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出席的士車隊啟動禮致辭(只有中文)
**************************

  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今日(三月三日)在的士車隊啟動禮的致辭全文:

Frankie(立法會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Ben(立法會議員陳恒鑌)、紹雄(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紹雄)、Perry(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姚柏良)、五隊的士車隊負責人、各位嘉賓、各位傳媒:

  大家好。大家可以在這個場地看到今日的特色:的士車隊的不同車款整齊排列在此——其實不單是這麼少的數目,不過是場地所限。很多的士業界的朋友今日精神抖擻在此參與的士車隊的啟動禮,真是的士業界整體發展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亦是特區政府推廣「優質服務、智慧出行」原則的重大體現。

  的士車隊去年四月推出申請時反應非常熱烈,比我們預期更好。經過一輪遴選,我們最終選出了五隊車隊。大家屈指一算,現在是三月初,由我們推出申請,到不同車隊負責人籌備、申請,以至購買車輛、司機培訓、購置系統,整個過程不需一年。當然我們期望第一隊車隊將會在三月底最快落地,其他車隊都會在未來幾個月,由三月至七月陸續落地。

  在香港地,正如剛才司儀所講,的士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除了我們本港市民每日出行,上班、上學、買菜、看醫生、和家人吃飯、飲茶之外,旅客來到香港的第一印象就接觸到的士,所以的士陪伴了社會的發展和成長。我們當中不少人都是自小乘坐的士長大,經歷了這幾十年的發展和挑戰,期間真的有很多風風雨雨。我想的士業界資深的幾位在此,都會明白我說風雨的情況,但是一路走來,到今天我們真是要與時並進、破格創新,否則我們就會和時代脫節。

  傳媒朋友可能看到,多隊的士車隊有不同款式、不同車款、不同品牌包裝,我相信大家會和我一樣。不只我、運輸署、運輸及物流局、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多位委員在此,原來不只我們有這個心,想的士做得好。今日在座各位,還有背後的團隊,都讓大家看到是有心有力。

  在此向大家簡介一下,這五隊車隊總共會有3 500輛的士投入服務,代表在18 000輛的士之中佔超過六分之一。這會是起步點,我很期望透過車隊作為「領頭羊」,可以陸續吸引不同車主、司機加入車隊,壯大大家的力量。而在這3 500輛車隊的士中,超過四成,大概1 500輛是全新落地的的士。過去這段時間,運輸署已經很努力加快審批,令這些新車可以盡快投入服務。但是車隊中其餘六成,車齡都在三年內,相當新。

  除了是新車之外,還有幾個賣點。第一就是電動車。電動的士會有五個車隊加起來總共約有1 900輛,亦會有輪椅的士、混能的士,各種服務都有提供,充分體現我們綠色交通和社會共融這兩個理念,正正就是點對點服務希望為大家提供的。除了這些硬件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車內的裝置。我們很着重車輛安全,所以所有車隊的車都裝置了「三寶」,包括全球定位系統、行車紀錄儀和司機監察系統,令乘客上車後感到很安心、很舒服。而車隊管理人亦可以透過這些科技,掌握和管理其車隊。

  大家很關心,剛才司儀都有提到,過去我們一定要先提取現金,或先檢查錢包內有沒有零錢;司機又要去銀行、便利店兌換輔幣。但是這些全新的車隊落地之後,所有都配備多種電子支付系統。就以我剛才和幾位嘉賓一起乘坐不同車隊的車輛上來,我的體驗就是,我看到車內電子裝置非常簡潔,不會有很多手機,而是一部機器多式運用的電子支付。

  有一點我想特別提一提。我剛才在等候的時候,和接載我的司機談過,剛好他是培訓司機的。我認為車隊的管理落地之後,其中一點比以往更重視的就是司機。因為在這些車隊之中,大概一成司機和車隊管理是僱員僱主關係。這對人力培訓、匯聚司機的投入感是非常重要,而司機培訓亦令他們對市民的服務更加到位和貼心。

  說了車隊那麼久,市面上其他的士,我們亦不會放鬆。我們去年在交通事務委員會——當時Ben是主席,現在是陳紹雄議員——我們得到大量支持。社會共識是希望我們能在所有的士強制安裝攝錄系統,同樣可以做到在車程內感到安心。我們亦會要求司機提供至少兩種電子支付工具。有關法例修訂將很快推出,(運輸署)署長和她的團隊已經在加緊步伐。我向大家預告,預計今年第二季爭取在立法會會期內,盡快將修例提交立法會。到時很希望各位立法會議員,可以幫助我們高效、順利、到位地審視有關的法例系統,令我們可以整體提升現時市面上服務大家的的士服務。

  最後我想在此再一次感謝大家,在整個過程中,不單是政府,還有的士業界和的士業多個總會,包括車主、車行、的士司機,大家都出了一分力。大家都很希望未來車隊可以為的士業界帶來一番新景象,亦為我們香港未來社會、經濟發展和旅遊帶來新篇章。多謝大家。



2025年3月3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5時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