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在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十二月十日)下午在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就將優質農地劃定為「農業優先區」的建議的開場發言:
   
  多謝主席、各位委員。
   
  本地農業歷史悠久,為香港市民提供減碳及優質的本地農產品。政府的農業政策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積極支持業界升級轉型及邁向可持續發展,這亦有助推動香港多元經濟發展。
   
  所以,我在二○二三年底公布《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闡述多項措施以落實有關政策。其中,優質農地是農業發展的先決條件,而界定「農業優先區」的目的,就是保留優質農地長遠作農業發展。我們期望透過落實「農業優先區」,提高農業政策的確定性,讓農業界更有信心長遠投放資源興建現代化農場及應用農業科技,從而提升本地農業的生產量及價值。
   
  我們將會透過行政措施界定「農業優先區」,在不改變現有規劃申請審批制度的情況下希望達致保留優質農地作長遠農業發展的政策目標。這並非強制性限制私人土地用途,而是旨在表明在現有或曾作耕種的約4 000公頃農地,哪些應優先保留作農業用途,可為長遠發展提供指導方向,既可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預期性,亦可在私人土地發展和農業發展之間取得適當平衡。
   
  同時,政府會推出支援措施,促進「農業優先區」內的農地作長期耕種用途;以及積極協助受發展影響的農民在「農業優先區」繼續作業。長遠而言,策略性協助農民在可長期保留的優質農地作業,有利本地農業現代化及可持續發展。
   
  除透過「農業優先區」協助傳統農戶升級轉型,我們亦會把握北部都會區及其他新發展區提供的契機,同時推動都市農業發展策略,讓種植耕作以不同形態展現,並促進城市與農業的融合發展。
   
  以下請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處長(農業)馬惠忠用投影片介紹文件。隨後歡迎各委員提問。多謝各位。
 
2024年12月10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5時02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