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財政司司長出席「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香港論壇:創新驅動的永續發展」致辭(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五月二十一日)在「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香港論壇:創新驅動的永續發展」的致辭:
 
尊敬的梁振英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尊敬的盧新寧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白春禮主席(大灣區科學論壇主席、「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主席、中國科學院前院長)、王曦副省長(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張翔校長(香港大學校長)、各位院士、各位教授、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早上好!我很高興出席今天的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的香港論壇。首先,讓我們熱烈歡迎白春禮主席和王曦副省長親臨香港出席論壇,並對在座各位政、產、學、研界的朋友,一直以來對大灣區創新科技合作的貢獻,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今天這個活動可說是有着很重的份量。第一:「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抓緊科技創新的研發及應用,是推動「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的核心所在。第二:「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正好說明綠色發展在可持續發展中的核心角色。第三: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一個重點的區域合作,讓我們可以發揮「因地制宜」的優勢,釋放灣區的無限潛力。
 
  在引領科技創新方面,香港的科研能力強,備受國家和國際認可。我們有兩所位列全球前40名的醫學院、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22所中國科學院聯合實驗室。香港的創科和初創生態也日益蓬勃。特區政府近年來出台了多項政策措施,在鞏固並強化基礎科研優勢的同時,加速科研成果轉化,以發展具有香港優勢的「新質生產力」。特區政府於去年十月推出「產學研1+計劃」,促進政府、業界、大學及科研界合作,推動香港科研成果轉化及商品化。
 
  我很高興向大家報告,「產學研1+計劃」的首輪評審結果將於本月內公布,我們會資助20多個項目,涵蓋健康及醫藥科學、新材料及新能源、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等多個領域。
 
  除了積極的政策支持,我們也努力引進重點企業、引入人才,加快構建蓬勃的創科產業生態。
 
  自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在二○二二年底成立以來,我們已引進50家重點企業,它們不少是具規模的創科企業,擁有前沿技術。這些企業在未來數年會為香港帶來超過400億元的投資,並創造大約13 000個職位。另一方面,各項輸入人才的計劃也取得不錯的進展,共收到約29萬個申請、批出約18萬個、已來港的人數超過12萬。據調查,其中從事創科工作的約百分之二十。
 
  在推進可持續發展方面,國家和全球各國正在努力推進綠色低碳轉型,過程中所需的資金和技術都極其巨大。特區政府的目標是在二○五○年或之前達到碳中和,同時用好自身的優勢,把香港建設成為「國際綠色科技和綠色金融中心」,為國家乃至全球的綠色未來貢獻力量,並為自身取得更好的發展。
 
  特區政府全力支持綠色科技的研究和應用。我們在二○二○年成立「低碳綠色科研基金」,重點支持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等項目。基金至今已批出30個來自本地大學、公營科研機構和私營企業的科研項目,涉及總金額約一億三千萬元。此外,「創新及科技基金」下的各項資助計劃至今已批出約140項與綠色科技相關的研發項目,資助總額也超過四億元。
 
  事實上,特區政府的政策支持,加上本地企業家的開創精神和不懈奮鬥,不少在香港科學園和數碼港培育的綠色企業,已成功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和服務,打開本地以及東南亞和中東的市場。
 
  綠色金融方面,香港是亞洲領先的綠色金融中心,為綠色和轉型項目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去年在香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總額居亞洲首位,佔市場總額超過三分之一。香港在國際綠色標準的制訂、綠色項目的認證,以及綠色人才的培訓等方面,也在積極參與並貢獻力量。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經濟最活躍、發展潛力最高的地區之一。近年來,香港與大灣區兄弟城市在創新科技的協同合作不斷走深走實。在國家的堅實支持和中央部委的指導下,港深兩地正全力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發展,準備以創新的政策措施,打造世界級的產學研平台,並匯聚全球創新科技資源和人才。
 
  展望未來,大灣區在創新科技和綠色發展方面的合作空間廣闊,必能更上一層樓。就此,請容許我提出三點想法。
 
  第一,要統籌發揮好大灣區城市各自的優勢。香港具備國際化和深厚的科研基礎,可以匯聚大灣區以及全球的創新資源,包括國際和內地的數據和人才。廣東省尤其是深圳的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強、高端製造業蓬勃,可以為科技研發成果量產提供有力支撑。香港與大灣區的兄弟城市可以強強聯手,為創科發展產生更大的協同效益。
 
  第二,促進企業、大學及科研機構與資金的更好對接。資金是支持初創企業成長、科技產業發展,以及壯大創新科技生態圈的重要元素。除了做好政產學研協作外,大灣區還須引入更多國際的資金,支持創新科技及綠色產業的發展。在這方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連接中外的「超級連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可以發揮引導資金的積極作用。大灣區內創科產業和金融產業相互支持、相輔相成,相當於同時匯聚舊金山灣區和紐約灣區的競爭優勢。
  
  第三,加強人才和技術交流合作。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科技需要高端科研人才,攜手推動科研突破。香港將繼續發揮我們國際化的優勢,匯聚海內外的人才,貢獻力量。今年下半年,我們將籌備設立第三個InnoHK研發平台,聚焦先進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範疇。我們歡迎大灣區內的科研機構與香港院校合作設立研發中心。此外,特區政府會繼續積極參與並推動大灣區的高等教育合作,凝聚優質教研資源,深化院校在科技創新、人才交流等領域的合作。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今天的論壇匯聚了海內外專家和業界翹楚,為大灣區創新科技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聯繫交流、探索合作的機會。我祝願今天的論壇圓滿成功,也祝願各位身體健康、事業宏達,謝謝大家!
 
2024年5月21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1時30分
即日新聞  

圖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五月二十一日)在「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香港論壇:創新驅動的永續發展」致辭。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五月二十一日)出席「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香港論壇:創新驅動的永續發展」。圖示(第一排左三起)廣東省委常委、廣東省政府副省長王曦、大灣區科學論壇主席、「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主席、前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教授、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教授、陳茂波、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盧新寧,以及其他嘉賓合照。

網上廣播

財政司司長出席「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香港論壇:創新驅動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