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記者會答問內容(附圖/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十月十六日)下午在《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記者會的答問內容:
 
記者:特首,你好。首先想問關於「劏房」方面,之前中央希望香港告別「劏房」,普遍認為是不再有「劏房」,沒有「劏房」。但這次改名為「簡樸房」,規範化、制度化,在政府的施政裏,是否想規範化、制度化後,就等於告別「劏房」?還是只是「換湯不換藥」?第二,想問烈酒稅,現時八成半的烈酒入口價格都是200元或以下,所以流通市面的烈酒都不會受到影響。這次減稅的實際成效有多少?可以刺激到多少高端市場的交易?謝謝。
 
行政長官:首先,我們提及「劏房」,每人的理念都不一樣,但我剛才,又或在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時說,不同「劏房」的環境很不一致。第一,如果整個社會有11萬戶人住在這些分間單位,而且不是住一段短時間,因為「劏房」問題累積多年,即是有11萬戶人真的有住在這類單位的需要。
 
  這類單位良莠不齊。在我們調研時,有幾個資料值得和大家分享。我們看到有些單位面積少於7平方米,有些則差不多有20平方米。我們問住戶,有甚麼理由讓你住在現時的單位呢?有80%說因為交通,另有80%是因為地點方便,即是他住在這些單位是因為交通或地點方便,他可能已經有物業。另外,當然有一部分人說是由於租金,有六成是因為租金,所以相對來說,租金較其他單位便宜,這亦證明有一部分人不是很有能力負擔高昂租金,所以是有需要的。但有一些住在這類分間單位的住戶亦讚美其單位,例如有15%說是因為治安好,10%是因為衞生好或符合其要求,還有15%說單位面積符合其要求,面積亦足夠大。即是說,在「劏房」戶裏,當然絕大部分,我們覺得環境要提升,但亦有一些「劏房」是符合居住者要求,包括認為治安好、衞生好、面積夠大,符合其需要,即是真的良莠不齊。所以處理整個分間單位問題,我們一定要看清楚事件的本質是甚麼。第一,實質有11萬住戶的需要;第二,我們亦要按部就班,既提升它們的標準,亦能處理真正的住屋需要。
 
  訂立「簡樸房」的標準方面,經過調研,在平衡所有需要後,我們提出用這個標準來取締劣質分間單位,劣質的我們不會讓它存在。這個過程,如果我們處理得滿意,我強調這是最低標準,市場亦會不斷演變,令將來只有更好環境、更寬敞的單位才能租出的話,我覺得市場亦會向這邊走,所以我們處理這個問題,其實是配合三個我們覺得一定要考慮的因素。第一,「簡樸房」的新市場會是怎樣?我們訂立了一些標準,我在新聞報道看到,已經有裝修公司認為因為有標準訂立,就真正知道市場的規則是甚麼,他們從而會有多一至兩成的工程,相信今年內都會如此。即是說,我們會有一個「簡樸房」的市場建立起來。這個市場如果真的建立起來,當然會有供應量,而供應量亦要按着市場標準。如果將來的市場,人人都希望住得大一點,市場的供應亦可能不斷演變。但在目前來說,我們知道要處理的問題,需求數量頗大,亦不是一個容易的問題,我們會有序地按照實際情況去做。
 
  另外,我設定了「簡樸房」的制度,第一,要經過立法階段,立法時我相信不同人士都會給予意見優化整個制度,亦會充分在立法會討論。另外,我們會設立充足的登記期,讓所有現有的分間單位登記,但新進入市場的已經不准登記,那麼如何決定是新進入市場的呢?就要看它有沒有租客,新進入市場的因為沒有租客,所以准入門檻就是「簡樸房」的標準。這樣做是要控制數量,不讓劣質「劏房」數量加大。除登記期外,我們會設定一個寬限期,寬限期是讓已登記的分間單位去作改動。我們計算過,簡單改動可能涉及數千元,較大型的可能涉及數萬元或10萬元左右。但因為我們看到,如果一個單位,分間與不分間的租金差異可以以倍計,而它只需要一次過符合標準,找認可人士確認後,就可以在市場運作多年,很容易計算到盈利,所以市場是有的。另外,我們配合公營房屋整體的建造和政策等,目前來說,制訂這個標準,我們相信可能會有三成的現有住宅樓宇分間單位需要作改動。
 
