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行政長官於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附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九月十七日)上午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的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
 
行政長官:大家早晨。還有兩個星期,就是75周年國慶的大日子。今年亦是特區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本地立法的憲制責任,和完善地區治理、重塑區議會後的首個國慶,有特別意義。
 
  特區政府重視75周年國慶,已成立了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和政務司副司長主持的「地區治理專組」就國慶活動籌備工作,作高層統籌和督導,全力辦好國慶活動。
 
  在政府的推動下,我很高興見到社會各界都積極參與,氣氛較以往更熱烈。香港會舉辦超過400項慶祝活動,這次慶祝活動有三大特色。
 
  第一是「多元化」。國慶當日早上會舉行升旗儀式及國慶酒會,晚上會上演維港國慶煙花匯演。每個政策局都積極在各個範疇下大力推動慶祝國慶,並在多項活動加入與「七十五」數字相關的元素和特色。例如安排75隊公務員義工隊的送暖行動、向750名長者提供免費口腔檢查和諮詢服務,以及資助7 500名市民本地遊等。
 
  第二是「全城慶祝」。我相信市民近日在市面上都開始見到全港多區大規模展示國慶布置,包括國旗、區旗、燈柱彩旗、海報和大型橫幅等,整個社會將洋溢熱鬧的國慶氣氛。全港18區民政事務處會聯同各區區議會及地區團體舉辦活動,例如無人機表演、飄色巡遊、特色市集、花燈展覽等,展現地區色彩,慶祝祖國華誕。
 
  第三是「與眾同樂」。首先,政府會請大家看電影,在十月一日透過電影發展基金資助一半票價,大家在國慶日只需要付半價,就可以看電影。另外,政府會聯同社會各界推出各式各樣的特別優惠。
 
  為方便市民出行,所有乘客於國慶當日免費乘搭電車,用八達通乘搭港鐵大部分路線有七五折,而小童亦可免費乘搭九巴及龍運巴士、城巴及新大嶼山巴士的指定日間路線。在九月三十日至十月二日期間,所有乘客可免費乘搭天星小輪來往尖沙咀和灣仔、中環航線。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多項運動康樂設施、所有博物館展覽、香港濕地公園國慶當日免費開放。
 
  為讓市民開心消費,我們會於十月一日國慶日推出不同優惠和獎賞,包括全港多間商場、百貨公司,以及西九文化區、香港海洋公園、昂坪360、山頂纜車等多間機構。當日,多達約3 000間食肆會提供餐飲優惠,而最少10 000個公眾街市及小販攤檔會提供購物七五折優惠。在十月一日至七日期間,於「本地魚菜直送」實體店、網店或手機應用程式購買指定產品亦可享七五折。
 
  今日稍後,政務司司長將會聯同相關司局長等舉行記者招待會,詳細介紹今年國慶的精彩慶祝活動。國慶75週年是舉國歡騰的大日子,我鼓勵市民踴躍參與各項活動,一同熱烈慶祝國慶75週年。
 
  另外,我會在星期四前往北京,出席星期五開幕的第27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暨投資香港推介大會」(京港洽談會)。京港洽談會是由京港兩地共同舉辦的一年一度大型經貿盛會。回歸以來,香港和北京每年輪流舉辦,今年已經是第27屆。
 
  這次我率領的香港代表團,主要官員包括財政司司長、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等。除了政府代表外,特區政府亦透過香港貿易發展局、投資推廣署、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等,組織由香港主要商會帶領,由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及企業代表等組成的代表團一同出席會議。我們會全力推廣香港優勢,推動京港合作,吸引更多內地企業利用香港走向國際市場,以及促進兩地企業的交流合作,為京港雙方經濟注入更大動能。
 
  多年來,京港洽談會促進了兩地政府、企業及投資者在不同領域,廣泛和深度交流合作,包括金融、專業服務、科技、「一帶一路」建設等,推動京港兩地高水平互利共贏,創造重大經濟價值。以去年為例,京港洽談會簽約的雙向投資重大專案達到34個,涵蓋商務、科技服務、文化旅遊、數位經濟等多個領域。
 
  今年的京港洽談會以「優勢互補、共創繁榮」為主題,舉行15場專題推介活動和配套活動,更首次增設「投資香港」主題推介活動,圍繞香港獨特優勢、營商環境、服務京港兩地企業合作措施等方面進行主旨演講和推介。我們會重點推介香港,聚焦金融、科技創新及商貿物流這三個香港極具優勢的產業。其間,我亦會出席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的一個有關新型工業化的合作協議簽署儀式。
 
