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就《2024年社會工作者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會見傳媒談話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五月十四日)下午為凱瑟克基金與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合辦的「開啟樂齡創新之旅」業界分享會主禮後,就《2024年社會工作者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會見傳媒的談話全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各位傳媒朋友,大家好。今日上午,就大家很關心的社會工作者註冊局(註冊局)事宜,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已通過我們修訂《社會工作者註冊條例》(第505章)的建議。今次修訂的主要目的是,要完善註冊局的管治,令註冊局的工作可更好地平衡公眾和專業利益,以及可提升社工的專業性和公信力。具體而言,我想談三方面的主要修訂:

(一)組成方面,我們提出的修例建議,將註冊局成員數目由現時的15名,提升至27名。當中社工仍佔多數,我們會規定在27名成員中,至少有14名是社工,確保社工在註冊局中仍佔多數。27名成員中,8名會通過選舉產生,與現時一樣;另外有17名是委任成員;其餘兩名分別是社會福利署署長(或其代表),另一名是註冊社工的公職人員,合共27名。總的來說,目的是希望令註冊局成員的組成有更均衡的參與、更平衡的代表;

(二)《條例草案》建議,註冊局所有成員上任前均須宣誓,不論是選舉產生或委任,均須按法例作出宣誓,方可成為成員;及

(三)我們會通過修例賦權註冊局制訂持續進修的要求,這當然是要求註冊局去做,至於具體何時做完及有關內容,交由註冊局根據實際情況去做。這亦正正是我們要確保將來註冊局仍由社工佔多數的原因。這是三個主要的修訂重點。

記者:想問為何有宣誓的需要?第二,你提到以後委任有17人,為何有需要大幅提升委任的數目?政府想做到的效果是甚麼?業界最擔心的是專業自主會否受損害,你怎樣看?最後,註冊局主席這幾日也有回應局長你的說法,不同意你指出的一些問題。如何確保業界接受這個方案?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不如我先談大家關心的專業自主。大家要理解,註冊局行使的是公權力。公權力是甚麼意思?我們現時有約27 000名社工,社工的註冊和紀律聆訊,統統都是公權力,所以要求一個行使公權力的法定委員會(註冊局)的成員要宣誓,這亦是理所當然,確保他們可維護國家安全,以及擁護《基本法》和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這是理所當然要做的事。

  另一方面,我留意到業界很關心專業自主。正是這原因,我們覺得要尊重社工,所以在新的組成中,仍以社工佔多數。不過大家要明白,社工的來源應該多元,有部分通過選舉產生,但另一部分可通過委任產生,確保註冊局的社工多元化,可能有些是知名教授、大家都尊重的社福機構領袖,讓整個註冊局的運作更多元、更均衡。

  為何要增加人數?接下來註冊局的工作很多,包括我剛才提到的其中一點,要制訂持續進修的框架和要求。這需要很多專業的社工、領袖、教授、學者等一同參與,為社工的未來發展,為社工的專業化發展提供更多意見。此外,大家都理解現時註冊局有很多短板,很多細節和程序均需改革和做得更完備,這需要多些委員幫忙做工夫。

記者:選任委員人數少了,是否擔心被人覺得政府的影響力過大?第二,宣誓方面會否開了先例,其他法定機構未來都要有同類的做法,都要宣誓?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大家要理解,現時建議註冊局的成員數目,仍以社工佔主導地位,社工有14名,他們佔多數。這正正體現我們覺得,註冊局要處理的是社工的專業發展、他們的紀律聆訊、註冊等,所以以社工為多數,都是合乎情理。但另一方面,也要平衡社會的整體利益,因為註冊局不僅關乎社工註冊。大家可以想一想,關於聆訊,即社工服務的對象、受助人大多是弱勢社群以至整個社會,大家都關心,所以這些事情需要不同人士的參與。我們覺得,在這次的修例建議,已經平衡了多方面意見,讓註冊局可重回正軌,為社工專業發展提供好的基礎,為更好地顧及社會利益注入重要的改變元素。
 
2024年5月14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6時1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