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一題:乳癌篩查先導計劃
***************

  以下是今日(六月五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葛珮帆議員的提問和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的書面答覆︰
 
問題:
 
  政府於二○二一年推出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先導計劃)於去年九‍月結束。政府隨後表示,正積極籌備推出下一階段的先導計劃,但有關詳情至今仍未公布。有政黨的統計資料顯示,由先導計劃推出至去年三月底,只有5 475名年齡介乎45歲至69歲的婦女獲轉介接受乳房X光造影篩查,佔該年齡組別女性人口的0.34%。然而,乳癌新症連年上升,單是二○二一年女性乳癌新症個案已達6 400宗。有意見指出,推出下一階段的先導計劃實在刻不容緩。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政府當局就檢討先導計劃成效的工作進展,以及下一階段先導計劃的籌備進度和相關工作的落實詳情為何;
 
(二)政府當局在推行下一階段先導計劃時,會否設立一站式平台發放與先導計劃有關的所有資訊、加入更先進的3D乳房X光造影檢查以提升效率、加強公私營合作以提升服務量,以及加強公眾教育以推動更多婦女進行乳癌篩查;如會,有關工作的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三)政府在推行下一階段先導計劃時,會否把可獲轉介接受乳房X光造影篩查的資格擴展至涵蓋中高乳癌風險的婦女,並長遠把有關的篩查對象擴展至涵蓋所有年齡超過40歲的婦女,以改善現時乳癌篩查成效欠佳的情況;如會,有關的具體安排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政府十分重視癌症的防控工作,應對癌症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的重要一環。政府早於二○○一年成立癌症事務統籌委員會(委員會),負責制訂癌症防控策略,並督導涵蓋癌症預防和篩查、監察、研究和治療等工作的方向。委員會由醫務衞生局(醫衞局)局長擔任主席,成員包括癌症專家、學術界人士、公私營界別醫生,以及公共衞生界別的專業人士。委員會轄下的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專家工作小組)負責定期檢視本地及國際的證據,並就癌症預防及篩查制訂適合本港情況的建議。
 
  就葛珮帆議員的提問,經諮詢衞生署後,現回覆如下:
 
(一)及(三)乳癌是本港最常見的女性癌症。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資料顯示,二○二一年有5 565宗確診乳癌(入侵性乳癌)女性新症,並有835宗確診原位乳癌(註一)(又稱零期乳癌)女性新症。
 
  政府根據專家工作小組的建議,採用以風險為本的方式進行乳癌篩查。專家工作小組建議44至69歲的婦女如有某些組合的個人化乳癌風險因素(包括有直系親屬曾患乳癌、曾獲診斷患有良性乳腺疾病、從未生育或第一次生產年齡晚、初經年齡早、體重指數偏高和缺乏體能活動),顯示她們罹患乳癌的風險偏高(即風險高於七成半同齡香港女性),應考慮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造影篩查。
 
  衞生署於二○二一年下半年起在婦女健康中心、四間母嬰健康院及18間長者健康中心推行第一階段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為合資格婦女提供篩查服務,目標是在以風險為本界定的群組中及早發現尚未出現任何症狀的乳癌患者,讓她們可以盡早接受治療。計劃使用了由香港大學開發的個人化乳癌風險評估工具,評估合資格婦女罹患乳癌的風險,然後視乎情況,為她們提供2D乳癌篩查。如有需要,她們會獲安排接受輔助性的超聲波乳房檢查。
 
  現時,上述衞生署健康服務中心仍根據專家工作小組的建議,採用以風險為本的方式為合資格婦女提供乳癌篩查服務。截至二○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已有30 048名年齡介乎44至69歲的婦女在婦女健康中心、四間母嬰健康院及18間長者健康中心接受乳癌風險評估,當中有8 484名(約百分之二十八)按風險評估獲轉介接受乳房X光造影篩查,與香港大學的研究結果相約(註二)。
 
