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行政長官於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附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四月二十三日)上午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的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
 
行政長官:大家早晨。夏寶龍主任在四月十五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旨致辭所講,中央全力支持香港實現由治及興,更多挺港惠港措施會陸續有來。夏主任致辭之後四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證監)就在上星期五(四月十九日)公布了五項鞏固香港金融市場的措施,分別是:(一)放寬滬港通、深港通之下股票交易所買賣基金的產品範圍;(二)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納入滬港通、深港通;(三)支持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四)優化基金互認安排;及(五)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
 
  特區政府一直以來和中央保持溝通,商議不同的惠港政策。我感謝中央關心和支持香港,熱烈歡迎中證監這次公布的措施。中央再次重申全力支持香港長期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再次明確指出要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這些都再次體現國家是香港的最大後盾。
 
  這次措施將為國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吸引和便利,帶來更多投資和資金,為香港資本市場發展帶來實質幫助。
 
  首先,更多內地行業龍頭企業到香港上市,將為香港首次公開發行,即IPO市場注入更多活力和吸引力。過往也有不少內地龍頭企業選擇香港作為融資平台,集資額超過幾百億,甚至高達千億。
 
  現時港交所正審批的上市申請近百宗,已在內地監管機構申請備案到香港上市的企業也有幾十家,當中有來自製造業、物流等傳統行業的大型企業,也有來自AI(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高增值行業的重點公司。我們也正積極向在獨角獸榜領先的內地企業宣傳到香港融資。這些企業具備較高的知名度和市場估值,上市將吸引境內外投資者的目光和參與,提升市場熱度。
 
  多間國際會計師行預計今年香港IPO市場集資額將超過1,000億元,IPO市場恢復活力將刺激股票市場的交投氣氛,提升流動性和成交額,有助現時超賣的股票重回合理的估值範圍。除此之外,上市活躍亦會帶動其他金融和專業服務,例如證券、銀行、會計、法律等業務,有利整體經濟、消費氣氛等。
 
  第二,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將進入技術方案落實階段。「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在去年六月開展,方便投資者以離岸人民幣投資港股,同時也為內地投資者透過港股通以人民幣交易奠定基礎。現時有24隻雙櫃台證券,當中不少交易、交投十分活躍的股票,佔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額約百分之四十。內地投資者可用人民幣買賣港股,就如同投資內地A股一樣方便,無需再進行貨幣兌換,可省卻成本和時間,增加他們買賣港股的意欲。
 
  第三,增加滬港通、深港通可買賣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以及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可以進一步帶動相關產品交投的上升趨勢。ETF的每日平均成交額由二○二一年約77億元躍升至去年約140億元,升幅超過八成,是受歡迎的。自二○二二年七月ETF互聯互通啟動以來,為成交帶來更多動力,單單是盈富基金的日均成交額就增加超過八成。以現時資金規模估算,擴大後ETF南向交易的產品數量將增加超過七成,加上增加REIT,會有更多產品可供內地投資者選擇,吸引他們買賣香港資產。
 
  第四,優化基金互認安排主要是放寬認可基金條件和銷售比例。放寬後香港符合條件的基金將增加超過60隻,資金規模增加超過五成。我們已經聽到有業界,例如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表示措施有望吸引更多海內外基金公司參與在港註冊基金產品,幫助提升香港的資產管理業務。
 
  下一步,特區政府會與內地相關部委和機構緊密聯繫,盡早實施有關措施。另一方面,我們亦會把握各種可能的機會,進一步向國內外企業和資金推廣新措施為香港帶來的機會和好處。
 
  今年是互聯互通開展十周年,政府和港交所正籌備多項重點推廣活動,將在內地、香港與海外舉辦旗艦峰會和多個論壇,重點講述互聯互通的成就、經驗和新進展,以及為企業和資金帶來的融資和投資機會,吸引更多企業和資金來香港市場投資。
 
  為吸引更多資金買賣港股,我們會針對性地加強向內地機構投資者和證券行介紹最新擴展措施和新增的產品,進一步提升內地投資界對互聯互通的認識,吸引他們投資港股。
 
  在吸引企業方面,我們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投資推廣署和駐內地和海外的經貿辦事處亦會向重點企業積極推廣,並為它們提供協助,吸引它們來港融資。港交所會持續舉辦和參加不同外展活動,向有意來港上市的企業,尤其是內地行業龍頭企業介紹香港金融市場的上市途徑,並為申請準備提供協助。
 
  特區政府會繼續和中央保持緊密溝通,爭取更多惠港政策,全力聚焦拼經濟、謀發展、改善民生。多謝大家。
 
記者:你好,昨天有很多聲音都希望押後或擱置垃圾徵費,而「走塑」方面,坊間都有很多不滿聲音,政府會否如期推行方案?就着「走塑」,會否有額外補貼等方案幫助商戶和市民?另外,想問今早凌晨沙田一宗工業意外,兩個工人死亡,政府有沒有甚麼跟進工作?會否對承辦商或分判商採取甚麼措施?謝謝。
 
行政長官:昨天開始的「走塑」等不同措施,陸續在有關食肆或供應地點實行。對於整體實行情況,我持正面態度。我看到很多食肆或提供塑膠用品的地方,包括酒店,都有一系列措施落實整體「走塑」計劃。至於提供替代品方面,環境保護署的平台提供了不同替代產品的選擇,有700多種。開首要市民在某程度有些行為上的適應,我覺得是大家共同努力推行環保概念必須做的。
 
