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水域紅潮報告
********
首三宗紅潮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人員十二月二十一日在荃灣麗都灣泳灘及更生灣泳灘、近水灣泳灘和汀九灣泳灘發現。十二月二十三日,公眾和海事處人員分別在后海灣和大欖涌發現共兩宗紅潮。十二月二十六日,康文署人員分別在馬灣東灣泳灘和長洲觀音灣泳灘發現共兩宗紅潮。今日,環境保護署和漁農及自然護理署(漁護署)人員分別在維多利亞港和大白灣發現共兩宗紅潮。
后海灣、大欖涌、長洲觀音灣泳灘、維多利亞港和大白灣的紅潮目前仍未消退,其餘四宗紅潮已經消退,迄今並無收到相關的魚類死亡報告。
小組發言人說:「長洲觀音灣泳灘和大白灣的紅潮由常見於本港水域及不含毒素的夜光藻組成。另外七宗紅潮則由常見於本港水域的球形棕囊藻組成,外國文獻指該藻類可產生泡沫,或會影響魚類。」
漁護署已提醒馬灣及長沙灣魚類養殖區養魚戶留意魚排情況,並適時增氧。
紅潮的出現為自然現象,漁護署實施的浮游植物監測計劃將繼續主動監測紅潮出現的情況,以減低對本地海魚養殖業及市民可能造成的影響。
完
2024年12月27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8時37分
香港時間18時3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