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就「全面規管非應邀來電」議員議案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博士今日(二月二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全面規管非應邀來電」議員議案的總結發言:
 
主席:
 
  我非常感謝提出議案的梁熙議員及提出修正案的吳傑莊議員及邵家輝議員,以及今日各位就議案發言的議員。在關注營銷電話對社會各界的影響及打擊電話詐騙的重要性方面,政府與議員的想法是一致的。我現在就議員提出的發言和建議作綜合回應。
 
  就議員提到希望政府立法規管營銷電話的建議,正如我在開場發言表示,單靠立法並不能有效杜絕電話滋擾,我們必須以多管齊下的方式去正視這個問題。而要制訂法例,政府亦要考慮實際操作、技術及執法方面的困難及成效,以及對香港正常商業活動的影響。首先,我們難以單憑一個來電的電話號碼清楚區分營銷電話和滋擾電話。另外,電話營銷者可能在相關號碼被列入黑名單或遭到檢控後,轉用其他號碼繼續其營銷活動,令透過立法或登記方式全面規管營銷電話未必有實際成效,反而直接影響正常商業活動。
 
  考慮到正常商業活動的實際需要,並且在現時經濟環境需要進一步復蘇的時期,我們認為較有效及務實的做法,是促進各行業自我規管及加強公眾教育。我剛才已在開場發言提及,在政府的推動下,營銷電話行業規管計劃已獲七大行業下的12個商會支持。我們會繼續與相關持份者及不同行業保持溝通,以進一步擴大及促成更多行業優化自我規管的安排。
 
  政府亦已多管齊下地採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強管理營銷電話。現時,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通訊辦)要求各電訊商提供來電管理服務或過濾應用程式的服務供用戶使用。用戶可自訂或選擇流動服務供應商預設的來電「黑名單」及/或「白名單」,對所有來電包括匿名來電進行過濾,以減少可疑來電和電話滋擾。警方推出的應用程式「防騙視伏App」亦可在用戶瀏覽可疑網站及在接收可疑來電時發出警示。再加上現時一般的智能手機已具有過濾非用戶通訊冊上來電的功能,用戶可選擇只接收到存備於其通訊册上人士的來電,功能大致與「來電白名單」相若。
 
  就議案建議在來電號碼顯示中加入「#」號字頭,雖然有關提議技術上並不可行,但若個別政府部門、公營機構及法定組織要求使用特別電話號碼作為其與公眾通訊用途,通訊辦定必配合並提供相關協助。當中的例子包括廣為人知的特區政府查詢熱線「1823」或香港警務處的防騙熱線「18222」等。
 
  雖然我們一再強調營銷電話不應該與詐騙電話混為一談,但我們非常認同打擊詐騙電話的重要性。通訊辦、警方及主要電訊商已成立工作小組,從電訊角度打擊詐騙並繼續推行一系列從源頭堵截的措施。
 
  據警方表示,涉及更改來電顯示的電話騙案大部分均源自香港境外。因此,通訊辦已要求本港電訊商必須在來電顯示中加入「+」號,作為所有源自香港境外來電的字頭,以協助市民識別源自香港境外的可疑來電。電訊商會按警方提供的詐騙紀錄及資料封鎖或停用涉詐騙號碼及網頁,並會按通訊事務管理局制定的業務守則監察來自其網絡及系統打出的電話或發出的短訊,以識別懷疑詐騙電話或短訊的致電或發出模式,並馬上暫停有關的電話號碼服務。
 
  此外,通訊辦亦進一步推行了不同的措施加大力度打擊電話騙案。有見及大部分釣魚騙案與手機短訊有關,通訊辦已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所有已登記參與登記制的公司或機構會使用以「#」號開頭的「已登記的短訊發送人名稱」發出短訊予本地流動服務用戶,以進一步協助市民識別短訊發送人的身分及提高市民防騙意識。截至二○二五年一月底,已有超過440個公私營機構參與登記制。就最近有市民查詢以「#」號開頭的懷疑詐騙短訊,通訊辦懷疑有不法分子使用非法無線電干擾器發出訊息,已隨即與電訊商及警方作進一步調查及跟進,並迅速於二月十七日緝獲一輛裝設懷疑涉案無線電干擾器的客貨車。我們相信這次事件只是個別情況,並不影響「短訊發送人登記制」的整體實施成效。
 
  此外,電訊商需按通訊辦發出的業務守則攔截以「+852」為開首的可疑來電,並須就其他「+852」開首的境外來電向用戶發送話音提示或文字訊息,讓接電者提高警覺。截至二○二五年一月底,電訊商已攔截超過490萬個這類可疑的境外來電及發出超過2 900萬個話音或文字訊息提示。
 
  為協助市民提高對可疑來電的警覺,由二○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起,在接聽由本地新啓動流動電話儲值卡打出的電話時,電訊商會先以粵語及普通話播放「來電由新儲值卡打出」的話音提示,然後電話方會接通。通訊辦會密切留意措施的執行情況並在有需要時作出適當調整,以確保措施能有效執行。
 
  在電話智能卡實名登記制方面,除了要求電訊商於去年十月起把「智方便」作為香港身份證持有人在實名登記制下的預設登記方式外,通訊辦亦已要求電訊商全面透過人手核查所有非持有香港身份證人士所提交的電話儲值卡實名登記資料。因應實名登記制全面實施以來已近兩年,我們會參考電訊商在運作上的經驗,以及警方提供有關犯罪集團使用電話儲值卡的騙案趨勢等資料,全面檢視實名登記制的整體運作,包括審視電話儲值卡數目上限及禁止轉售已實名登記的電話智能卡的安排等,並會就相關修例建議訂定具體細節,我們會於今年稍後就有關建議諮詢相關事務委員會。
 
  為加強公眾教育及宣傳,通訊辦於二○二五年一月中推出防電騙地區大使計劃,邀請全港十八區區議員及其辦事處人員參與成為防電騙地區大使,並獲得超過150個區議員辦事處的支持,有近300位區議員及其議員辦事處人員參與。他們會透過日常地區工作、社區活動及與當區居民的聯繫,協助宣傳防電騙信息。
 
  針對利用深偽技術的騙案,警方亦以不同渠道教育市民人工智能的原理及最新的犯案手法。警方亦透過警隊Facebook及「守網者」網站發放與深偽技術相關的最新犯案情況及防騙建議。
 
  通訊辦、警方和電訊商會繼續加強合作,透過不同渠道進行公眾教育和宣傳,務求將防騙信息更全面傳遞至所有市民。
 
  我們明白議員對管理營銷電話及防騙的關注。政府在這兩個重要領域會繼續積極工作及投入大量資源和努力,持續不懈地加強宣傳及公眾教育。政府會繼續聆聽議員的寶貴意見,並以審慎並務實的態度及措施處理營銷電話及詐騙電話。

  主席,我謹此陳辭。



2025年2月20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7時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