  從公共衞生角度而言,政府就某種癌症推行篩查計劃時,均會參照相關專家按循證醫學從公共衞生的風險評估及意見,審慎評估多項因素以制訂安排,包括篩查計劃的目標群組。在公共衞生計劃下過度進行篩查不但浪費投放於整體公共衞生的資源,擠兌可投放於其他更有需要項目的資源,更可能對個人構成不必要的健康風險。政府現正檢討第一階段計劃的經驗和成效、委員會的意見及專家工作小組的最新建議,訂定下一階段乳癌篩查計劃的推行細節,有關詳情將適時公布。
 
(二)政府推行下一階段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時,將會通過適當的資訊平台發放相關資訊,衞生署亦會持續透過不同渠道提高公眾預防乳癌及關注乳房健康的意識,包括刊登文章,並製作宣傳短片在電視、電台、網上平台、社交媒體等播放。
 
  根據海外研究結果,沒有證據顯示3D乳房X光造影篩查在識別乳癌及減低乳癌死亡率方面的成本效益高於2D乳房X光造影篩查。由於3D乳房X光造影篩查涉及的成本較高,專科醫生檢查乳房X光造影片需時亦較長,因此大部分提供乳癌篩查服務的地區普遍採用2D而非3D乳房X光造影機。
 
  要減低患癌的風險,第一級預防策略(即減少接觸致癌風險因素)至為重要。衞生署一直推廣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避免飲酒、恆常進行體能活動、保持健康體重和腰圍等)及關注乳房健康,並以此作為預防癌症的首要策略。另外,以風險為本的乳癌篩查能及早發現患上乳癌的婦女,以便適時治療。
 
  衞生署會透過不同政府部門和機構,例如民政事務總署、香港房屋委員會、社會福利署等,向公眾推廣計劃;並透過民政事務總署的種族關係組向本地少數族裔加強計劃的宣傳。衞生署亦一直通過地區宣傳向市民發放健康資訊,例如適時將有關資訊傳達給區議會及持份者(包括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此外,衞生署亦製作了有關乳房健康及預防乳癌的健康教育印刷品(例如海報、小冊子等),並以至少六種少數族裔語言(包括印度文、尼泊爾文、巴基斯坦文、泰文、印尼文和菲律賓文)提供相應資訊,讓少數族裔人士了解乳癌篩查及預防。衞生署會繼續加強經不同渠道宣傳和推廣乳癌篩查計劃,以鼓勵更多符合篩檢資格的市民參與計劃,致力發揮計劃的最大效益。
 
  另一方面,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已於二○二三年九月出版《香港基層醫療健康人生計劃參考概覽》,為醫護專業人員提供一套以實證為基礎的全面健康指引。《參考概覽》下的健康人生計劃強調預防疾病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根據個人的性別、年齡及家族病史等因素,制定以預防疾病為主的個人化計劃,內容亦包括癌症篩查。
 
  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亦積極推廣家庭醫生的角色,並鼓勵市民與家庭醫生進行配對,以家庭醫生作為他們的個人健康經理,在地區康健中心(康健中心)的支援和協助下制定個人健康計劃。康健中心會按健康人生計劃策略提供個人化的健康建議,就市民於不同人生階段的健康需要提供指引。
 
  各康健中心亦積極配合政府癌症篩查計劃,包括透過為康健中心會員進行健康風險評估,識別與癌症有關的風險因素,以協助市民持續管理風險因素。同時,康健中心會協助及轉介合資格人士至《基層醫療指南》內參與政府癌症篩查計劃的醫生以接受篩查。長遠而言,隨着以地區為本、以家庭為中心的社區醫療系統不斷發展,「一人一家庭醫生」理念得以落實,政府提供的各項疾病篩查及管理計劃應整合至基層醫療系統,由日後成立的基層醫療署統籌,以及視乎需要,透過策略採購向私營醫療機構和非政府組織者購入服務,以提供高效及整全的基層醫療服務。
 
註一:原位乳癌屬非入侵性,可以定性為最早期的乳腺癌。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收集此等數據以協助偵測癌前變異的趨勢。

註二:根據香港大學的研究,44至69歲的婦女中,約有百分之二十五有某些組合的個人化乳癌風險因素,令她們罹患乳癌的風險增加。



2024年6月5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9時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