  我看到整體需要大家改變的行為,對大家生活的影響不是很大,最主要原因是替代品供應是充裕的。當然,替代品不斷改善,我相信在過程中,甚至是市場的力量,都會令替代品越來越滿足到市民的要求。而在營商角度,我相信每位營商人士都會在配合環保概念之餘,亦盡量優化其在這方面提供的替代品。我們很重視替代品的供應是否充足,還有其價格是否市民可以承擔。目前來說,我們看到替代品所涉及的可能只是幾仙,或最多是兩至三毫的費用,在整體營運情況,我相信可以照顧得到。而大家在過程中亦明白到,在環保的大前提下,特別是環保概念是全球趨勢,很多先進城市都已經實行了相當長時間,甚至有深入計劃取代不同塑膠產品。香港剛剛開展取代市面供應、日常飲食的塑膠用品,我們希望市民在環保意識和體會方面,都更加明白到環保是每個人的責任,大家亦可以做多一點。我們會不斷聽取意見,例如怎樣提供更多選擇給供應商或市民等。
 
  另外,有關沙田的工業意外,我對死者,特別是其家屬,致以深切的慰問。我們亦會為家屬提供一切可以幫助他們的措施。
 
  至於工業意外,我相信最重要是首先作出一個全面和深入的調查,看看意外為甚麼會發生。因為一些在密封式工作環境的工作有安全指引,已經有更新版推出(註:應為「將有更新版推出」)。為甚麼會有這次意外,我們要深入調查。我知道渠務署亦已經展開措施,審視類似工程的安全情況,暫停了類似工程的工作。我希望勞工處盡快深入調查,看看成因如何,從而按着調查結果處理這方面的事情。但我必須提出,工業安全是每個人都有共同推進、改善的責任,包括工程場地的提供者、作業人士本身,還有一個有效的管理制度。我亦希望整體工業安全文化會深入每個工作者、參與者的日常運作,亦要小心按照不同工業安全指引去運作。我希望勞工處盡快調查,讓我們知道實際意外的原因。
 
記者:早晨,特首。想問有關新田科技城的環評,現時下一步就是環保署會否通過那份報告。想問其實當局的取態如何,會否通過?因為10個環團的聯署都批評該份環評報告,他們認為有35處違反法定要求,27處是嚴重錯漏。見到這些聲音,政府覺得自己做環評的過程中有沒有一些失誤地方,會否順應環團的要求,可能重啓整個環評程序?怕不怕如果通過了會引來司法覆核?第二,就是關於假新聞立法,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接受SCMP訪問時提到,假新聞立法是一個複雜的法律問題,以及二十三條立法也滿足到部分需要,現時不會就假新聞立法。想問其實當局前年亦曾做過研究,就是說假新聞究竟以立法方式去做,抑或是行政措施的方式去做。現在說不立法,是否即是會用行政措施、方式去做?此外,之前第二十三條立法時,政府亦譴責一些外媒做假新聞——政府所說的。為何現時的取態又會說覺得無需要立法?以後是否會透過第二十三條來打擊假新聞?多謝。
 
行政長官:針對假新聞,我們所說的是虛假信息。虛假信息所製造的問題,我們當然會密切留意,但情況來說,我覺得與我們最壞的時候比較,是有進步的地方,但並不表示我們忽略這方面的威脅。
 
  其實,針對虛假資訊,所有人都受到其壞影響。當然新聞界方面,我相信作為專業的傳媒工作者是希望我們共同對付虛假信息,這是保持新聞的可信性。當然,我希望業界以專業角度提升新聞信息或網絡信息的可信性。我希望新聞從業員自己去提升我們在媒介、媒體方面的資訊。我亦看到不同的新聞工作者、團體正在這方面努力中,並對一些不正確的資訊提出反駁或矯正,有些是自己提出,有些是以機構形式提出。
 
  整體來說,香港在媒體方面的資訊發放,我覺得比以前改進了,我對這方面有正面評價,但並不表示沒有一些我們要提防的虛假信息。在程度方面,我們會留意。我的取態是如果可以用自律、行業提升和專業化來處理這問題,這應該是首先的選項。我們要共同努力,不需要立法,我永遠都希望香港可以從自律、行業專業去處理這問題。
 
  另外,有關新田科技城的環評報告,不同人士甚至團體都可以有意見。我們的環評一向都專業、很認真地做的,符合我們的環評條例(《環境影響評估條例》),亦符合環評條例下的技術備忘錄。技術性的問題,我覺得相關部門已經清晰解答。我亦很高興看到,充分講述實際技術評估的不同分析和內容報告,清楚令環境諮詢委員會不久前通過這報告,並提出的八個條件和七個建議,我們都是歡迎的。對於環境保護,我們是重視的,但同樣來說,我們亦重視發展,兩者要平衡並行。我們過往的經驗都是兼顧到既要環保亦要發展,而且現時我所要求的整個環保措施,是希望通過不同緩解措施、修復工程,甚至一些增值工程和良好的積極管理措施,將整個環境生態增值。所以我們談論的不只是面積,更講究質量。因為縱然有面積,但如果魚塘荒廢,甚至如果魚塘是沒有魚的,我覺得這不是一個良好而積極的環境保護政策。積極的環境保護政策是要將我們的環境生態加強,但同樣能確保我們的發展可以並行。
 
  不同的法定程序,我認為應該要按照一貫做法進行,所以不同部門會按照環評報告去做任何工程和推進任何工作。而在規劃方面,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會)亦按照法律程序,對任何計劃作審批。當然,城規會亦會考慮環評報告而作出法定程序的決定。整個計劃會按序進行,亦會確保符合所有法律法規。我有信心,在積極的保育政策中,能更有效提升我們整體的自然環境生態。多謝大家。
 
(請同時參閱答問內容英文部分)
 
2024年4月23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3時40分
即日新聞  

網上廣播

行政長官會見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