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四題:廢紡織物回收
************
以下是今日(二月二十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勇議員的提問和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的書面答覆︰
問題:
按環境保護署(環保署)公布的二○二一年廢物統計數字,於堆填區棄置的廢紡織物量為每日平均404公噸,佔整體都市固體廢物量的3.6%;而從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的可循環再造物料數量中,紡織物數量佔不足1%。另一方面,民政事務總署(民政署)自二○○六年起推行「社區舊衣回收箱計劃」(該計劃),旨在便利市民利用舊衣回收箱捐贈舊衣,以支持環保和作慈善用途。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三年,經該計劃回收的廢紡織物數量,以及其佔總廢紡織物回收量的百分比為何;
(二)有否就全港18區的舊衣回收箱的廢紡織物回收量進行統計;如有,詳情為何;
(三)鑑於有意見指出,「快時尚」的興起使衣物質素下降,導致現時回收的舊衣中有近七成都是廢料,環保署在舊衣回收與循環再造的相應措施為何;
(四)現時全港共有多少間衣物回收再造承辦商;是否知悉,該等承辦商所採用的主要循環再造方法為何;
(五)環保署有否就廢紡織物的減廢量、回收率、以及循環再造率制訂目標;如有,會否有新措施鼓勵全民參與廢紡織物回收;及
(六)民政署有否考慮優化該計劃,例如在舊衣回收箱內增設智能裝置,使回收箱內的衣物回收量能夠在一站式網站上實時顯示,以更便利市民使用回收箱?
答覆:
主席:
政府的政策是透過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推動減廢回收,從而減少堆填區的壓力,並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按市場原則,回收業界已主動收集和回收有穩定市場價值的可回收物(例如金屬)。政府的措施會優先處理兩類廢物,包括(a)數量相對龐大,但其回收價值低而回收成本高的廢物(例如廢塑膠和廚餘),及(b)含有害物質,會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危害的廢物(例如廢電器電子產品)。在考慮具體措施選項時,我們也會同時考慮透過轉廢為能,而不是再造來提高回收的成本效益。
本港產生的都市固體廢物當中,廚餘、廢塑膠和廢紙佔總量超過百分之七十,廢紡織品則佔約百分之三。基於以上提及的政策原則,環境保護署(環保署)為廢塑膠、廢紙、廢玻璃容器和廚餘提供中央收集服務。此外,環保署轄下的社區回收網絡「綠在區區」接收九種常見較難重用的回收物,包括塑膠、廢紙、金屬、玻璃容器、小型電器、四電一腦、慳電膽/光管、充電池和紙包飲品盒,並交予下游回收商作妥善處理、出口或在本地循環再造。
廢紡織物方面,社會上不同非牟利團體、社會企業及商業機構都有收集紡織物廢料作轉售或出口。民政事務總署自二〇〇六年起推出了「社區舊衣回收箱計劃」(「計劃」),由參與的非政府機構負責營運「社區舊衣回收箱」,定期收集市民捐贈的舊衣。現時「計劃」的四個管理機構是香港地球之友、基督教勵行會、救世軍及長春社,並在全港各區合適的地點共放置了187個「社區舊衣回收箱」,所有回收舊衣及售賣舊衣物的收益均須用作慈善用途。
就陳勇議員的提問,經諮詢民政事務總署後,現回覆如下:
(一)及(二)「計劃」的四個管理機構(即香港地球之友、基督教勵行會、救世軍及長春社)分別在指定地區營運及管理「社區舊衣回收箱」。過去三年,管理機構在不同地區所收集的舊衣數量表列如下:
管理機構 | 地區 | 舊衣回收數量 (以公噸計算) |
||
2021 | 2022 | 2023 | ||
香港地球之友 | 中西區 東區 灣仔區 南區 離島區 |
246.96 | 237.13 | 292.89 |
基督教勵行會 | 深水埗區 觀塘區 九龍城區 油尖旺區 黃大仙區 |
283.77 | 234.88 | 267.88 |
救世軍 | 荃灣區 葵青區 元朗區 屯門區 |
60.84 | 64.25 | 65.05 |
長春社 | 西貢區 北區 大埔區 沙田區 |
54.08 | 60 | 85.83 |
每年數量 (以公噸計算) |
645.65 | 596.26 | 711.66 |
根據環保署編製的廢物統計數字,經不同非牟利團體、社會企業、商業機構及「計劃」所收集的紡織物廢料回收率由二○一八年約百分之四上升至二〇二二年接近百分之十一。二〇二二年紡織物廢料回收總量約一萬七千公噸,「計劃」所收集的舊衣約佔百分之三。
(三)、(四)及(五)由於衣物的用料種類繁多,現時要循環再造回收舊衣物有着技術和成本效益等問題。因此,坊間有團體會為市民提供不同類型的衣服回收服務,包括二手衫店寄賣、網上拍賣和以物換物等。近年亦有大型時裝店提供舊衣回收購物優惠,並將回收的舊衣再處理成為布料或其他產品。我們沒有收集這些團體或企業的數據,亦沒有為舊衣回收設定目標。
政府一直推廣「惜物、減廢」的環保文化,讓綠色生活紮根社區,鼓勵市民在棄置一些如衣物等較耐用或仍有重用價值的物品前,先考慮如何能加以善用,例如透過「以物易物」、轉售或捐贈予慈善團體等方式重用這些物品。「綠在區區」各個「回收環保站」不時以不同形式的環保教育活動,例如舉辦工作坊教導市民如何善用或升級再造包括衣物等物品,以及安排「以物易物」等活動。此外,環保署透過「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及「香港減廢網站」(www.wastereduction.gov.hk)向市民提供在「計劃」下以及其他團體營運的舊衣回收點位置。
目前來說,重用舊衣物,例如讓參與「計劃」的非牟利機構送贈給有需要人士/團體,或售賣舊衣物後將收益用作慈善用途,是最具成本效益的處理方法。隨着回收技術的發展,未來或可能有其他具成本效益的方法把舊衣物循環再造。
(六)為方便及鼓勵市民捐贈舊衣,民政事務總署透過網站(www.had.gov.hk/tc/public_services/community_used_clothes_recycling_bank_scheme)向市民提供有關「計劃」的信息,包括「社區舊衣回收箱」的位置、管理機構的資料等。民政事務總署會留意相關科技的最新發展,包括智能回收設備的應用情況,以期為市民提供更方便的舊衣回收服務。
完
2024年2月28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