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首屆中華文化節開幕節目舞劇《五星出東方》六月在港公演(附圖)
******************************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策劃的首屆中華文化節,將於六月上旬以北京歌劇舞劇院創演的得奬舞劇《五星出東方》作為開幕節目,以國寶文物為題,巧妙融合東方美學與西域風情,透過創新的舞蹈語𢑥,讓珍貴文物(一件古代織錦護臂)所承載的深厚文化內涵和中華文化千年互融互通的風貌在舞台上展現,彰顯深刻的文化自信。
 
  舞劇的靈感源自一九九五年在古絲綢之路新疆和田地區尼雅遺址一處古墓出土、繡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篆體漢字的漢代織錦護臂。它歷經千年色彩依舊艷麗,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舞劇從遺址考古現場發現織錦護臂開始,仿如在風沙中打開了歷史時空之門,展開織錦背後的故事:漢朝戍邊將領奉和北人首領之子建特遭遇沙暴,被僧人救入精絕古城,與精絕首領之女春君相識,三人從劍拔弩張到並肩攜手,再結下深厚的情誼,而奉所留下的織錦護臂亦寄託着濃厚的家國情懷和與西域人民的友誼,詮釋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結成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主題。
 
  此作品的舞蹈編排極具創意,集合多元的舞蹈語𢑥,例如精絕城內充滿西域色彩的燈舞,市集中人羣共舞一段則有現代舞與踢踏舞的影子,而《錦繡》舞段則具漢唐古典舞的風格,展現出絢爛多彩的民族文化。舞劇的人物角色鮮明,情節編排緊湊,配以詼諧幽默的喜劇風格,自二○二一年首演至今演出已近百場,並榮獲第十六屆「五個一工程」奬和第十七屆文華大奬,當中的《錦繡》、《燈舞》、《集市》等選段更在去年央視春晚等多個內地節目中亮相,廣獲好評。
 
  北京歌劇舞劇院於一九七八年成立,是北京演藝集團旗下九家文藝院團之一,也是北京市市屬唯一一家歌舞類專業表演院團,作品屢獲殊榮,包括大型舞劇《天路》、《五星出東方》等。院團曾多次應邀參加各類海內外的文化交流等大型演出活動,足跡遍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北京歌劇舞劇院:舞劇《五星出東方》六月七及八日(星期五及六)晚上八時在沙田大會堂演奏廳上演。票價分200元、280元、380元及480元,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www.urbtix.hk)及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票務處發售。電話購票請致電3166 1288。查詢節目詳情及購票優惠,請致電2268 7323,或瀏覽www.ccf.gov.hk/tc/programme/opening-programme-dance-drama-five-stars-rising-in-the-east/
 
  為配合首屆「中華文化節」的開幕,本節目特設《多彩華藝》嘉年華,於六月九日(星期日)下午二時在沙田大會堂廣場和大堂,以及新城市廣場第一期L1羅馬圓型獻技場舉行,為觀眾帶來富有中華文化特色的舞台演出,嘉年華另設「喜」動圖書館、文化攤位、中樂表演等一系列活動,讓公眾近距離感受中華文化藝術的繽紛多彩;另一特備活動《綻艷—中華織錦耀東方》相片展會於五月二十九日至六月九日期間在沙田大會堂大堂及展覽廳舉行,除了展出舞劇《五星出東方》所敍述的織錦護臂照片外,展覽亦彙集56個中國民族的服飾照片,市民可藉此了解各個民族獨特的文化、服飾和生活面貌。上述兩項特備節目皆免費入場,歡迎市民到場參與。詳情可瀏覽「中華文化節」網頁www.ccf.gov.hk
 
  《五星出東方》亦設有「普及中華文化藝術專場」,於六月七日下午二時十五分在沙田大會堂演奏廳舉行公開彩排,供本港中小學生免費參與,藉以鼓勵他們參與文藝活動,共同體驗中華文化藝術的精妙。有興趣的學校可致電2268 7323查詢有關詳情。
       
  「中華文化節」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康文署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策劃,旨在加強市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以及培養國民身分認同和文化自信。首屆「中華文化節」將於六月至九月期間舉行,透過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表演藝術項目和延伸活動,包括「中國戲曲節」精選劇目、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本地優秀作品、文藝組織演出、電影放映、展覽和講座等,讓廣大市民和旅客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藉以弘揚中華文化,推廣愛國主義教育,提升市民國民身分認同,為「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作出貢獻。詳情可瀏覽上述「中華文化節」網站。
 
  康文署一直積極推廣中國歷史和文化,透過舉辦多元化的節目和活動,讓市民認識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想獲得更多資訊,請瀏覽www.lcsd.gov.hk/tc/ccpo/index.html
 
2024年5月7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1時3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