  最後,趁今日是中秋佳節,我在此祝各位市民和傳媒朋友中秋節快樂、人月兩團圓。多謝大家。
 
記者:特首,你好。首先想問問記協早前說六至八月期間,有幾十名記者和他們的家人被滋擾,部分人的行蹤,例如是有人外遊之後,才入境就有人知道。其實特首會如何要求部門去跟進?如何令傳媒免於恐懼地去履行工作?第二想問外勞方面。近期有多宗投訴被中介或者外判商扣工資,會否擔心影響他們來港的意欲?另外亦有很多本地勞工都說老闆會留下一些quota去請外勞,其實規管方面會否太寬鬆,犧牲了本地勞工的生存空間?多謝。
 
行政長官:在香港,任何人有需要執法部門協助,他可以前往報案,包括警方,或者所涉及領域的執法部門,例如入境處、海關等。我們的執法部門都會秉公辦理。
 
  另外,有關剝削外勞或輸入勞工這個議題,我們當然很關心。至於有剝削外勞的情況,特區政府已經成立了跨部門調查隊,調查隊除了勞工處,亦有警方或相關的執法部門,發展局亦會參與。我們不會容許任何違反香港《僱傭條例》的行為,無論他是本地勞工,或者是外來勞工,都受到我們的勞工法例保障。我們會大力打擊,一定會依法嚴懲。
 
  我們亦要確保整個政策和執行時暢順有序,符合我們的要求。我們亦會在適當情況下通知內地的一些單位,讓我們兩方面確保運作是符合要求。事實上,大家亦可以看到有很多投訴涉及一些代理或中介,或者是「艇仔」,這些我們會嚴肅地處理,如果違反任何我們的制度,甚至是違反法律,一定會依法處理。
 
  另外,在輸入勞工方面,我們絕對明白,而且是我們的政策,就是本地就業優先。我們亦會確保本地工人的工資,所以任何輸入來香港的工人,他們的工資不能夠低於行業的中位數,這是確保本地工人的工資受到保障,亦確保不會有廉價勞工。
 
  而我們整個勞工政策都是重視培育本地勞工。所以就算輸入一些勞工時,都要他們每個月提交四百元的培訓費。而且在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如果輸入任何勞工,都要有四個星期的(本地)招募。勞工處亦會審視每一個程序是否到位,符合我們的要求,是會嚴格審批。我們的政策是本地工人為先,輸入外勞是輔助,亦都是短暫。
 
  整體來說,我們的就業數字方面失業率大約是3%,如果是在統計學來說,就會被形容為差不多是全民就業。所以,我們的勞工市場其實在不同領域是有短缺的地方,特別在勞工高齡化方面,令我們更加要確保我們整體政策既保障本地勞工,亦能確保行業的運作有足夠人手,令到我們的經濟可以正常發展,香港有正常的競爭力。
 
  而事實上,我們看到不同的代表組織,例如建造業,建造業的商會說過他們的勞工仍然是短缺的;餐飲聯業協會亦都說他們在這方面的人手是短缺,甚至是有20%至30%。我們會認真審視每個情況,經過我們的嚴格審批。例如,最近關於輸入一些建造業的勞工申請,我們亦審視過實際情況後沒有批准。主要原因,就是我們看到其實有些勞工是可以釋放出來,例如做水泥工的,因為有些地盤的水泥工程已經做完,所以這些勞工可以釋放去其他的工地。
 
  同樣,我們看到有一些申請,他們的地盤可能未有這麼快開工,所以我們都不批准。所以,在審批方面我們是嚴格的,但我們會平衡,既要保障本地勞工,亦要確保的行業運作與經濟所需要,讓他們有足夠人手來運作。

記者:首先想問開學半個月已有三宗學童自殺個案,相關情況是否已響起警號?之前在學校設立的三層應急機制,是否要檢討一下?另外想問一對大熊貓預計何時抵港?下星期國慶會否有機會跟公眾見面?來香港後有甚麼安排?有甚麼準備工作要做?還有海洋公園的大熊貓龍鳳胎已滿月,預計何時可以跟公眾見面?謝謝。
 
