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十題:推動體育發展
*************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二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吳傑莊議員的提問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報,近年香港運動員在各項國際運動賽事中表現優異,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致力以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專業化和產業化推動本港的體育發展。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統計,過去三年,體育盛事為香港帶來的經濟效益及就業機會,以及有否預計,未來三年的有關數據為何;
(二)當局會否推行措施及加強宣傳教育,以提升運動員的專業身份和社會地位,從而鼓勵更多有潛質的年輕人投身全職運動員行列和促進體育產業發展,並藉着有更多香港運動員參與國際體育賽事,加強市民的國民身份認同;
(三)會否增撥資源,以推動大學及專上學院設立更多與體育相關學位課程,以及進行更多運動科學研究,從而培育更多體育產業專業人才、促進體育產業化,以及提升香港體育發展的層次;
(四)會否提出更多措施及稅務優惠,以鼓勵商界及私營機構出資支持體育活動,從而增加推動體育產業發展的誘因;及
(五)鑑於據悉,世界各地已將體育活動視為一項產業並推動其發展,政府會否評估現行推動體育發展政策的成效,並制訂更長遠的體育政策和體育產業發展藍圖,包括研究是否需要進一步增加資源、訂定更清晰明確的發展目標及探討發展新興運動項目,以期深化和加強推動本地體育產業的發展?
答覆:
主席:
政府的體育政策是循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專業化和產業化五大方面推動體育發展,當中包括加強對精英運動員的支援和吸引國際體育盛事在香港舉行,並進一步推動本港體育事業,提高專業水平和朝產業化方向發展。
就問題的五個部份,我現回覆如下:
(一)根據政府統計處於二○二四年八月公布的資料,由二○二○至二○二二年,香港體育及相關活動(包括體育盛事)以基本價格計算的增加價值,以及體育及相關活動的就業人數表列如下:
年份 | 二○二○ | 二○二一 | 二○二二 |
體育及相關活動以基本價格計算的增加價值 (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 |
310億港元 (1.2%) |
380億港元 (1.4%) |
380億港元 (1.4%) |
體育及相關活動的就業人數 (佔總就業人數的百分比) |
75 000 (2.0%) |
74 000 (2.0%) |
74 000 (2.1%) |
上述的體育及相關活動包括四個組成界別,分別為:
(一)體育設施及體育俱樂部的運作經營(包括體育教育);
(二)體育相關用品的製造、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
(三)體育旅遊;及
(四)體育的支援服務及其他體育活動。
隨着更多大型國際級體育盛事在香港舉行,加上啟德體育園在明年第一季全面啟用帶來的機遇,我們預計體育及相關活動的增加價值和就業人數在未來三年會較過去三年有增加。
(二)政府一直不遺餘力為精英運動員提供全方位的支援及協助。在二○二四至二五年度,政府透過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向香港體育學院(體院)撥款約9.416億元,較五年前(二○一九至二○年度)的撥款額增加超過四成。除了支持他們的訓練需要,體院亦提供包括運動與教育雙軌發展、保險、膳食和住宿等全面支援,並為精英運動員提供直接財政資助,使他們能在穩定的經濟環境下專心訓練。此外,政府亦投放資源為退役運動員提供教育、轉型及就業的支援,滿足他們不同階段的需要。以上的全面支援,不但有助精英運動員專心訓練及爭取好成績,亦可協助他們盡早進行生涯規劃,退役後開展「第二事業」,有利於吸引有潛質的青年成爲精英運動員。
香港運動員近年在國際賽事中屢創佳績。在2024巴黎奧運會(奧運)和殘疾人奧運會(殘奧)中分別取得兩金兩銅以及三金四銀一銅,更首次在同一屆奧運取得多於一面金牌。政府分別在奧運和殘奧後,舉行大型活動祝賀香港運動員載譽歸來,包括行政長官宴請運動員、舉行大型返港歡迎儀式等。活動一方面感謝和表彰他們的付出和成果,同時宣傳香港運動員的成就。香港運動員在國際體壇取得超卓的成績,全港市民都感到十分自豪,不但掀起奧運熱潮、帶動全民運動的風氣,更為具潛質的青年提供追求卓越的榜樣,鼓勵他們投身全職運動員的行列。
隨着國家和香港運動員參與不同的國際賽事,市民都為他們打氣,支持他們取得佳績、為國爭光,並分享他們獲得佳績的喜悅。我們認為可加強社會的凝聚力,加强市民對國家的歸屬感和身份認同。
(三)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大學方面,各大學一向可按其角色定位及市場需求,靈活運用資源開辦不同課程。目前,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教育大學(教大)均提供與運動科學及體育管理相關的學士學位課程。其中,教大自二○二二/二三學年起開辦全新的運動科學及教練榮譽理學士課程。各大學將繼續因應不同行業的人力需求,培育支持香港發展所需的各類人才。
就自資專上教育界別方面,各自資院校同樣可靈活開辦符合市場需要的課程,以及調整相關課程學額。目前,香港都會大學、職業訓練局轄下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及港專學院等亦有開辦與體育管理相關的學士學位課程。
推動運動醫學和運動科學的發展是政府重點的工作之一。在二○二二年政府和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共同出資三億元設立「運動科研資助計劃」(計劃),透過運動醫學和運動科學的研究,提升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中的競爭力。計劃自推行至今,已批出27個運動科研項目,資助額合共約1.83億元。部分科技更已應用在運動員身上,有助提升他們的表現。在剛發表的二○二四年《施政報告》中提及,體院成立委員會督導運動醫學及運動科學的發展,以確保運動醫學及運動科學的服務能更有效支援運動員訓練所需,相信可提升相關服務的專業水平。此外,體院亦在本月十二日與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就運動醫學發展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雙方在運動醫學和科學領域的交流,並為醫療人員提供更多培訓和專業發展的機會,有助香港培養更多運動醫學和科學的專業人才。政府會繼續制訂適切的政策發展和推動體育方面的專業知識,以進一步推進體育發展。
(四)政府設立「M」品牌計劃,撥款以配對贊助和直接補助金形式支持主辦機構舉辦大型體育活動,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體育盛事之都的地位。撥款向不少主辦機構提供誘因舉辦有商業元素的體育活動。在二○二四至二五年度,至今總共有20項大型體育活動獲「M」品牌認可,當中18項活動獲得商業機構的贊助。
現時,如有商業機構透過贊助體育項目以宣傳本身的業務,有關贊助額可視為市場推廣開支,可用作申請開支扣除。在全盤考慮後(包括為一個政策引入特別稅務安排對其他公益事業的影響等),政府暫時不會考慮為贊助本地體育活動的開支提供額外的稅務優惠。
(五)政府致力推動香港體育事業的專業化及產業化發展。隨着啟德體育園於明年第一季啟用,以及在明年年底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香港對體育相關產業,例如教練、裁判、運動科學、運動醫學、體育盛事籌辦、設施管理,以及宣傳等範疇的人才需求勢必增加。為推展香港體育朝專業化和產業化的方向發展,充分發揮香港的運動潛力,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及分析香港體育產業的最新動向,評估香港體育產業化的挑戰、機會和所需條件,包括體育人力資源的專業化和商業化,並推行合適措施,以增加體育產業對經濟的貢獻。
完
2024年11月2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9時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