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七題: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商業單位
********************

  ​以下是今日(二月二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克勤議員的提問和房屋局局長何永賢的答覆:
 
問題:

  就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轄下商業單位的租賃情況,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三年,房委會轄下商場及街市的空置率分別為何(以表列出);

(二)過去三年,每年房委會分別有多少商業單位面積被劃作(i)租予政府部門、(ii)交予政府部門代為分配,以及(iii)以優惠租金租予非政府機構,以及有關面積的空置率分別為何(以表列出);在該三項安排下被租出或使用的面積佔總體商業單位面積的比率分別為何;

(三)鑑於房委會轄下有九個商場沒有西醫診所,房委會會否考慮邀請中醫在該等商場開設診所,以增加區內醫療服務;

(四)鑑於房委會早前在轄下商場推出「共築・創業家」計劃,向青年免租金提供商鋪,有關計劃現時的推行情況為何;房委會會否考慮在該計劃完結後為該等商戶續租,以及會否另覓鋪位以繼續推行該計劃;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五)當局有否檢視房委會轄下商場的行業組合能否為當區提供足夠和全面的社會服務(例如應對公共屋邨的人口老化問題);如有,詳情為何;如否,會否以用途角度出發作出有關檢視?

答覆:
 
主席:

  就陳克勤議員的提問,現回覆如下:

(一)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政策目標是為有住屋需要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可負擔的租住房屋,並會按情況提供其他附屬設施如零售商鋪,積極引入不同的商品及服務行業,致力為居民提供購物便利,以照顧及配合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截至二○二四年十二月底,房委會商業單位的整體空置率(註)為3.87%,較上一季(二○二四年九月)的3.95%有所改善。與同期(二○二四年十二月)私人市場約7.8%的整體空置率比較,房委會商業單位的租賃情況亦處於相對理想的水平。雖然面對部分居民消費模式改變(如北上消費及網購)的影響,現時房委會約八成半的零售設施的空置率仍維持低於4%,當中不少商場所有的商業單位均已接近或全部出租,包括晴朗商場、滿樂坊、迎東商場及屏欣商場;至於房委會轄下的街市,當中不少街市的所有檔位已全部出租,包括彩虹街市、坪石邨街市、迎東街市、滿東街市及天恩街市。

  過去三年,房委會轄下商場及街市的空置率分項列出如下:
  空置率(截至每年一月三十一日)
房委會零售設施 二○二三 二○二四 二○二五
商場 1.2% 2.52% 3.73%
街市 7.01% 10.71% 13.32%

(二)房委會在規劃公營房屋項目時,會根據政府的相關政策及規劃要求,與相關部門商討,預留空間提供適切的福利、社區及康體設施以服務居民。
 
  公共屋邨的非住宅空間有限,而居民對提供各類日常所需的非住宅設施(包括零售商鋪、社區、教育及福利設施、停車場和議員辦事處)有殷切的需求。就商業單位而言,過去三年,房委會並無商業單位被劃作租予政府部門或交予部門代為分配。至於以優惠租金將非住宅單位出租予合資格的非政府機構,為居民提供福利或社區服務,房委會盡可能在公共屋邨提供合適的單位作福利租賃單位。我們會持續檢視公共屋邨內非住宅物業的使用情況,每月更新可供非政府機構直接申請租用的空置福利租賃單位資料,並上載至房委會/房屋署網頁,公開讓有意租用福利租賃單位的合資格非政府機構提出申請。
 
(三)及(五)房委會一向按商業原則,通過招標的方式出租轄下的商業單位,並以市值訂定租金水平。房委會一貫政策是優先考慮能切合當區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商業設施行業,當中包括藥房、中西醫診所等迎合長者日常需要的服務。
 
  現時,房委會九個未設有西醫診所的商場中,除天晴商場外,其餘商場均設有一間或以上的中醫診所及/或提供中醫診症服務的藥房,為居民提供便捷的醫療診症服務。就天晴商場而言,鄰近的天晴社區綜合大樓已設有一間賽馬會天水圍社區健康中心,服務範圍包括中西醫診症治療和身體檢查等醫療健康服務。房委會過往曾多次以中西醫診所等行業為商場的空置商鋪招標,惟未能成功租出。為善用資源,相關商鋪最終成功租出予其他行業,現時天晴商場的商鋪已全部租出。
 
  房委會一直聯同慈善及非政府機構,在公共屋邨內提供定期及便捷的流動中醫或物理治療的服務。「流動中醫醫療車」在沒有中醫診所或物理治療服務的公共屋邨為居民提供醫療健康服務,車輛配備各類醫療設備,例如供殘疾人士使用的升降平台,並提供包括針灸等多項醫療護理服務。在二○二三年十一月至二○二四年十月,「流動中醫醫療車」已合共為33條公共屋邨提供1800多日次中醫或物理治療服務。

  房委會會不時檢視轄下商業設施的行業組合,因時制宜地為空置商鋪進行更改作其他合適行業的可行性研究。透過靈活的市場推廣和租賃策略,有效應對不斷轉變的市場趨勢和滿足顧客的期望,從而為居民和區內人士提供更多購物選擇和多元化的服務。在長者人口比例較高的屋邨,房委會會主動聯絡具潛力及迎合長者需要的商戶/機構進駐,提供如復康及醫療用品、藥房、診所及社區服務中心等行業,以照顧長者的日常生活所需。此外,房委會亦設立了熱線,提供轄下商業單位的租賃資訊,方便潛在商戶直接聯絡房委會,同時亦在商場街市張貼了二維碼(QR code),方便商戶瀏覽最新的招標公告,同時亦可訂閱接收商鋪的招標資訊,增加成功租賃的機會。過去一年(二○二四年二月至二○二五年一月),房委會成功出租逾200間商鋪及街市檔位,當中不乏顧及長者健康生活需要而設的商鋪,均是經進行市場推廣並訂定/更改迎合市場趨勢的合適行業後成功出租,例如位於麗閣邨、清濤苑、福來邨和石硤尾邨的中西醫診所,天晴邨售賣復康及醫療用品的商鋪,以及碩門商場和水泉澳廣場由非政府機構經營的社區服務中心(附設中醫服務)等,反映上述靈活有效的全方位租賃策略帶來正面的效果。
 
(四)房委會於去年推出「共築・創業家」計劃,在轄下商場以免租形式,向年輕人提供商鋪,讓他們試行創業計劃,旨在鼓勵並支持他們實踐創業夢想。如參加者在計劃中獲取利潤,房委會將收取其淨利潤的百分之二十,以支持計劃的持續發展。計劃推出後反應踴躍,共收到約180份申請。目前,17個獲選團隊已在不同房委會商場營運。有見計劃廣受年輕人和社會各界支持,房委會現正積極考慮擴展計劃,鼓勵私營商場及商界業主為青年人提供更多創業機會,讓年輕人的活力與創新意念,為社區居民提供更豐富多元的商品選擇及購物體驗,同時為青年創業提供更豐富多元的資源及機會,使更多具潛力的創業項目得以實現。
 
  註:整體空置率是以空置的可供出租室內樓面面積/可供出租室內樓面面積x100%計算



2025年2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