行政長官:有學童輕生,我感到很難過,我亦知道每一位香港市民都不希望看見這些事發生。政府已經設立三層應急機制,這個機制可令我們幫到某些有問題的學生,包括在學校裏及早識別、介入,給予輔導;如仍有困難或沒信心做到,到了第二層,向學校以外求助,包括社會福利署所主持的網絡,有社工、專業人士幫忙;以及第三層,如有需要,會得到精神科醫生適切的治療。這個機制當然要繼續存在,確保有需要的個案得到處理,但我覺得當中有要優化的地方,特別是我看到第二層機制使用的數字比第三層要少,如果是一個正常的三層機制,應該像一個三角形。但在這方面,我亦理解學校,無論是校長或教職員都很關心學生,很可能一下子就跳到最急切處理級別,縱然未必需要,有時可能以第二層機制處理比去醫院更好。所以我覺得以一些優化措施,包括會否令學校校長、教師或有關人士更了解甚麼情況下,其實社工——包括由社會福利署統籌的社工網絡——都可以幫助到學生,或許能更自然地解決問題。
 
  無論如何,我覺得機制必然要存在,最重要的是要把源頭問題處理好。據我們多年的數字顯示,學生所面對的壓力,包括某些家庭問題,未必獲得親人了解、體諒,或願意與他分享自己的困難;而學生本身處理問題的能力,包括對壓力的處理,或有問題時與人溝通,能否幫助他們(提升)這些能力,這些我們都要思考。另外,學生的個性方面,我們有沒有一些培育或訓練,幫他們更有力量去處理一些困難的問題。當然,學校和學業都可能是壓力的其中一種,而最重要的是,因為我們知道,這些可能有壓力的學生很多時候把問題藏在心裏,所以整個社會要共同努力,政府會努力,但所有接觸到有問題的學生的人士,無論是家庭一分子、鄰居,甚至在任何情況下,知道有問題的,及早代學生求助,我認為這是重要的。
 
  在學校方面,教育局已經推行《4Rs精神健康約章》,希望減低學生的壓力。學校在約章下有不同活動,當中所指的4Rs,包括Rest休息、Relaxation放鬆、Relationship處理人際關係,以及Resilience處理事情的韌力或處埋逆境等,這些教育局都會做。另一樣我覺得同樣重要的,就是家庭教育和家長教育。我相信每個家長都愛護自己的子女,但有時家長面對日常工作或時間不多,我們有些工作坊講解這方面的處理手法,從而令遇到問題的學生在家庭裏可以得到體諒,大家可以溝通,分享自己內心的不舒服,再加上向外求助,社工輔導、學校幫助,有需要的話,亦可以到我們的醫療系統求助。我相信這是大家共同盡力作出貢獻的其中一環,當然政府亦會不斷審視有甚麼可以進一步推進,我們亦有相關委員會去針對成因,制訂一些可行措施,檢視恆常做法和機制的成效,在這方面,我們會不斷工作。
 
  至於熊貓方面,我們與內地單位原則上已達成協議,但還有一些細節要處理,就是何時正式啓程來香港。大家都知道,牠們已經進入隔離檢疫。若隔離檢疫順利,我們希望盡快安排牠們來香港,我的目標是本月底,來港之後牠們亦需要隔離檢疫,隔離檢疫後相信亦需要起碼一個月去適應環境。這方面,我覺得我們一定要交給專家,因為我們都很愛護和很高興見到大熊貓健健康康、活活潑潑。所以在專家認為牠們可以與大家見面時,我們就會按着專家的意見作安排。我個人當然希望牠們可以盡快與大家見面,我心目中希望在年底前我們有機會見到大熊貓,但要視乎牠們的狀態、健康情況,或者適應情況如何,我相信大家都會明白專家意見是重要的。
 
    至於兩隻大熊貓BB,我們真的很開心,牠們已滿月了,亦健健康康,體態亦開始出現熊貓的特性,大家看見都很開心。我希望盡快可以與我們兩隻本地出生的熊貓BB見面,但亦需要聽取專家意見,看看牠們的實際情況。我希望我們在年底見到兩隻送給我們的大熊貓,接着希望在二○二五年第一季,可以見到兩隻熊貓BB,大家可以更加開心,喜悅地去看我們的大熊貓。多謝大家。
 
(請同時參閱答問內容英文部分)
 
2024年9月17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3時45分
即日新聞  

網上廣播

行政長官會見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