  我很重視執行的靈活性和彈性,因為一個累積十多年,甚至可能二十年以上的問題,我們不能一蹴而就,我們都很重視市民的生活需要,所以我們會按照實際情況,授權房屋局局長監察每批分間單位,如果不符合「簡樸房」標準,會按照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需要採取行動。簡單來說,如果當房屋局局長決定採取行動,而我們知道有關單位的現有住戶可能已經符合「上樓」、已經輪候到的話,我們當然可以先易後難的方法處理。我強調一定要容許彈性處理,一定要有序、分批,確保整個處理過程符合整體有序這個重要目標。
 
  另外有關烈酒稅,首先我要強調,這個決定的政策目標是推動高端烈酒的貿易。在我們制訂政策時,內部已有充分討論,因為不同意見都希望政府推動烈酒貿易,以及在烈酒稅方面作出調整。但我們亦明白公共健康的重要性,政府一直以來都不鼓勵市民飲酒,但我們平衡了各方面利益,亦參考了紅酒免稅時的執行措施和最終結果,我們決定將烈酒分為兩級,第一級在200元以下的烈酒,原則上是香港絕大部分現時飲用的烈酒,因為佔了大概85%,我們是計入口價,即入口價在200元或以下的烈酒,佔了香港市場差不多85%,所以85%的酒是沒有影響。
 
  高端的白酒就因為這個稅務而有所優待。為甚麼呢?因為我們覺得推動高端烈酒是有市場。過去推動紅酒貿易,即在二○○八年紅酒稅減免時,有些實際的結果,我相信是很值得參考。第一,我們將去年二○二三年對比二○○七年——之後在二○○八年免稅——二○二三年對比二○○七年,紅酒進口貨值上升了375%,但數量只升33%。所以紅酒免稅的經驗告訴我們,免稅最大影響的就是高端酒,因為量的增加只是33%,但值的增加是375%,所以這給予我們的信息就是針對高端烈酒的貿易,會在這次稅務改動中增加得最大,這是第一點。第二,推動貿易,我們亦看到在紅酒免稅後的兩年,增加了850間與紅酒業務有關的公司,亦增加了1 000個就業職位;在免紅酒稅後兩年,業界收入增加約35%,香港亦成為第三個紅酒拍賣中心。我們這次是平衡了不鼓勵市民飲酒,而去推動高端烈酒的貿易。

記者:特首你好,這次主題好像少了「經濟」兩字,是否來到第三份,其實看到很多中長遠的措施都對經濟有幫助,但短期有否一些措施可以刺激目前的零售、旅遊?包括看到說會(建議)恢復深圳「一簽多行」,(建議)增設內地城市加入「一周一行」,想問甚麼時候會實施?會否在短期內可以實施,令零售、旅遊業都能受惠?另外,想問「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可容納大家去投資房地產,但一定是豪宅,這對樓市的影響會否有限?未來會否進一步考慮可以放寬到投資一般樓市?
 
行政長官:首先,我非常多謝中央積極考慮我的建議。我建議將深圳「一周一行」放寬為「一簽多行」,亦建議將「一周一行」的計劃擴展到其他城市。很多謝中央聽我的意見,告訴我會積極考慮,很多謝許多惠港政策一次又一次出台。而且,大家不要低估任何惠港政策所需要涉及的部門和單位和所需的時間,很多政策其實我在疫情離開我們之後已經提出,亦非常感謝各有關單位大力地以攻堅克難的態度,盡量考慮我的意見,所以我希望在這方面,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希望看到一些結果出來。
 
  第二,今日剛剛發表了《施政報告》,大家未必有時間充分考慮其細節,其實很多章節所建議的措施是即時落實的,例如我們就中小企推出八項措施,又例如我們放寬按揭成數上限至七成。如果你看「惠民生 添幸福」的章節,所有都是很快會落實的,而且有關零售、旅遊,我們有發展藍圖宣布,或者在制訂發展藍圖時,包括旅遊等,那些措施都是會做的,我們會在整合之後公布。如果你看「惠民生 添幸福」的章節,絕大部分的都可以在很短期內執行的,特別是有很多關於社會福利的,包括精準扶貧、幫助照顧者、照顧長者、增加殘疾人士支援等,很多都可以即時落實的,政策司、局長,或每個局交代細節時,大家便可以看到。
 
  另外,放寬「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措施方面,我們已平衡整個政策所需要、希望刺激的,亦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要記住「興一利」同時可能會「生一弊」的可能性,所以我不希望以投資的理由引進一些有很多資金的人,因而令廣大市民希望買日常想居住的住宅時受到影響,所以我將新資本投資者可以買的樓宇定在5,000萬元或以上的豪宅。我相信可以買到5,000萬元樓宇的人不需要政府幫助。所以,我們制訂政策時有充分考慮,確保政策不會影響需要置業、希望置業的巿民。但我認為,即使未放鬆投資規限而讓新資本投資者買豪宅,半年來也已有約500宗個案的淨資產審查獲批,預計可引入150億港元的投資,所以我相信如果再放寬,會有更多這類的投資者希望來香港,而事實上,在我的個人社交媒體專頁上,都有一些人表示很有興趣,我希望盡量既可以吸引新資金,又可以保障市民想置業的需要和夢想。
 
