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秘書處發布「香港的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的《專題快訊》
*****************************
下稿代立法會秘書處發出:

  
立法會秘書處(秘書處)今日(二月二十八日)發布最新一期《專題快訊》――「香港的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扼要介紹本港法律服務的獨特優勢、其仲裁和調解服務的最新發展,以及政府推動法律科技的政策措施,並綜述立法會的相關討論和議員提出的建議。
 
  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是國家唯一實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轄區;加上香港法律中英雙語並重,與國際貿易和投資規則高度接軌,令香港成為國際與內地機構尋求國際法律和仲裁服務的首選平台。《專題快訊》闡述香港法律服務所具備的優勢,包括擁有大量既具備豐富國際法律服務經驗且熟悉國家政策的法律人才;以及享譽國際的仲裁服務等。此外,國際調解院總部將最快於今年年底正式落户香港,充分展現本港在國際調解方面的獨特優勢,也是國家大力支持和確立香港在《十四五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成為區域國際法律及爭議服務中心的策略性地位。
 
  立法會十分支持香港的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發展,《專題快訊》概述了立法會的相關工作,包括財務委員會去年批准改建舊灣仔警署為國際調解院總部的財務建議,並確保工程如期完成。議員亦促請政府加強發展海事仲裁及推動其產業化的工作、加快設立體育爭議解決制度,並建議政府為區內合適人士,提供調解培訓,鼓勵以調解方式解決社區爭議,有助建立和諧穩定社會。
 
  立法會法案委員會所審議的《法院(遙距聆訊)條例草案》,目的是推動在法庭運作中善用科技,令法院更有效地應對例如疫情等各種難以預見和複雜的情況。議員又建議借鑑由特區政府推動籌建,獲亞太經合組織認可的電子商務仲裁及調解平台(eBRAM)的經驗,將網上爭議解決服務推廣至東盟和「一帶一路」國家,以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一帶一路」市場的電子仲裁及調解平台的角色。
 
  議員又建議政府官員抓緊機會,重點宣傳《〈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服務貿易協議》第二份修訂協議所新增的「港資港法」和「港資港仲裁」措施,以推廣香港作為內地與世界各地之間 「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讓香港可全力發揮其法律和爭議解決服務的優勢,助力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香港的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的詳細內容可於立法會網頁瀏覽。《專題快訊》由秘書處議會事務部編製,旨在聚焦介紹特定議題、剖析政策發展,並綜述立法會相關討論。
 
2025年2月28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5時4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