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在《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有關發展局政策措施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十月十九日)在《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闡述發展局政策範疇措施的開場發言:
歡迎各位。今年的《施政報告》展現了政府持續造地和推動基建的決心,亦體現我們勇於變革,嘗試新的發展模式。我會就當中與發展局相關的重點政策向大家作一個簡介。
未來十年熟地供應預測
我們每年會公布未來十年熟地供應預測。根據去年,大約也是這個時間,我們做過一個預測,二○二四/二五年度預計供應約180公頃熟地。我們有信心會如期做到。這個年度的熟地主要來自個別改劃用地、東涌新市鎮擴展和北部都會區。
這個財政年度即將過去,我們把預測再推前一年,在未來十年的熟地預測包含大家在圖片看到的二○二五/二六至二○三四/三五年度。這個十年期,熟地供應量預計合共約3 000公頃,因應不同項目的進度,每年由150公頃至450公頃不等,即不會十年內每年都一樣。從宏觀角度而言,我們曾在數年前做過《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香港2030+》),當時這個空間規劃研究建議香港在二○一九至二○四八年的30年內供應約7 000公頃土地,即每年平均約200公頃。大家眼前所見最新十年期約3 000公頃預測供應量,符合《香港2030+》的目標水平,顯示政府持續穩定造地的決心。
這些熟地供應來源是哪裏呢,全部都是來自政府主導的項目,當中這3 000公頃於十年期,接近六成、約1 700公頃來自北部都會區。另外,我們會在今年年底前,為交椅洲人工島提交填海方面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以便明年完成法定環評程序,爭取今屆政府任期內開始填海,所以在這十年期的預測亦包括了約300公頃來自交椅洲填海的熟地。這十年的預測很快會上載至發展局的網頁。
北部都會區
我剛才提到其中一個大的供應,未來十年接近六成來自北部都會區。北部都會區現時進入了收成期,不論是房屋單位還是產業用地,我們都有可觀的進帳,基建和公共設施亦會陸續落成。
未來一年發展北部都會區的工作仍然是非常緊湊,包括希望今年底前開展新田科技城首階段工程。我們亦會如期在今年內公布餘下三個新發展區,包括牛潭尾、新界北新市鎮和馬草壟的土地用途方案。其中牛潭尾發展區會預留50多公頃用地,推動「北都大學教育城」、綜合醫教研醫院及第三所醫學院的發展。另外,今年內會啓動沙嶺的改劃程序,用地將擴至10公頃以構建數據中心。
我們一直說發展北部都會區要體現多元模式,所以我們分別物色了三個片區,每個佔地約10至20公頃,希望試行「片區開發」模式。這三個片區分別位於新田科技城、洪水橋/厦村和粉嶺北三個新發展區,每個片區均包含具商業價值的項目,例如私人住宅發展項目和公共設施地帶。這三個片區的土地用途規劃已經完成法定規劃程序。我們計劃在收回土地後公開招標,由投得片區的發展商綜合開發和建設,公共設施建成後交回政府營運,希望透過這種市場參與,讓整個片區能夠提速落成,而各個設施之間的設計亦更為協調。政府因為以投標形式將整個片區出售,所以減低了前期開發成本,同時提早收取地價收益,可以改善現金流。我們會在今年年底前陸續開始為這三個片區展開市場意向調查,務求為公開招標作好準備,爭取明年內為首個片區正式招標。
另外,推動產業發展,是北部都會區建設的主要目標之一。產業發展方面除了用傳統賣地、批地的模式,交由投得項目的企業發展和營運有關產業園或產業大樓,我們正探討由政府成立和牽頭的公司營運個別產業園區,讓政府可主導和參與營運。大家會問為何會這樣做,其實是希望政府透過參與可以在營運方面發揮牽引,甚至是先行先試的作用。
這個公司模式可適用於不同產業園區。我們會先以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內部分物流用地作為研究場景。我們將於明年第一季公布這個公司營運產業園區的具體建議。
推動生態康樂旅遊經濟
剛才我提到第一組有三個片區項目會進行意向調查,現在是第二組,同樣有三個項目,是關於推動我們生態、康樂、旅遊經濟。大家會在今年的《施政報告》看到,我們造地不再局限於發展房屋和基建設施,亦會透過土地規劃和發展推動旅遊、康樂、遊艇及教育等產業。
因此我們會在三個地點推動生態康樂旅遊經濟,包括發展尖鼻咀和白泥兩個生態旅遊節點;第二是善用南大嶼的天然資源構建生態康樂走廊;第三個項目是活化前南丫石礦場用地的20公頃平地、五公頃人工湖和一公里長海岸線,發展成休閒戶外康樂地帶。
