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會見傳媒談話內容(只有中文)
*************************
  以下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今日(十一月二十三日)下午參觀海洋公園大熊貓雙胞胎百日慶典活動後會見傳媒的談話內容: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各位傳媒朋友,首先在這裏,因為我們今日也是來探望大熊貓,所以我必須再次感謝中央政府,在今年再送贈兩隻大熊貓予香港特區。今日我來到海洋公園有兩個原因,第一就是因為今日是在香港出生的兩隻大熊貓寶寶的一百天,剛剛也去看了現場的實播,看到兩隻大熊貓都很活潑,在這裏祝願牠們快高長大。另外我也知道,今日亦是樂樂再次出來跟(公)園內的朋友見面,剛剛跟很多進來的朋友交流,發覺他們都很熱切期望能早些看到從四川來的兩隻新大熊貓和兩隻熊貓寶寶。

  我們會繼續趁這個時候,聯同海洋公園和旅發局(香港旅遊發展局)一起做好宣傳和推廣。我們的宣傳活動,是以「召集世界好友 暢遊香港」作為主題。我們希望在全港推動一些宣傳活動,希望可以為整個香港營造一個歡迎熊貓的氣氛,吸引旅客和香港市民。

  新的大熊貓也會作為香港旅遊大使的角色,會到香港不同的地方介紹香港不同的景點,做到我們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特色,希望可以更加吸引旅客。其中一些宣傳的內容,例如包括由中國旅遊集團、民主建港協進聯盟、香港中國企業協會籌辦,香港中國旅行社承辦,以大熊貓為主題的「HELLO PANDAS 熊貓駕到」户外系列的嘉年華。這個嘉年華會在十二月十一日至二十一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舉行。裏面有很多豐富與熊貓有關的項目,包括藝術裝置、互動表演、文創市場、攝影展等,所有市民都可以免費參加。

  另外,文體旅局和旅發局都支持由一個創意品牌ARR(AllRightsReserved)主辦,以大熊貓作為主題的一個大型巡迴展覽「PANDA GO!香港遊」,由十二月七日開始連續三個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在香港不同地點展示大熊貓的蹤影。

  文體旅局亦會聯同旅發局推出很多以大熊貓為主題的電視宣傳片、大型戶外廣告、地鐵站裝飾等,希望可以帶動全城的熊貓熱情。兩隻從四川來的大熊貓現在適應非常好,狀態也非常好,現在海洋公園也會陸陸續續以小規模安排一些人士去探訪兩隻大熊貓,讓兩隻大熊貓可以適應有人去探訪他們。按現在的情況,我們在十二月應該可以開放讓兩隻從四川來的大熊貓和大家見面。那麼接下來我請程鼎一先生(香港旅遊發展局總幹事)介紹旅發局的工作,接着龐主席(香港海洋公園主席龐建貽)會介紹海洋公園的工作。

香港旅遊發展局總幹事:各位傳媒朋友好,正如局長剛才介紹,我們旅發局將推出多界別的宣傳活動,去推動熊貓旅遊,希望吸引到世界各地旅客乘熊貓熱潮,到訪香港。亦都希望令到香港的市民,歡迎這兩隻新來的熊貓,以及兩隻剛剛誕生一百日的熊貓。

  眾多宣傳活動,由電視宣傳片到公眾展覽都有。旅發局全力支持由創意品牌ARR主辦的大型活動「PANDA GO!香港遊」,詳情很快公布。

  另外,我們會製作一套有趣的「召集世界好友 暢遊香港」的電視宣傳片。在宣傳片中,我們的熊貓家族帶領旅客體驗香港四大特色,包括探索世界級大自然景緻、享受由地道小食到米芝蓮餐廳的環球頂級滋味,還有我們的世界級文化藝術氛圍,還有去到啟德體育園,體驗精彩刺激的連場盛事。

  帶動全城熊貓熱潮,我們希望讓全城的市民旅客都看見熊貓蹤影。所以大家會見到,我們的「召集世界好友 暢遊香港」活動,宣傳範圍遍佈港九多處地點,由港鐵、中環碼頭、半山扶手電梯、鬧市大型戶外廣告、立體3D螢幕,都見到六位熊貓大家庭蹤影。

  接下來,旅發局舉辦的不同大型活動,都會加入熊貓蹤影,包括剛剛開幕的「香港繽紛冬日巡禮」中,聖誕樹投影內容及場景布置。以至明年春節的「新春花車巡遊」,都會加入熊貓元素。詳情容後公布。