  還有一項有提及的新措施是關於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我們覺得全世界都搶的人才,我們應主動邀請他申請,因為在我們諮詢期間亦知道其實有些世界頂尖人才,當然他們很想來香港,但如果要申請,不知道會否成功,他們就變成持觀望態度。所以我們認為要主動。我為甚麼要介紹三年《施政報告》的理念呢?你看到這次的《施政報告》是一份行動型的《施政報告》,是一個追求結果的《施政報告》,所以今次為甚麼在優才計劃中提出,如果真的是我們認為是全世界都搶的人才,我們會主動邀請他來申請。當然,他亦要符合我們的標準,我們不會因為這樣而將標準完全抹殺,都是按着標準去處理個案。多謝。

記者:特首您好。我注意到在新一份《施政報告》當中,主題的第一個詞是「齊改革」,把改革放在了首要的位置,而在前不久剛剛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核心內容也是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所以我的問題是在這新一份的《施政報告》當中有哪些具體的內容來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的相關精神和決定,善用香港的優勢,助力國家發展?謝謝。
 
行政長官:如果你詳細的去讀這份《施政報告》,你會發現兩點──也是我在立法會宣讀的時候談過。第一,是繼續以習近平主席在二○二二年七月一日重要講話的「四點希望」作我施政的藍圖,這也是貫徹落實藍圖的《施政報告》。這是第一點,落實七一重要講話作為藍圖的施政。第二點就是三中全會特別有關香港的章節,我在《施政報告》第一章也提到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要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的機制;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你看《施政報告》裏的九個章節就會發現:首先,當然「一國兩制」是我們一定要堅守;第三章就提到要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地位;第四章就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第五章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第六章是推進文化體育旅遊融合發展,推動多元經濟,強大我們文化自信,而且也是推廣香港有關中華文化、整個愛國主義教育一系列措施。我們也談到很多關於大灣區建設的措施,包括推動北部都會區作為發展引擎,深化大灣區合作,特別是河套發展,所以這份《施政報告》既是繼續落實習主席七一重要講話的「四點希望」,也是落實三中全會要求的深化改革,有大量所制訂的政策也向這方向。我舉個例子,剛才我向大家提到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就是參考了習主席在全國教育大會裏的重要講話,說明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性,我也非常支持和認同這方向,所以這個委員會以後發揮的作用是很大,也是要強化香港在未來整體經濟人才競爭力的發展。謝謝。

記者:我們看到改革和求變是這次《施政報告》中的關鍵詞,你在報告中提到很多關於提振經濟和民生的措施。我的問題是,你認為這些設想能否夯實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香港的定位,以及您如何看待香港在多項國際排名中上升的情況?我們未來應該如何發揮好這些優勢,助力香港實踐由治及興?謝謝。
 
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我粗略地數過我們談改革大概是40次。其實改革的理念不單在這40次的改革用詞裏,例如我們建立一個新的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其實就是一個改革,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所以改革的理念,我相信如果大家真的用時間讀一遍,你會發現很多方面,而且有些時候,不一定從零建成,但可能就從5%,希望建成一個成功的結果。很多事情都既有短線,亦有遠景的,當然我們談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其實需要一個不短的時間去建立,因為大宗商品交易涉及的商品很廣泛,包括有色金屬、糧食、燃料等。大宗商品佔我們航運方面大概一半,所以這是為甚麼要建立大宗商品生態圈。但是我們不是空談,我們覺得是有機遇,為甚麼?因為有一個國際大宗商品交易所,已經表示它會在香港建立一個大宗商品倉庫。當然我相信,如果需要,它可能在香港建立足夠的倉庫,包括容量、數量,這就要看情況。但是我覺得我們的起步點是甚麼?首先要建量,再加流動性,這兩點建起來就會吸引一些營運者、運作者參與。其實,我在《施政報告》的諮詢過程中,很多中資機構都表示很有興趣參與大宗商品交易;而且在亞洲地區,我們國家的一些大宗商品交易單位佔市場最少20%。那麼現在,我們不會從零開始,但是可能從10分開始,建到100分,其實可能也不是100分的,因為200分、300分是我的目標,有一個過程。所以這都是改革裏開發新增長點的一些遠景。
 
