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醫衞局辦世界家庭醫生日研討會與業界共商推展基層醫療服務路向(附圖)
**********************************
  醫務衞生局(醫衞局)和香港家庭醫學學院今日(五月十八日)合辦世界家庭醫生日研討會,與業界就共同推展基層醫療服務,由家庭醫生協助市民改善健康狀況作分享和討論。

  醫衞局局長盧寵茂教授表示:「家庭醫生並非單打獨鬥的個體。在醫衞局公布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藍圖》)內,家庭醫生是通過跨醫療專業網絡協助市民改善健康的一個體系。政府正在構建『醫健通+』平台,並由跨專業醫療人員支援家庭醫生,在社區層面築起網絡,讓市民獲取適切的基層醫療服務。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將醫療系統的焦點從治療轉向至預防疾病,過程中,家庭醫生的重要角色無容置疑。我期望更多醫生加入家庭醫生行列。」

  「以政府去年十一月推出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慢病共治計劃」)為例,該計劃至今吸引近38 000名市民參與,在政府資助下接受糖尿病及高血壓篩查。現時有超過500名醫生在逾600個服務點實踐『一人一家庭醫生』理念。截至五月十五日,約21 000名參加者完成糖尿病及高血壓篩查,當中接近四成人士發現有血糖偏高情況,或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並在政府資助和醫生協助下及早管理好個人健康。」

  盧寵茂教授補充說:「此外,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將會改組為基層醫療署,負責統籌管理公私營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的策略規劃和提供、標準制定和質素保證,以及基層醫療專業人員的培訓,務求戳力提升基層醫療服務。基層醫療署在醫衞局轄下的策略採購統籌處協助下,以策略採購的方式規劃服務和分配資源,逐步落實《藍圖》內的各項措施。」

  在今日的研討會上,醫衞局向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和積極參與「慢病共治計劃」的五位家庭醫生頒發感謝狀,以嘉許他們積極推動預防慢性疾病的努力,以及對香港基層醫療的貢獻和支持。五位獲嘉許的家庭醫生為孔慶愷醫生、林永和醫生、修仲瑩醫生、冼嘉玲醫生和黃以恆醫生。

  研討會匯集百多位來自不同醫療專科的代表參加。發言的專家包括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黃仰山教授和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長周偉強醫生。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代表亦向與會者預告了政府按《藍圖》建議將推出的新猷,包括為提升「慢病共治計劃」而擴大計劃藥物名單內涵蓋的藥物、增加護士診所及專職醫療服務供應和提升電子平台功能等。
 
2024年5月18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7時35分
即日新聞  

圖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今日(五月十八日)在世界家庭醫生日研討會上致辭。
百多位來自不同醫療專科的代表今日(五月十八日)參加由醫務衞生局和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合辦的世界家庭醫生日研討會。
醫務衞生局(醫衞局)和香港家庭醫學學院今日(五月十八日)合辦世界家庭醫生日研討會。圖示醫衞局局長盧寵茂教授(前排中)、醫衞局副局長李夏茵醫生(前排左三)、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長周偉強醫生(前排右三)、醫衞局副秘書長李力綱(前排左二)、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醫生(前排右二)與地區康健中心醫務顧問在研討會上合照。
醫務衞生局(醫衞局)今日(五月十八日)在世界家庭醫生日研討會上向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頒發感謝狀,表揚學院對香港基層醫療的貢獻和支持。圖示醫衞局副局長李夏茵醫生(左)和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長周偉強醫生(右)合照。
醫務衞生局(醫衞局)今日(五月十八日)在世界家庭醫生日研討會上向五位積極參與「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的家庭醫生頒發感謝狀。圖示醫衞局副局長李夏茵醫生(左三)與五位獲嘉許的醫生──修仲瑩醫生(左一)、林永和醫生(左二)、黃以恆醫生(右三)、孔慶愷醫生(右二)和冼嘉玲醫生(右一)合照。
醫務衞生局和香港家庭醫學學院今日(五月十八日)合辦世界家庭醫生日研討會。醫務衞生局長盧寵茂教授(第一排左十)與來自不同醫療專科的參加者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