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出席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今日(十月二十九日)出席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會就《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有關運輸政策措施的開場發言:

主席:

  今日我會就《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中有關運輸的重點政策措施向委員作扼要簡介。

運輸基建

  政府去年年底公布《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運輸基建藍圖》),前瞻性地宏觀勾畫策略性運輸基建發展。政府正積極推進《運輸基建藍圖》中提出的項目,着力提升香港的運輸基建網絡。

  鐵路方面,東涌線延線、小蠔灣站、屯門南延線和北環線第一期古洞站和洪水橋站將在二○二七年起陸續完成。我們會為北部都會區打造一條東西走向的鐵路骨幹,包括北環線主線及支線、北環線東延線及新界東北線。在上述鐵路線通車後,北部都會區內有鐵路覆蓋的陸路口岸將由現時兩個口岸大幅增加至六個。

  我們亦全速推動跨境鐵路項目。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的次階段研究已完成,港深政府現正合作展開下一階段籌備工作。同時,我們正積極爭取在今年內與深圳當局就北環線支線的推展安排達成共識,並在明年初展開詳細規劃及設計。

  道路基建項目方面,我們會盡早就北都公路項目展開勘察研究,而六號幹線餘下的中九龍幹線和T2主幹路及茶果嶺隧道工程亦進行得如火如荼,目標如期於二○二六年開通整條幹線。

  《運輸基建藍圖》的項目中亦包括位於東九龍、啟德及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的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為市民提供輕便和綠色的交通接駁服務至就近的鐵路站和主要公共交通交匯處。我們現正全力推展這三個項目,並壓縮推展時間,爭取提早落成項目。

《交通運輸策略性研究》

  除了運輸基建等硬件配套,運輸署在二○二一年年底展開《交通運輸策略性研究》,旨在為香港制訂一份《運輸策略藍圖》,讓香港的整體運輸系統繼續保持可靠、安全、智能和環保高效。根據初步建議,運輸署現正陸續推展各項先導計劃並深化研究,目標於明年公布《運輸策略藍圖》。

「港車北上」

  「港車北上」實施至今,市民反應踴躍。截至十月中,已有七萬多輛香港私家車持有效許可證。於本月五日,更有破紀錄接近11 000架次「港車北上」車輛往來香港和珠海兩地。運輸署會與粵港有關部門持續優化申請及出行安排。與此同時,我們正與內地有關部門繼續積極探討「粵車南下」整體的實際方案,考慮流量、範圍等操作細節安排;並爭取啓動首階段安排,容許「粵車」可經大橋前往香港口岸人工島上的自動化停車場。

智慧出行

  我們一直持續推進各項智慧出行措施,利用科技應付與日俱增的運輸及交通需求,提升道路使用效率,為市民帶來更便捷和順暢的出行體驗。

  其中我們推動自動車進一步發展。新的規管框架已於今年三月實施,智慧交通基金則資助多個自動車及車聯網項目,包括八月錦綉花園穿梭小巴開始載人測試。明年將有三個項目,包括西九文化區和科學園小型巴士,以及航天城至大橋香港口岸的系統。

  為應對泊車需求、更善用空間和增加泊車密度,我們正積極推展自動泊車系統。在今年起分階段落成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上的自動化停車場,加上在二○二六年或之前新建的政府停車場和短期租約停車場,預計合共將提供不少於3 000個自動化泊車位,包括不同樣式的系統。

優化個人化點對點服務

  政府一直致力提升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其中一項重點措施是推行的士車隊制度。五名早前選出的營辦商現正積極籌備,預計於明年起陸續投入營運。

  此外,我們正探討要求所有的士在車廂內安裝攝錄系統的建議,並即將與業界磋商,目標是在今年十二月諮詢交通事務委員會。另一方面,為保障乘客權益,為市民提供多元的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政府正研究規管網約車平台,包括檢視服務的整體供求及轉變,並會因應研究結果和持份者的意見,在明年就網約車平台、合規服務的車輛類別和數目,以及平台、車輛和司機的相關牌證要求等訂定立法建議。

科技應用與道路安全

  我們積極透過應用科技以加強保障道路安全。立法會已於今年通過推行電子交通執法的法例,警務處計劃於明年開始以電子方式發出交通定額罰款通知書。另一方面,運輸署為便利市民,計劃於今年年底和明年分別推出電子車輛牌照和電子駕駛執照。

  主席,以上簡單介紹運輸及物流局來年有關運輸的重點政策措施。我和團隊非常樂意解答議員的問題。
 
2024年10月29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7時41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