  另外談到的實金倉庫,實金倉庫其實也非常重要,因為是實實在在的。現在我們都有實金倉庫,但容量大概是150噸。我知道有些國家已經加建了,它們加建的倉大概是500噸。所以我們是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我說,要改革的地方我們就會改革,當然也不容易,有個過程。但是我相信以香港人的機遇、香港人的能力,我覺得可以實現。政府主要的責任是指明方向,集中大家的力量,而且我現在建議的都是在諮詢時,實實在在有企業要求在這方面用政策幫助推動,所以是相輔相成。簡單來說,是「男有心、女有意」,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記者:首先想問烈酒稅方面,其實都聽到政府很強調已經平衡了公眾的健康,但現實見到的卻是稅率由100%一下子下降至10%,其實當中的平衡點在哪裏?以及你如何看醫療界有大批醫生聯署反對降低烈酒稅稅率?其實是否為了經濟利益,變相犧牲市民的健康?即以健康來換錢?以及會否有一個時間表,這項放寬達到某一個經濟收益之後,稅率會否再度收緊?會否有一個時間表?第二想問「劏房」方面,政府有沒有預計當中有多少「劏房」願意執修後再登記?以及當正式取締時,有沒有預計有多少人需要安置?市場有沒有辦法可以自行吸收這一群租客?以及有沒有估計「劏房」執整過後,整體會令「劏房」平均租金上升多少?現時租管只保障四年租住期和期內加租幅度會封頂,但因應「簡樸屋」的措施,未來租管措施會否再有修訂和make sure租金其實是可以負擔的?
 
行政長官:首先,我非常明白醫護界朋友對於不鼓勵飲酒的認真程度,我也不鼓勵飲酒,這次我們的政策亦並非鼓勵人飲酒。我非常多謝醫護界再次提醒大家不應該酗酒,或者盡量不要飲酒,我絕對認同。
 
  我們研究這項政策時,看到紅酒在二○○八年實施免稅後,短暫或有一段時期飲酒量上升,但之後就下跌。其實如果以二○二三年對比二○○八年免紅酒稅之前,人均飲酒量是一樣的,即是說二○○七年的人均飲酒量與二○二三年對比是差不多一樣的。
   
  我亦很認同飲酒量受很多因素影響,所以我們這次制訂政策,正正是在不鼓勵飲酒和推動貿易之中作出一個平衡。第一,約85%烈酒的酒稅並沒有改變;第二,所有烈酒仍然有徵稅,我們只不過對入口價超過200元的烈酒徵稅率作出調較。而且,我亦看到現時所提及不應該飲酒,飲酒越少越好,以及我們不希望有人因為酒價而飲酒,這些考慮如果放在二○○八年討論紅酒免稅時,同樣是適用的。因為我們所說的根本不在於是紅酒或烈酒,我們整體來說並不是鼓勵人飲酒,所以我相信無論是在二○○八年制訂免紅酒稅,以及現時我們只是針對高端烈酒調整酒稅,都是充分考慮了在公共健康保障和在貿易方面的推動。
   
  再者,現時真正涉及的一些高端烈酒大約佔市場的15%,而過去一些研究顯示,受價格影響的行為,對於特別是一些高端消費人士的影響並不大。因此,我們已作綜合考慮,我亦很理解醫護界對這方面的關心,在制訂政策時其實我們已考慮了這方面。
 
  「劏房」方面剛才說過,約30%的現有「劏房」我們相信是不符合規格,即是約30%的不合資格「劏房」、劣質「劏房」會被取締。同樣來說,我們看看現有11萬住戶的性質如何?大約四成是合資格並正申請公屋;另有20%左右會因時間關係而尚未成為合資格公屋申請人,意思是他們可能因為年期未夠。所以,整體來說,可能有大概60%人士是符合申請公屋的。
 
     在過程中,經過立法、寬限期,跟着逐批按實際情況取締那些不符合「簡樸房」標準的「劏房」,意思就是整個需求會變為只有現時需求的四成左右、四成或五成。亦即是說,現有供應是用來符合市場縮減了約一半的需求。所以我們制訂政策時,亦一併考慮了市場因為我們制訂了「簡樸房」的標準而出現的變化,意思就是因為有一大部分現有住戶經過這個年期後能夠入住公屋,真正需要照顧的人士將會減少。那些是甚麼人士?第一,超出申請公屋資格的人士,其經濟能力比公屋住戶優勝很多;第二,可能是一些短期來香港的人士,包括內地的或外地的。我們認為那些人士應以一些已有政策處理。扼要來說,即真正的需求會因為時間令到一部分人士已上樓,從而可能縮少約五至六成。需求變得只是約四成左右,而現有的供應量若不變的話,甚或我們取締了三成,那便有七成的供應量滿足四成的需求。從這個宏觀角度來看,數字上是能夠做到的。當然,正如我所說,有宏觀和微觀的關係,實際需要我們處理的一些個案,我們會按着實際情況,會按部就班、有序地分批處理。

