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六題:一般家庭申請者輪候公屋的時間
********************
  以下是今日(六月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梁文廣議員的提問和署理房屋局局長戴尚誠的答覆:
 
問題:
 
  據悉,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定期公布公屋一般申請者及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而未有公布一般申請者當中一般家庭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有意見指出,由於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較短,導致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被拉低,因此未能準確反映一般家庭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截至本年首季,一般家庭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何;
 
(二)一般家庭申請者按公共屋邨分布的四個區域(即市區、擴展市區、新界及離島)劃分的最新平均輪候時間為何;及
 
(三)房委會有否考慮定期公布一般家庭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以增加有關資訊的透明度;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梁文廣議員的提問,現回覆如下:
 
  政府和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宗旨,是為沒有能力租住私人樓宇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公共租住房屋(公屋)。我們一直致力確保公屋申請者可以盡快獲得單位編配,就此,房委會制定了公屋平均輪候時間,以反映在過去12個月內公屋一般申請者首次獲派單位時的輪候時間。為了增加透明度,房委會於每季結束後,會公布最新季度的公屋申請數目和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具體而言,平均輪候時間是計算在過去12個月獲安排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平均數,以公屋申請登記日期開始計算,直至首次配屋為止,但不包括期間的任何凍結時段(例如申請者尚未符合居港年期規定;申請者正等待家庭成員來港團聚而要求暫緩申請;申請者在獄中服刑等)。按這個計算機制,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只反映過去12個月內獲安排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情況,對將來的平均輪候時間並不具指引性,因此其實不應用以估算正在輪候公屋的申請者「上樓」所需的時間。
 
  基於上述有關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的制定目的及計算方法,我就梁文廣議員的提問綜合回覆如下:
 
  正如上述,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只反映過去12個月內獲安排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情況,而不應用作估算正在輪候公屋申請人獲編配公屋所需的時間。對於申請者而言,他們的輪候時間取決於多項因素,包括各可供編配的公屋單位數目、公屋申請者數目、申請者所選地區,以及新建及翻新單位的供應是否與申請者的選區相符等等。若按區域或申請者類別細分平均輪候時間,由於每一個組別涉及的個案數目相對較少,相關的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將會受不同因素(影響)而有較大的波動。舉例來說,每年獲安排入住離島區公屋的一般申請個案只有約數十宗,以少數個案計算所得的平均輪候時間會容易出現很大的波動。故此,我們認為按申請者類別或公屋選區等分類計算平均輪候時間,會誤導申請者,亦沒有太大意義。
 
  對個別申請者而言,各分區不同家庭人數的公屋申請最新編配進度更能讓他們估算「上樓」所需要的等候時間。就此,房屋署每月都於報章刊登各分區不同家庭人數的最新公屋編配進度,以及將有關資料上載至房委會/房屋署網頁,供申請者參考。相關資訊按各申請地區(即市區、擴展市區、新界及離島)及家庭人數表達,申請者可參考自己所選擇的地區和所屬家庭人數組別的最新編配進度,包括現正進行詳細資格審查及已接受配房的最高編號,資訊非常清晰透明。
 
  另外,一般申請者亦可參考未來各區的公屋供應以估計需要等候的時間。就此,房屋局會按季更新及公布未來五年的預測建屋量,同時把相關的公營房屋項目資料(包括項目名稱、位置、預計單位數目、落成年度等)一併上載至房屋局的網頁中。與此同時,發展局亦會按年更新未來第六至十年的公營房屋項目資料,供公眾參閱。
 
  我們會每年就平均輪候時間的變化作出分析,並向公眾公布。二○二三年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的年度分析顯示,新界區公屋申請者的輪候時間一般較市區或擴展市區的申請者平均短約一年。展望將來,因應新公屋單位供應集中在新界,我們預期輪候新界區的公屋申請者會持續較快獲編配單位。
 
  我們一直致力向公屋申請者提供相關及具參考價值的資訊。就此,房屋局在行政長官於二○二二年《施政報告》提出興建「簡約公屋」後,已按季度公布「公屋綜合輪候時間」。透過參考有關數字,公眾可了解在過去12個月一般申請者首次獲編配公屋或「簡約公屋」的平均輪候時間,以供他們更全面地評估政府透過各類資助租住房屋改善市民居住環境的成效。
 
2024年6月1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17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