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防護中心回應傳媒查詢有關參與交流團學生出現腸胃炎徵狀的個案群組
*********************************
「根據教育局提供的資料,中心昨日(三月二十二日)知悉該交流團懷疑出現急性腸胃炎群組個案後,即時展開流行病學調查,得悉青衣區一中學的135名師生於三月二十日出發到肇慶進行三天的交流,當中20名學生及一名老師自三月二十一日上午約十一時至翌日早上約八時的期間內,陸續出現與諾如病毒感染吻合的病徵,包括嘔吐、腹瀉和發燒。其中18人曾在當地求醫,全部情況穩定並已出院,其中八人對諾如病毒呈陽性反應。
中心正從不同方向調查是次諾如病毒爆發個案的可能源頭,包括經人傳人、或受污染的食物或環境傳播的可能性。初步調查結果顯示,所有21名受影響人士除團餐外,並未有進食其他共同食物,近日該學校亦沒有急性腸胃炎爆發個案。經分析個案的發病時間,中心初步未能排除個案經進食受污染食物而受到感染。中心已把相關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通報廣東省衞生當局,並獲悉內地已就個案展開調查。
中心已向受影響學校提供有關急性腸胃炎傳播、預防和控制的健康建議。中心會繼續跟進事件和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包括安排患者收集糞便樣本作化驗。中心亦已知會教育局,提醒注意相關情況。
除內地外,其他香港人的旅遊熱點近日亦出現急性腸胃炎爆發。日本感染性腸胃炎的求診數字在過去數周持續處於高水平,當地近月亦在不同地區發生由諾如病毒引起的大型食物中毒爆發個案。新加坡的腹瀉求診數字亦較去年同期為高。台灣的腹瀉疫情仍為近五年最高,化驗顯示大部分群組個案由諾如病毒引起。市民外遊時要提高警覺,注意個人、環境及食物衞生,以減低受感染的風險。
本地方面,急性腸胃炎的活躍程度自去年十二月底起上升,並在近月維持在較高水平。今年一月及二月分別錄得57及49宗急性腸胃炎爆發個案,而三月份截至三月十五日共錄得21宗急性腸胃炎爆發個案。當中大部分爆發個案由諾如病毒引致。
病毒性腸胃炎較常見於天氣較涼的季節,可由多種病毒引致,最常見的是諾如病毒和輪狀病毒。病毒性腸胃炎的主要病徵是腹瀉及嘔吐。其他病徵包括頭痛、發燒及腹痛。患者通常在染病後一至兩天出現病徵,視乎致病病毒類別,病徵可持續一至十天。
由於酒精未能有效殺死引致急性腸胃炎的病毒,例如諾如病毒,酒精搓手液並不能代替使用梘液和清水潔手。要預防經由食物傳播的疾病,市民應經常保持個人、食物及環境衞生。在外進食時,應注意以下要點: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
•處理食物或進食前、如廁後或更換尿片後須徹底洗淨雙手;
•清理嘔吐物及糞便時須戴上手套及外科口罩,事後須再洗手;
•以稀釋的1比49家用漂白水(以一份含5.25%次氯酸鈉的漂白水加49份水)徹底清洗和消毒染污的地方及物件,事後並須徹底洗淨雙手;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注意飲食衞生;
•使用不同的用具處理生及熟的食物;
•避免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食物;
•飲用經煮沸的水;及
•不要光顧無牌食肆及食物檔攤。
市民可參閱中心的專頁,了解更多有關病毒性腸胃炎的資料。」
完
2025年3月23日(星期日)
香港時間19時00分
香港時間19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