我們計劃明年第一季為這三個項目展開市場意向調查。可以在這裏和大家分享,剛才我提到的第一組三個片區已完成法定規劃程序,而第二組這三個項目的意向調查,有關地點未進行城規程序,但我們正正希望進行土地改劃前邀請市場參與市場意向調查,讓我們可以更有效地將市場智慧及具吸引力的元素融入之後擬訂的法定圖則內。另一個好處是如果我們能夠早些邀請市場表達發展意向,亦可以讓市場有心參與發展的企業有更多時間準備,日後進行招標時便可以積極快速作出回應,達致提速發展的效果。
推動遊艇旅遊
接下來是另一組三個地點,這三個是關於甚麼呢,是關於推動遊艇旅遊。香港有200多個島嶼和優質水體,十分適宜遊艇活動,而增加遊艇泊位可以帶動遊艇旅遊發展。因此,我們建議現時大家在投影片看到的這三個地方由市場提供遊艇會,增加泊位設施,初步估算每個地點可容納100至200個泊位,繼而推動遊艇旅遊,帶動旅遊服務以至遊艇買賣,以及其他配套和相關支援產業的就業機會,刺激來自本地、內地以至海外的高端消費。
我們將在明年年中或之前透過不同方法,探討私人企業於這三個地點,分別在紅磡對出的水體、前南丫石礦場對出的水體和香港仔避風塘擴建部分,建設和營運遊艇停泊設施的意向。
今日的旅遊相信大家都知道講求多元體驗,因此我們建議或現時心中所想的遊艇會不是獨立只是遊艇會的簡單設施,而是會盡量與岸上的餐飲、娛樂和零售設施串連結合起來。
完善宿舍配套
《施政報告》亦提到另一個產業,就是發展教育產業,政府會全力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其中一項措施是「完善宿舍配套」。
就此,我們會聯同教育局於明年上半年推出先導計劃,鼓勵市場以自資和私營方式改裝酒店和其他現有商廈,增加學生宿舍供應。教育局會制定此等學生宿舍的政策要求,而發展局會在規劃、地政、建築圖則審批方面拆牆鬆綁,政府亦樂意因應市場需求提供合適地塊讓市場興建新宿舍。發展局轄下現時有一個項目促進辦事處,當這個政策在明年上半年出台時,會為這些項目提供一站式諮詢便利服務。
另外,我們已在北部都會區預留至少80公頃用地,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在進行新土地規劃時,我們會預留彈性,便利學生宿舍發展。
減低建造成本
在全力推進土地和基建發展時,我們一定要致力控制和減低建造成本。我們現時正進行建造成本的策略性研究,找出建造成本高的主要原因,並參考國內外的相關經驗,制定策略性措施。現階段而言,這些措施的方向包括引入多元的採購模式、善用創新技術、精簡工程階段的審批流程和檢視建造標準,希望這些措施可以降低建造成本。我們今年內會提出具體建議,計劃於二○二五年起陸續推行相關措施。
促進建築科技研發與應用
發展局今年八月成立了「香港建築科技研究院」。我們會透過研究院,參考海外及國家標準,檢視和優化香港沿用多年的建築標準要求,目的是希望促進海內外優質並具成本效益的建築物料於本地應用。
另外,政府積極推進業界採用高效建築,提升工程質量和建造效率,以及提升工地安全。我們將於短期內推行「組裝合成」製造商認證計劃,推動「組裝合成」高質量發展,成為大灣區的優勢產業之一。
檢視《建築物條例》
以下這兩個課題是關乎樓宇的問題,但我只會作點題,因為具體的建議會在未來兩個月陸續出台。首先,是關乎《建築物條例》的檢討工作,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檢討這條條例,目前我們正針對三大範疇進行檢討,一是推動業主加快樓宇維修;二是務實並有效處理大量不同類型的僭建物;三是更有效規管建築工程質素和安全。我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提高罰則,簡化執管程序,以及理順執管門檻。
我們會在今年年底提出具體建議進行公眾諮詢,相關修例建議會於二○二六年上半年提交。
鼓勵長者友善的樓宇設計
最後是關乎我們如何鼓勵在樓宇加入長者友善的設計。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會制訂有關指引。財政司副司長領導的工作組已完成檢視工作,我們會在短期內提出建議並諮詢持份者。當中有些措施關乎利便長者出入建築物並保障出入安全,我們會透過二○二六年修改法例(即《建築物(規劃)規例》)強制實施,例如在大廈入口提供自動門、要求更寬闊的公共走廊、防滑地磚、入屋的門要達到指定闊度等。
另外,有些措施是可取的設計,但無須強制,因為我們認為無須強制能夠給予業界和用家更多彈性,例如為洗手間提供趟門、在屋苑公用部分提供長者康樂設施、休憩空間等等。這些可取但無須強制的措施我們會以行政方式鼓勵業界實施,包括提供寬免樓面面積誘因和制定「長者友善樓宇認證計劃」。我們計劃二○二五年上半年開始執行部分行政措施。
總結
總括而言,政府有決心持續造地和推動基建,亦會利用好香港豐富和獨特的資源,打造香港成為更宜居的城市,提升市民生活質素,惠民生、建未來。
完
2024年10月19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7時5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