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律政司司長就《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第一節)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資深大律師今日(十一月十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第一節:改革求變 由治及興、「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強化政府治理體系和深化大灣區合作)的致辭全文︰

  多謝主席。

  多謝各位議員在法治和相關方面提出的寶貴意見。法治是香港一直以來賴以成功的基石,《施政報告》政策措施提出的「鞏固法治」,正是我和律政司團隊的首要任務之一。律政司會繼續鞏固香港作為區域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策略性定位,深化內地與香港法律合作,助力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從而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開展國際法律人才培訓

  律政司已經在上星期五(十一月八日)正式成立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並開展能力建設和推出「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項目」,務求為國家培養熟悉國際法、普通法和大陸法及國家法制及訟辯技巧等的法律人才,進一步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建設的下一個十年,為國家推進涉外法治建設貢獻力量,讓香港更好地發揮聯通國家和世界的獨特優勢和地位。

國際調解院

  律政司一直努力不懈推廣香港法律和爭議解決服務。隨着中國與立場相近的國家達成《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聯合聲明》,《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公約》)亦已於今年十月在香港完成談判,並將於明年在香港正式簽署。為此,律政司會繼續與其他相關決策局、部門及工程承辦商緊密合作,爭取在明年中完成改建舊灣仔警署的基本工程,讓國際調解院總部在《公約》通過及生效後正式落戶香港。國際調解院將是全球首個專門以調解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政府間國際法律組織,亦是落實《聯合國憲章》規定的以調解方式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重要機制。國際調解院將為解決國際爭議提供友好、靈活、經濟和高效的新選擇,打造香港成為國際調解之都。

深化調解文化

  為使調解文化進一步扎根香港,我們已經在上星期三(十一月六日)香港法律周2024期間發表在政府合約中加入調解條款的政策宣言,闡明政府就進一步推廣使用調解以友好方式解決爭議的政策立場和方向,落實二○二三年《施政報告》中有關深化調解文化的政策措施。在深化社區調解文化方面,我們將在明年內推出為期兩年的社區調解先導計劃,透過培訓社區工作者等措施,宣揚並賦能公眾應用調解技巧以解決日常糾紛。此外,為加強調解員專業化,我們將於今年年底前完成檢視規範香港調解專業認證和紀律事宜的制度,並在明年內就強化規管制度提出建議措施及開展相關工作。

建設體育爭議解決制度

  本地運動員近年屢創佳績,香港極具潛力建立蓬勃的體育文化。同時,隨着全球體育市場高速發展,建立體育領域的爭議解決機制處理各類型糾紛變得尤為重要。為優化本港的體育爭議解決環境,特區政府會積極支持業界在明年內推出「體育爭議解決先導計劃」,並會與業界商討以訂定體育爭議解決制度的執行細節,希望透過發揮香港在爭議解決方面的優勢協助香港的專業體育發展,從而推動香港發展成為體育樞紐。

推動法律科技發展及應用

  為應對法律科技進步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律政司會在明年第一季設立包括法律及爭議解決業界、法律學院、法律科技解決方案供應商為代表的推動法律科技發展諮詢小組,匯聚各領域人才的專業知識、經驗和觀點,協助政府制訂政策及措施推動業界應用法律科技,讓本港的法律服務提速、提效、提質,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政策方向。

深化與內地及大灣區的法律合作

  為深化與內地及大灣區的法律合作,律政司會繼續推進達成完善內地與香港相互送達民商事司法文書的安排,目標在明年內連同司法機構開展修訂法院規則等落實新安排的工作,以增加可行送達方式並提升效率。同時,律政司亦會繼續與內地加強協作,爭取在明年內落實擴展「港資港法」至大灣區試點城市及擴展「港資港仲裁」至大灣區內地九市,以推動兩地法律及爭議解決業界協同發展,並助力更多內地企業以香港作為跳板「走出去」及將境外投資者以香港作為窗口「引進來」,發揮香港的獨特優勢,推動大灣區建立更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為促進大灣區律師的專業交流及培訓,我們正積極推動在明年內在香港設立大灣區律師的特定平台組織,凝聚大灣區律師的專業力量,推動灣區內同業交流互鑑,助力國家涉外法治建設。同時,我們積極推動在二○二六年上半年設立粵港澳大灣區法律資訊平台,匯總大灣區內關於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的資訊,利便灣區內各類企業、市民和法律界同仁獲取最新及權威性資訊,支持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

全方位推廣本港法律服務優勢和機遇

  剛才我一直很留意各位議員的發言,對一些正面和鼓勵的說話我表示感謝,但亦沒有忽略具法律界背景的議員提出了涉及律政司是否有協助業界在內地擴展業務這個議題。我希望藉此機會確認,律政司一直以來都很積極主動協助香港法律界在內地擴展業務,亦有相當多實質成功的例子。最鮮明的例子就是我們經過與內地部委包括司法部商討後,成功爭取將大灣區律師的試行計劃(香港和澳門法律執業者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執業的試點)延期三年,亦將(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的門檻由需要在香港執業五年降低至三年。這方面我們會繼續努力。

  律政司亦會繼續率領由本地法律專業組成的宣講團,出訪不同地方,推廣香港作為區域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定位。

法治教育

  政府一直十分重視法治教育工作,並會繼續積極以多元的方式推展不同的法治教育項目,當中於明年推出第三階段的「法治教育領袖培訓計劃」更會增設特定領域法律內容的培訓課程,另外亦會透過互動戲劇形式讓更多市民大眾認識正確的法治觀念。

總結

  主席,在香港實施的普通法制度正是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制度優勢之一,我們必須用好這個制度優勢,充分發揮香港作為內地與世界各地之間「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角色,為國家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我懇請各位議員支持今次的《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讓我們全力推進有關「鞏固法治」、並透過法治建設提升香港競爭力的相關措施。多謝主席及各位議員。
 
2024年11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36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