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衞生防護中心調查外地傳入霍亂個案
****************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六月十四日)正調查一宗外地傳入的霍亂確診個案,並再次呼籲市民,不論在本港或外遊時,保持良好個人、食物及環境衞生。
個案涉及一名過往健康良好的29歲男子。他於六月二日至四日期間曾與家人外遊,六月五日開始出現腹瀉。他於六月十日到港怡醫院求醫,當時無需入院。
他的糞便樣本經衞生防護中心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化驗後,今日證實含產生腸毒素的霍亂弧菌O1小川型。病人昨日(六月十三日)起入住私家醫院接受隔離治療,情況一直穩定。
初步調查顯示,病人的同行人士和家居接觸者至今沒有出現病徵,並正接受醫學監察。衞生防護中心人員已視察病人的住所,並採集臨床和環境樣本進行化驗。食物環境衞生署亦已對有關住所的進行徹底清潔及消毒。
中心暫未發現個案與本港早前錄得的一宗有相同外遊紀錄的外地傳入霍亂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中心正繼續就個案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說:「大部分霍亂病人出現腹瀉或嘔吐等腸胃不適的病徵。病情嚴重者會有突發嚴重腹瀉呈米水狀和帶有魚腥味的大便、噁心和嘔吐。若未能及時接受適當治療,有可能因嚴重脫水而死亡。」
霍亂通常透過進食受霍亂弧菌污染的食物或水而傳播。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並不常見。
衞生防護中心建議市民,不論在本港或外遊時,保持良好個人、食物及環境衞生:
- 正確使用梘液和清水洗手,尤其是進食或處理食物前、如廁或更換尿片後,以及處理垃圾後;
- 出現嘔吐或腹瀉病徵時,不應處理食物;
- 向衞生和可靠的店鋪購買食物,不要光顧無牌小販;
- 使用不同的用具分開處理和存放生、熟和即食的食物;
- 食物須徹底煮熟才可進食;
- 棄置已變壞的食物;
- 定期清理雪櫃,保持雪櫃冷凍格的溫度在攝氏4度或以下,冷藏格的溫度在攝氏-18度或以下;
- 保持衞生設施和排水系統正常運作;及
- 應妥善清潔及消毒病人曾使用的廁所和受排泄物污染的地方。
此外,旅客如前往受霍亂影響的地區應:
- 徹底煮熟食物和煮沸食水,才可進食或飲用。不應光顧無牌小販。避免進食涼拌食物如沙律。水果應該自己削皮和清洗。不要在飲品加冰。如未能煮沸食水,應飲用經過氯或碘處理的食水;及
- 旅客從受霍亂影響的地區返港後,如出現霍亂病徵,應及早求醫。將外遊紀錄告知醫生,並遵守良好個人、食物和環境衞生。
市民可參閱衞生防護中心霍亂專頁,了解詳情。
完
2024年6月14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9時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