記者:兩方面的問題,第一,見到這次部分措施政策可能與以往政府的取態有些不同。例如今年《財政預算案》,當時仍表明未必會下調烈酒稅,或是中小企「還息不還本」計劃,之前的態度是指那是疫情期間的特殊措施。為甚麼在一個相對短的時間內,政策會急轉彎?是不是見到經濟不好,需要出招救經濟、救市呢?第二,特首你很強調改革,但見到似乎未必有一些大刀闊斧的措施或改動,可能都是比較建基於現有的一些計劃措施,方向可能由去年提出「八大中心」,今年就跟中央三中全會强調的「三大中心」,整體主軸也是回應中央的方向?會不會可以具體跟市民講,到底經濟轉型是轉去哪裏?改去哪裏呢?謝謝。
 
行政長官:制訂政策是要因時制宜,按照實際情況制訂。當我們審視環境後,有需要做的,當然我們會做,例如幫助中小企的有八項措施,的確是經過我們聽取和收集不同意見。如果政府不聽意見,只向一個方向走,我相信也不是一個真真正正幫助社會解決問題的政府。所以當政府聽到聲音,在判斷優次方面可以應付的,也是應該做的,我就會做。我不認爲政府在優化或改良某些措施是一個負面的態度,我很感謝同事永遠用一個正面的態度去將現有的情況再優化、再改善。我強調,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也希望香港每日都好,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香港的經濟正在一個轉型期,即是某些界別在過渡期會有特別的挑戰,但某些行業可能做得不錯。如果你看我們的經濟增長在過去兩季也是正增長,約有2%至3%。增長的意思是在整體宏觀來說,整個香港是有增長的。增長的過程中,有些人增長得多一點,有些人不一定有增長,這是經濟轉型期。有某幾個行業是比較困難,我們就幫助他們;但某些行業做得很好,這些你能在我們每季或不斷發布的一些經濟領域資訊中看到,有些是增長得不錯。
 
  在經濟轉型期內,有更替、有轉變,是一個轉型期當中出現的正常現象。政府的責任是甚麽?清晰告訴大家,現在就是轉型期,如果你的行業面對一些挑戰,你就要嘗試改革自己,自己進步,這是第一,政府指明方向的責任。第二,若有政策可以幫助他們,政府就會做,所以為甚麽推出八項幫助中小企的措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再有好的措施,我們會在能力範圍內再去做,社福政策也如是,在資源有限下,我們能做多少就多少。但剛才也説了,每日我們花在社福的開支超過3億元,實際數字是每日3.5億元。在整體資源容許的情況下,我們是盡量發揮力量。所以我希望整個社會正面去看我們推出政策,加强、優化不同領域的一些措施和希望製造出來的結果。
 
  我們做任何事都是以香港整體利益為依歸,當然,中央永遠以香港的整體利益為依歸,放在心裏面。所以我們制訂政策時也充分利用中央在整個政策裏給香港的機遇,是相輔相成的,兩者是一致的。無論我們按照中央的一些政策方針去做,既是為香港好,也是共同推進我們作為特區在整個國家布局裏應該發揮的力量,應該服務的力量。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是互相呼應、增值的行為。中央一向很關心、支持香港,同樣地我們要做好自己本份,因為既然我們享有國家機遇和國際機遇於一身,我們便更應抓緊機會,自我改進,發揮最大力量,我們應該每次都再創高峰。
 
  在《施政報告》裏我提及到一點,我經常在看政策措施方向是否正確。我高興在一些國際的客觀專業評級中,我們有些方面的地位已經再上升。上升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甚麼政策導致它上升?我便加大再推這個政策;另外沒有上升的,我又要怎樣做?這就是我們永遠自強不息的態度,也希望大家在自己的行業,都從自我改革開始,這樣香港一定能夠創造一個大家都覺得驕傲的新台階。
 
(請同時參閱答問內容的英文部分。)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2時10分
即日新聞  

圖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十月十六日)下午在添馬政府總部主持《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記者會。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十月十六日)下午在添馬政府總部主持《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記者會。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十月十六日)下午在添馬政府總部主持《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記者會。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十月十六日)下午在添馬政府總部主持《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記者會,並回應提問。

網上廣播

行政長官主持《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記者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