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題:九龍中聯網的醫院服務
****************
問題:
據悉,啟德新急症醫院(新急症醫院)預計於二○二六年落成,屆時將會取代伊利沙伯醫院成為九龍中聯網的龍頭醫院,而伊利沙伯醫院大部分服務亦會逐步轉移至新急症醫院,在「新換舊」的安排下,該聯網並沒有新增全科醫院。另一方面,據悉雖然伊利沙伯醫院隸屬九龍中聯網,但基於其地理位置優越及交通四通八達,其服務對象涵蓋整個九龍區(尤其是九龍西聯網的深水埗區)。根據醫院管理局資料,九龍中及九龍西聯網的長者人口在過去10年增加約40%,但其間普通科病床數目只增加約6.7%,令人關注單靠新急症醫院能否應付大幅增加的長者人口。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有意見認為,新急症醫院逐步取代伊利沙伯醫院提供醫療服務的安排對公眾有重大影響,當局會否制訂全面的宣傳推廣計劃,讓公眾及早掌握有關安排;若會,詳情及時間表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二)會否考慮在新急症醫院投入服務後,把伊利沙伯醫院重建為大型全科急症醫院,並提供24小時全面醫療服務,以提高九龍區整體醫療服務的服務量;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三)會否考慮在第二個10年醫院發展計劃中,加入在九龍中聯網規劃一所全科急症醫院,以應付該聯網大幅增加的長者人口及龐大的醫療需求;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李慧琼議員的提問,經諮詢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後,現綜合回覆如下:
(一)配合醫管局第一個醫院發展計劃,伊利沙伯醫院的服務預計會於二○二六年年初開始陸續搬遷至啟德發展區新急症醫院(新急症醫院)。自二○二三年開始,九龍中醫院聯網(九龍中聯網)已開始透過不同渠道,包括社區活動、講座及社區通訊等,向公眾簡介新急症醫院的工程進度和基本資料。
隨着新急症醫院工程的專科門診大樓和腫瘤科大樓平頂,九龍中聯網將於二○二四年第三季開始起,分階段向不同持份者介紹新急症醫院的工程進度,亦會介紹醫院作為一所全科急症醫院的定位及落成啓用後的服務安排。九龍中聯網會定期到九龍區相關區議會匯報,稍後亦會安排立法會議員、區議員和病人組織等持份者參觀新急症醫院的模擬搭建場景(mock-up site),以進一步介紹醫院的設計及服務安排。
為了讓社區各持份者能充分了解新急症醫院的運作,以及對新急症醫院服務表達意見,九龍中聯網計劃於二○二四年第四季設立社區聯絡小組,邀請當區民政事務處代表、區議員和各社區持份者加入,九龍中聯網會於小組定期會議中報告新急症醫院工程的進度及服務安排等資訊,將相關資訊帶到社區。
另外,九龍中聯網亦會在二○二四年第四季開始進一步加強社區及院內宣傳,透過不同的公眾活動、展覽及講座,讓市民可以得知新急症醫院的資料及服務安排,同時利用社交媒體、即時通訊群組等平台,向公眾宣傳和發布相關資訊。醫管局已為新急症醫院設立專題網頁,詳列工程的基本資料和新急症醫院的各項設施,並設有實時影像讓公眾了解工程進度。
隨着新急症醫院啓用的日子臨近,醫管局會適時公布相關服務的啓用日期,以及詳細的搬遷及臨床服務安排,伊利沙伯醫院各臨床部門在搬遷前亦會詳細向病人提供相關資訊,包括覆診安排及交通安排等。未來九龍中聯網會繼續與傳媒、區議員、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和相關政府部門合作,向公眾宣傳伊利沙伯醫院搬遷及新急症醫院的服務安排,將資訊帶到社區和有需要的居民。
(二)新急症醫院落成後,伊利沙伯醫院大部分臨床住院服務包括急症室服務將會遷移到新急症醫院,而伊利沙伯醫院將繼續保留日間醫療中心(新翼)於京士柏用地。新急症醫院位於九龍的中心地帶,會與九龍城區內的聖母醫院、香港佛教醫院和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同屬九龍中聯網內的廣華醫院、九龍醫院和其他醫院等;以及伊利沙伯醫院日間醫療中心(新翼)組成服務網絡,為區域內居民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政府會因應新急症醫院服務的啓用,陸續加強醫院的公共交通及行人通道連接暢達性以方便市民。
事實上,就九龍中聯網而言,以其服務地區內接近115萬的人口來計算,該聯網每1 000名人口的普通科病床數目為4.5張(不包括香港兒童醫院的病床),相對醫管局全香港整體每1 000名人口的普通科病床數目3.2張為高。
醫務衞生局及醫管局現正按照未來全港規劃(包括北部都會區的最新發展)、預期人口布局和推算醫療服務需求,檢視第二個醫院發展計劃。伊利沙伯醫院臨床服務搬遷至新急症醫院後,伊利沙伯醫院所在京士柏用地將有空間發展醫療服務。考慮到伊利沙伯醫院地理位置交通方便,根據九龍市區人口需要擴展日間醫療服務是可行的選項。而從整個九龍區醫療服務分布而言,考慮到就近廣華醫院重建後將增設520張病床和10間手術室,尤其其急症室(包括急症科病房)的總樓面面積將約為6 500平方米,大約是舊有急症室的三倍,已能提供全面的急症室及住院服務,因此於京士柏用地重置急症室服務的優次將較於九龍其他就近未有急症室服務的地區例如黃大仙區為低。政府將於檢視第二個醫院發展計劃時,一併考慮京士柏用地未來用途及發展計劃。
(三)醫管局在規劃和發展各項公營醫療服務時,以醫院聯網為基礎,並會考慮一系列因素,包括全港規劃、人口增長和人口變化所導致的服務需求增長、慢性疾病日漸普及、科技發展、人手供應,以及各聯網的服務安排。醫管局會監察各項醫療服務的使用情況,並根據香港各區的人口推算參數和政府的發展規劃,以規劃公營醫療服務。
因應九龍區對醫療服務的需求,醫管局在兩個醫院發展計劃為九龍區三個聯網推行多個醫院工程項目,以應付九龍區對醫療服務的需求。除了新急症醫院的2 400張病床及37間手術室,較現時伊利沙伯醫院的約2 010張病床及24間手術室為多外,新急症醫院急症室(包括急症科病房)的總樓面面積約有13 400平方米,約為現時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的三倍。此外,在第一個醫院發展計劃下重建廣華醫院、聖母醫院和葵涌醫院,以及擴建基督教聯合醫院、靈實醫院和瑪嘉烈醫院荔景大樓等工程項目,亦將為九龍區三個聯網合共增加約2 100張病床及15間手術室。
在規劃急症服務時,醫管局會確保急症室與其服務範圍的距離在一個合理範圍之內。在進一步規劃第二個醫院發展計劃時,醫務衞生局及醫管局會繼續檢視九龍區包括九龍中聯網的醫療服務發展,過程中會考慮政府的最新人口統計數據及服務需求推算,以及聯網的醫療服務使用情況和需求,務求提供適切的醫療模式和設施,滿足市民的長遠需要。繼續重建或擴建九龍區現有醫院,以至在能夠覓得合適土地的前提下興建新醫院應付需求,均是當局會考慮的選項。
政府將於完成檢視第二個醫院發展計劃後,適時公布各相關項目包括九龍區醫院發展的詳情。
完
2024年7月1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56分
香港時間18時5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