香港海洋公園主席:局長、Dane、各位傳媒朋友,歡迎你們今天來到公園參加「家姐」和「細佬」的一百日慶祝活動,今日很開心和熱鬧,除了看到「家姐」和「細佬」的直播,還可探訪「樂樂」,大家已好幾個月沒見過牠了。

  剛才局長提過,安安和可可在香港賽馬會四川奇珍館適應得非常好,預計十二月可以和大家見面。

  此外我們亦會推出一系列熊貓主題活動,包括聖誕裝置、打卡位、沉浸式體驗景點、互動工作坊,以及晚間的大熊貓特別版光影匯演。

  至於今天的主角──「家姐」和「細佬」,他們經歷「暴風式成長」,真的人見人愛。我想和大家分享好消息,「家姐」現在體重已升至5.3公斤,而「細佬」就更超越了「家姐」,升到5.5公斤。此外,護理員觀察到寶寶已經開始長牙,希望大家繼續留意我們的大熊貓寶寶近況。

  過往幾個月很開心很多朋友關注我們的社交媒體。例如我們的Instagram在短短幾個月已有超過十萬人追蹤。希望大家繼續支持我們的工作。

  今天亦希望多謝各位「契媽」「契爺」,來支持我們,希望我們繼續和文體旅局、旅發局和其他單位合作,做好大熊貓保育及教育推廣工作,希望帶開心喜悅和幸福感到香港每一角落。

記者:想問推出「熊貓經濟」會有「同質化」效應,例如四川、成都,香港會否有活動或宣傳可以跟這兩個地方有些不同?另外,想問園方,大熊貓館剛剛重新開放,有沒有信心可以吸引多少遊客前來海洋公園?有沒有信心可以重回二○一二年770萬人入場人次的高峰?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現在香港有六隻大熊貓,有大有小,每一隻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我們多放點心思去了解一下,每隻熊貓都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所以我們現在看到,例如海洋公園都利用不同熊貓的特色、不同的生長階段,都利用這些場合去做很多不同的產品出來,也吸引了入園的人士去購買和消費。

  我剛剛解釋過,程先生和龐主席都說過,我們會趁十二月兩隻從四川來的大熊貓,他們跟觀眾見面的時候,或者明年兩隻熊貓寶寶,亦可以有機會跟公眾見面的時候,我們都會做多些宣傳,帶動氣氛。我想每一個地方以熊貓作宣傳的時候,當然有些相同,但亦有些不同。在很多香港的特色裏面,我們都會在裏面找到一些富有香港特色的宣傳方法,或者一些產品,去吸引無論是在外國或者內地來的朋友。我相信在熊貓這個宣傳,或者在帶動旅遊的事業上,我們都會繼續發揮香港的特性,能做得到有香港特色的產品和一些旅遊服務。

香港海洋公園主席:局長剛剛說得很正確,其實在內地以外,香港是唯一地方有六隻大熊貓,而我們六隻剛剛好分別是老中青大熊貓,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情況。無論香港或海外的朋友,都非常注意我們的大熊貓家庭。

  加上剛才局長所說到的香港特色推廣,無論是產品方面或者是飲食方面,我們都會進一步着手,公園亦正和其他機構、商家洽談,探討可行的合作模式,例如多利用我們的IP等等。我們對這種種都很有信心,亦希望能夠幫海洋公園增加收入和增加人流。

記者:想問ARR主辦的「PANDA GO!香港遊」,它在十年前舉辦了一個熊貓的花式巡遊,未知今次的形式上是近似上次的花式巡遊或是最近的多啦A夢展覽?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我想他們都是盡量帶一些新意給香港的朋友,每一次他們做這些活動(也是)。詳細的情況,我待他們在適當的時候,他們會一次過做一些宣傳。

記者:想問海洋公園主席,會不會因為有了熊貓,所以能夠確保海洋公園賺錢,不再蝕錢?同時人流能否回復以前的高峰時期?

香港海洋公園主席:其實這幾年海洋公園不斷轉型,現時已是一個世界級的動物保育教育中心和基地。除了大熊貓以外,公園亦保持着很多不同的紀錄,海洋動物方面的保育教育工作亦成績顯著。隨着公園的收入和人流有所改善,希望能夠減輕對政府的負擔,亦希望可以得到更多機構的贊助,或者其他團體的一些贊助,可以將我們的財政狀況改善。
 
2024年11月23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6時46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