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十五題:支持鄉村舉辦盛事
***************
  ​以下是今日(三月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劉業強議員的提問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悉,新界各鄉各村每年都會舉辦大量節慶文化活動,該等活動由鄉事委員會(鄉委會)主辦,吸引大量中外旅客觀光。然而,有意見指出,籌辦該等活動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及財力,對資源緊絀的鄉委會而言,是很大的財政負擔。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三年,政府有否對以下的鄉村盛事作出財政及人力上的支援︰(i)林村許願節、(ii)長洲太平清醮、(iii)‍元朗天后寶誕巡遊、(iv)東涌侯王寶誕、(v)端午節龍舟競渡,以及(vi)各鄉村的醮會活動;如有,詳情為何,並以表列出各項活動的資助金額及支援的工作人員數目;如否,原因為何;
 
(二)為貫徹「香港無處不旅遊」理念,政府會否直接向各鄉委會撥款,以及考慮在鄉郊保育資助計劃下增設鄉郊節慶文化活動的項目類別,以資助鄉村舉辦節慶特色活動;如否,原因為何;
 
(三)鑑於有意見認為,發展鄉村盛事以至新界旅遊需要各鄉委會的參與,但據悉政府每月提供予各鄉委會的資助金為15,300元至16,700元不等,而上一次調整有關金額是在二○一八年,政府會否按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變動,上調有關金額;如否,原因為何;及
 
(四)除了透過旅遊事務署及民政事務總署加強推廣鄉村盛事外,政府會否參考內地的經驗,利用鄉村網紅直播和拍攝短視頻等形式,展示新界鄉村的自然風光、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以加深市民及遊客對祖國及新界的認識,從而推動鄉村盛事的發展?
 
答覆:

主席:
 
  就劉業強議員的提問,經諮詢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和環境及生態局後,現綜合回覆如下:
 
  政府一直支持鄉村盛事的舉辦,以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其中,民政事務總署推行「社區參與計劃」供合資格的機構,包括鄉事委員會(鄉委會)及地區團體等非政府機構申請資助,以舉辦具地區特色的項目和受歡迎的節慶活動,以及文化、藝術和康樂活動等,促進地區和諧。過去三年,「社區參與計劃」共撥款逾1,400萬元,資助鄉委會及其他新界地區團體舉辦部份題述的鄉村盛事。同時,各新界民政事務處(民政處)一直與鄉委會及相關地區團體緊密聯繫和合作,包括應邀派員協助主辦團體推行相關活動,而其他政府部門亦按其職責及管轄範疇為活動提供協助,包括場地安排、人流管理、交通改道及封路、環境衞生及公眾秩序等方面。上述工作均是由當區民政處及其他部門以其現有資源及人手推行,因此沒有相關資助開支和人手的分項資料。
   
  此外,環境及生態局轄下的鄉郊保育辦公室亦透過鄉郊保育資助計劃,資助本地非牟利機構推展多元和創新的鄉郊保育及復育項目。該計劃下其中一個資助類別為文化復興/復育項目,旨在提高公眾對目標文化資產保育的認識及意識。此類項目包含舉辦鄉郊節慶活動吸引村民回鄉共聚的元素,例如於去年舉辦的麟谷祥聚—谷埔新春節慶,配合新年主題在谷埔舉行節慶活動,向公眾介紹客家文化與客家美食的特色,以及其他農曆新年傳統。
 
  在宣傳鄉村盛事方面,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一直透過不同途徑宣傳各項盛事及節慶活動,包括社交媒體帖文和邀請KOL訪港親身體驗,以及製作一系列宣傳內容,包括影片、戶外廣告、與知名媒體合作製作節目等,在全球不同的客源市場進行推廣,並配合旅發局Discover Hong Kong一站式旅遊資訊平台上的內容,加大宣傳效力。當中包括以登山遠足、海灘與戶外活動、休閒觀光及探索離島為主題的宣傳平台「咫尺自然的香港」,亦有宣傳和推廣傳統節慶活動,包括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洪聖爺誕等,向旅客介紹新界鄉村的自然風光、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吸引旅客來港。各區民政處亦透過不同渠道,包括網站、社交平台及地區網絡等,為當區的活動進行宣傳。
   
  政府一直重視鄉郊事務,自一九六○年代開始向鄉委會每月提供資助金,以肯定和支持其工作。政府亦全數支付鄉委會的差餉及地租。鄉委會的資助金並沒有經立法會批准的調整機制。政府在二○一八年曾按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變動,上調鄉委會的資助金,按各種因素包括不同鄉委會大小分為三個級別,至現時每月15,300元、15,800元及16,700元,以支付其日常運作開支。鄉委會亦可透過上文所述的各項資助計劃,為合資格的鄉郊活動申請政府資助。
 
2025年3月1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25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