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六題: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
***********************

  以下是今日(三月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家珮議員的提問和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的書面答覆︰

問題:

  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自二○二三年四月起開始使用位於落馬洲河套區的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應急醫院)提供日間服務,並推出「日間放射診斷服務先導計劃」(先導計劃),邀請臨床情況合適的病人轉往應急醫院接受放射診斷服務。其後,醫管局陸續擴展應急醫院的服務,包括擴大先導計劃的服務範圍至全港公立醫院轉介的病人、增設甲狀腺眼疾磁力共振掃描服務,以及應用兩部超聲造影機及三部電腦掃描器提供造影檢查服務。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先導計劃推出至今,每年在應急醫院接受放射診斷服務的病人數目為何,並按病人所屬的醫院聯網列出分項數字;

(二)是否知悉,過去三年,每年醫管局放射科服務的輪候情況和處理個案數目,並按醫院聯網列出分項資料;

(三)是否知悉,自應急醫院運作至今,該醫院內各類醫學儀器的數目及啟用日期為何;

(四)是否知悉,應急醫院現時和未來提供的醫療服務為何;

(五)是否知悉,過去一年,醫管局提供來往應急醫院的接駁專車的使用人次為何;及

(六)鑑於有屬新界區以外醫院聯網的市民向本人表示,即使現時先導計劃已擴展至全港公立醫院轉介的病人,他仍未獲安排至應急醫院接受放射診斷服務,政府是否知悉有否類似情況;如有,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陳家珮議員的提問,經諮詢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後,現綜合回覆如下:

  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應急醫院)位於落馬洲河套區,是香港第五波疫情下由中央政府委託興建,二○二二年十二月三十日移交特區政府營運管理。隨着香港復常,政府將應急醫院交予醫管局規劃日間醫院服務,並由新界東醫院聯網負責管理及運作,以善用中央政府贈港資源。政府和醫管局會配合河套區用地發展進度及需要繼續安排善用相關資源。

  醫管局其後於二○二三年四月推出「日間放射診斷服務先導計劃」(先導計劃),以縮短病人的輪候時間,紓緩公立醫院放射服務的壓力。先導計劃先於新界東醫院聯網推行,其後擴展至全港公立醫院的病人。先導計劃由各聯網醫院主動甄選正在等候檢查的合適病人,包括非緊急、情況穩定及行動自如的非住院病人,邀請他們自願參與計劃,好讓各聯網醫院騰出資源加快處理緊急個案,從而達至縮短輪候時間。邀請由各聯網醫院發出,並非由病人自行申請,而未能符合上述條件的病人不會收到邀請。

  由計劃開始截至二○二四年十二月底,已有分別超過24 000、5 300及5 600名病人在應急醫院進行電腦掃描造影、磁力共振掃描造影及超聲造影服務。參與先導計劃(已檢查及預約)病人,其輪候時間(中位數)亦有改善,電腦掃描造影病人的輪候時間由108星期縮短至約25星期(註);磁力共振掃描造影病人的輪候時間由118星期縮短至約36星期(註);超聲造影病人的輪候時間則由165星期縮短至約56星期(註)。在應急醫院接受放射診斷服務的病人按醫院聯網劃分數目見附件一。醫管局放射科服務的輪候情況和處理個案按醫院聯網劃分數目見附件二及三。

  除上述放射診斷服務外,為善用應急醫院內的醫療設施,醫管局亦在過去一年多於院內陸續開展其他服務,包括內視鏡檢查、睡眠測試、微生物化驗及血清25-羥基維生素D化學病理檢驗,並將會在院內開拓玻璃體內注射服務。應急醫院的主要醫療儀器數目和啟用日期見附件四。

  為便利病人使用服務,應急醫院提供免費接駁專車,接送病人由特定港鐵站往返醫院。除公眾假期外,逢周一至六,每日有約十班接駁車從上水港鐵站往返醫院;逢周二和四,每日有約八班接駁車從元朗港鐵站和兆康港鐵站往返醫院。目前接駁專車的每月載客量逾10 000人次。

註:輪候時間由病人於公立醫院輪候開始計算。



2025年3月1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