後三個月內需開設辦事處,而辦事處不單需要在辦公時間內服務,也要有非辦公時間(服務),以便街坊可以在放工後到議員辦事處聯絡議員,亦有一個會見市民計劃等。還有一個在指引中的要求,就是他們每年要提交工作報告。470名區議員的工作報告已經如期提交,經過民政處(民政事務處)整理後,稍後在三月三十一日,大家就可以向各區的民政處登記和申請查閱這些報告。
我也看過這些報告,在過去一年、區議員上任的第一年,470個區議員已經很努力、盡責履職地履行他們作為區議員的責任,不僅是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亦在地區推展了各項的活動和服務,並在去年處理了45萬個市民的查詢和建議。我們希望透過履職監察制度,令市民可以更了解區議員的工作,亦令區議員成為能幫助市民、「時時見得到、事事幫到手」的區議員,可以在地區內為市民服務。
記者:局長你好,有兩個問題。第一,關愛隊在年底會不會再公開讓大家申請,會用甚麼準則去衡量現有的團體,是否可以優先去做呢?還有關愛隊的工作報告會否都跟區議員的一樣公開給市民看呢?第二,有關那個履職監察機制,可能有個別的區議員牽涉一些刑事官司,其實那個制度有沒有動用過呢?如果有區議員牽涉一些官司都可以繼續做的話,會不會給市民一個感覺,不是那麼理想,制度好像「無牙老虎」呢?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首先就是關愛隊,我們現在就下一期,即第二期合作協議的做法,正進行檢討和考慮。我們主要是考慮該地區的情況,為地區物色合適的關愛隊,亦會考慮一系列的因素。關愛隊也需要在他們結束第一期協議之後,向我們提交報告。提交報告後,因為也有多隊,我們會在整理報告之後,將一些數字告訴社會。
關愛隊的報告其實和區議員的工作報告是類似的,就是單看報告只看到做了多少個家訪的數字,數字一定要達到我們的KPI,但是那個數字其實反映不到很多他們在地區服務的成果,所以我們希望在下個月舉行關愛隊「好人‧好事」分享會,讓大家可以更加清楚知道關愛隊各個義工,我們的隊員其實在社區做了哪些服務、如何幫助市民,能夠更具體地讓大家知道關愛隊在社區的服務。
區議員的工作報告也是一樣的,因為篇幅有限,只會列出接獲了市民查詢的次數、舉行「會見市民計劃」的次數,但大家看不到整個內容,如像關愛隊,大家會看到家訪的次數,但看不到原來那次家訪後,關愛隊會因應家訪而知道住戶的特別問題。又例如關愛隊探訪一些長者住戶後,發現當中有些長者原來不懂得使用一些服務,簡單如原來可申請陪診服務,他們是不知道的。關愛隊就要協助他們尋找專業人士,如社工去幫助他們。又或在探訪時得知原來居住於公屋的住戶,可能遇有房屋問題,就幫他們轉介給區議員,又或尋求房屋署幫忙。所以我希望透過工作報告,不單可反映他們有否達標,達到那個KPI,更重要是希望於下個月,如我剛才所說,下個月我們會舉行一個「好人‧好事」分享會,令大家更具體知道關愛隊的工作,以及這一群義工日常如何幫助社區、市民做大量的工作。
我剛才亦說,這星期停水、停電事故每晚都有發生,關愛隊經常出動。試想想,當晚上十一時多,大家準備睡覺時,關愛隊收到電話就要隨即出動幫忙上樓家訪,看看住戶有何需要,或是送物資予他們。所以我們希望可透過不同的形式,更具體地介紹這一班義工的工作給社會知道。
至於區議員方面,今屆區議會是為了可更讓市民看到區議員的工作,我們設立了一個履職監察制度。這制度令市民可更清楚地看到區議員如何盡責履職,內裏有一些要求是以前沒有的,例如在上任三個月內就要成立辦事處;他們要出席區議會會議。我相信今屆區議員的會議出席率是歷來之冠、歷史之最的,這是我們可得知的數字。其實整個履職監察制度,是希望可讓市民更加看到區議員是盡責履職的。
其實不止是履職監察制度,《區議會條例》亦已提到,如有區議員違反了香港的法律,被判刑超逾三個月,不論是否有緩刑,他們都會被取消資格。
所以不論在《區議會條例》或《區議員履職監察制度指引》內,亦已提到針對一些違反法律的區議員,我們會如何處理。我們亦非常重視區議員的行為。作為一個服務社區的人,我們是非常重視的。
正如你剛才所說,可能有些區議員牽涉一些刑事案件,但大家都知道,在香港是需要經過一個正式的審訊。當正式審訊後,所出的結果如何,我們都是會按《區議會條例》及《區議員履職監察制度指引》的制度,一定會嚴格執行條例及履職監察制度內所有的條文,確保我們是符合相關的法例和指引。
完
2025年3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0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