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房屋局局長就「重推及優化出售公屋計劃」議員議案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日(三月二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陳學鋒議員動議的「重推及優化出售公屋計劃」議案的總結發言:

主席:
  ​
  感謝陳學鋒議員及其他議員就這個議案發言,對研究重推及優化租置計劃的關注,你們提供了很多很寶貴的意見給我們參考。我們十分理解亦認同議員對於這個提案的出發點,即協助有能力的租戶自置居所,從而提升他們對社區的歸屬感,維護社會的穩定;而且讓基層向上流動,縮窄財富的差距。

  根據現時的財政預測,房委會可以應付至二○二七/二八年度的建築開支,涉及興建110 000個公營房屋單位的財政承擔。不過,現時十年的公營房屋供應計劃的總建屋目標有三分之二的(單位)會在之後的五年落成,預計二○二八/二九年度及隨後數年的建築開支都會持續上升。就此,我們在不同的場合都已向大家說明房委會會謹慎嚴格地控制預算、有成效地運用我們的資源,以及探討不同的開源、節流措施。

  參考以往推行租置計劃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必須要很小心考慮重推租置計劃的建議。當中,有數個問題是大前提須要顧及的。第一就是房委會不能賤賣資產,第二就是不能重蹈現時租置計劃之下因為混合業權產生的管理及維修問題。正如我在開場發言所說,房委會一直都很積極地維護現有租置屋邨租戶的利益及盡可能確保租置屋邨的管理得以妥善安排。

  在這裏我都想補充一點,就是在二○二三年的五月,其實扣分制都會適用於租置屋邨的,如噪音太吵的話,騷擾別人,扣分制會扣7分,漏水會扣15分,達到16分就要遷出。所以,能令我們持續改善管理的這些扣分制是會做的。

  我們十分認同應該鼓勵有能力的公屋居民購買資助出售房屋,從而在置業階梯向上流,我們認為更加直接的方法是透過出售綠置居和居屋,以達到這目標。現在公屋的租戶已可以用綠表申請者的身分及名額購買居屋。同時,房委會亦推出只供綠表資格的人士購買的綠置居,以協助公屋居民置業。

  不少議員提及到青年置業的問題,我們也十分關心社會的流動和置業的機會,房屋局一直致力豐富房屋階梯,以協助年輕人「走出去」,向上流。除了居屋(居者有其屋計劃)外,政府亦推出「首置」(「港人首次置業」)的項目;以及把綠置居(「綠表置居計劃」)、白居二(「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恆常化,讓年青人有更多購買資助出售房屋的機會。事實上,在各個資助出售房屋的買家中,40歲或以下的青年人一直都佔大的比例。舉例而言,成功購買一手居屋單位的申請者有近一半都是40歲或以下的青年;另外,超過80%的白居二買家亦都是40歲或以下。「首置」方面,過去申請購買「首置」單位有86%都是40歲以下的青年;而最終買家亦有85%是青年人。

  房委會亦放寬資助出售單位的按揭安排,延長房委會就資助出售單位買家提供的按揭保證契據之下的最長按揭保證期及按揭還款期。有關安排令更多的單位可以在市場中流轉,同時讓更多的家庭取得按揭的貸款,增加年青家庭置業的機會。同時,香港金融管理局亦剛宣布暫停實施物業按揭貸款的壓力測試要求。我們希望這些政策可以協助有需要的青年置業,循置業階梯拾級而上,改善生活。

  有議員建議規定在租置計劃之下,單位只可售予房委會。我們認為有關的限制會削弱租置計劃的吸引力,影響租戶能透過購入自己單位而向上流的可能性。

  我們亦都留意到有議員對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是相當之關注。舉例,梁子穎議員的修定議案建議在多個前題下(包括達至三年上樓)才重推租置計劃。很多議員都提及在現階段公屋輪候時間高企的情況下,未有條件重推租置(計劃)。我們會密切留意整體房屋供應情況,適時調整策略。

  亦多謝有議員提醒我們,公私營兩個市場是要小心處理,它們兩者之間的關係和平衡。這個問題很重要,我們必須亦要細心討論和研究。

  總體來說,重推租置計劃是很講求一個時機,是必須審慎考慮整體不同的因素,包括置業階梯的設計、各種類型的比例、如何可以做得恰當而不會令這些不同的種類有重疊或互相競爭。

  本屆政府一直全方位推動土地及房屋供應,務求精簡程序,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透過提速、提效、提量,加快造地建屋。加快建屋量,是整個房屋政策的一個大道理,我們認為隨着綠置居和居屋的增加,便能滿足更多公屋家庭有自置的居所,亦可騰出其單位予有需要的基層市民去申請。

  此外,房委會在現有基礎下會繼續優化,積極參與租置屋邨的管理,鼓勵更多既有心又有能力的租置屋邨現有業主積極參與屋邨事務,令大家的居住環境都得以改善。希望大家可以攜手並肩,共同在租置屋邨締造一個整潔、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

  主席,我謹此陳辭。
 
2024年3月2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1時05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