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九題:加強市民對愛國工運歷史的認識
********************
  ​以下是今日(五月二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黃國議員的提問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的書面答覆:
   
問題:
   
  不少市民認為,一九二五年爆發的「省港大罷工」是震驚中外的反帝國主義愛國運動。該運動歷時16個月,響應罷工的人數單在香港便超過20萬,佔當時香港總人口約四分之一。該運動不但喚起了中國人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熱情,還迫使港英當局調整管治政策,減少對在港華人的歧視與壓迫,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教育素材。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明年是省港大罷工爆發一百周年,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下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會否為紀念省港大罷工爆發一百周年推出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以激發社會的愛國熱情和凝聚力;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鑑於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成立了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弘揚辦),負責統籌、策劃和舉辦推廣中華文化和歷史的活動,弘揚辦會否就省港大罷工爆發100‍周年舉辦展覽或特別展覽以作紀念;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三)鑑於據悉,不少市民認為政府對香港重大的愛國工運歷史事件欠缺重視,例如「海員大罷工」及「兩航起義」,政府未來會否加強對相關事件愛國精神的弘揚,並加強宣傳和教育;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黃國議員的提問,經諮詢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後,現綜合回覆如下:
   
  行政長官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宣布會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將愛國主義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並提出在政務司司長領導的「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下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工作小組)。
   
  工作小組已於今年四月八日正式成立,由政府相關決策局局長和部門首長,以及來自社會各界代表組成,並下設四個分組,即學校教育、本地社區、歷史政經文化和傳媒宣傳分組,在相關範疇研究、建議及協調推出不同的愛國主義教育政策措施。
   
  工作小組在四月二十九日已召開首次會議,並定下清晰的目標:使愛國愛港成為香港的主流核心價值,讓愛國精神扎根社會、深入民心,令市民自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工作小組亦確立了明確的工作方向,一方面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內容相對接,同時須因地制宜和切合香港的實際情況。工作小組會就有效推行愛國主義教育提出建議政策措施。
   
  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豐富,包含國家歷史、文化、傳統,和國家象徵標誌等多方面。工作小組在研究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整體策略及具體舉措時,會通盤考慮各相關因素包括各項目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價值,以及其象徵意義等,並結合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力量,採取合適方法和渠道推展有關工作,讓市民深刻認識國家的歷史、文化、發展和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從而提升他們的愛國意識和情懷。
   
  工作小組正邀請社會各界就如何有效推動愛國主義教育提出寶貴建議,我們亦得悉有建議提出推廣有關香港過去的工會愛國歷史事宜。稍後,工作小組會整合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再作通盤考慮及提出具體建議。
   
  就舉辦省港大罷工一百周年展覽的建議,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正探討建議的可行性,包括與內地文博機構合作,以豐富相關展品及歷史資料。此外,署方亦計劃於明年舉辦公眾及教育活動如講座等,以加深市民對省港大罷工歷史的認識。
 
2024年5月2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13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