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醫務衞生局副局長就「促進兒童醫療服務發展」議員議案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醫生今日(一月二十四日)在立法會會議就「促進兒童醫療服務發展」議員議案的總結發言:

主席:

  我再次感謝提出議案的顏汶羽議員,以及提出修正案的鄧家彪議員和林順潮議員,亦感謝今天25位議員的踴躍發言,可見各位與政府一樣都非常重視兒童的健康。現在,我會就大家提出的寶貴意見作整體回應。

「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

  首先,「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是保護兒童健康的最重要措施之一。以小兒麻痺症的疫苗為例,香港在一九六三年已經開始推行,本地兒童的接種覆蓋率亦非常高,達到近99%,而小兒麻痺症已經自二○○○年起在西太平洋地區絕跡。又例如麻疹,正正因為其他地方並沒有好像香港般有一個這麼完善的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一些地方如歐洲,在去年確診麻疹的人數已經較前一年大增44倍,而英國的英格蘭也有大爆發,情況令人關注。所以,就顏汶羽議員提出有關「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的建議,正如醫務衞生局局長於開場發言所說,衞生署在「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為合資格兒童提供免費疫苗接種服務,以預防11種傳染病包括結核病、乙型肝炎、小兒麻痺症、破傷風、百日咳、麻疹、白喉、流行性腮腺炎、德國麻疹、水痘和肺炎球菌病。按照現行安排,初生嬰兒首先會在醫院接種卡介苗和第一劑乙型肝炎疫苗,其後學前兒童,即零至五歲的可按各種疫苗及加強劑建議的接種年齡到衞生署轄下的母嬰健康院接種疫苗。每年超過九成在本地出生的新生嬰兒到母嬰健康院接受包括疫苗接種等服務。小學學童亦由衞生署轄下的學童免疫注射小組到學校提供這些接種服務,包括為未有接種疫苗的學童補種相關疫苗,從而預防兒童感染傳染病。數據亦顯示,學前兒童和學童,大部分疫苗的整體免疫接種覆蓋率維持在非常高的水平,達95%以上。這樣高的覆蓋率可以加強個別兒童自身的健康,以及整體群體的保護屏障,好去對抗這11種的傳染病。所以,在改變任何服務模式方面,我們首先的條件一定是要確保可以維持這麼高的疫苗接種覆蓋率,而透過現時政府努力推行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相信可以令現時「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更加便捷。

  正如李梓敬議員剛才說,政府正逐步強化地區康健中心的角色,包括統籌社區基層醫療服務、擔當支援基層醫療醫生的個案經理,以及作為連繫公私營醫療專業人員和社會各界的地區服務樞紐,長遠而言,亦會有序地整合衞生署轄下的一些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包括母嬰健康院及學生健康服務中心至基層醫療系統內。

  在此,我也想回應葛珮帆議員有關HPV的關注。其實HPV疫苗是在(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於二○二二年十一月時討論的,亦經檢視,得到海外和本地的科學實證。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和海外的一些實踐經驗建議政府為女中學生或較年長的女童(二○二二年為十八歲或以下的女童),即在二○○四年度或以後出生的合資格女中學生或較年長的女童,免費補種兩劑子宮頸癌疫苗。這個補針計劃的推行日期不會影響目前受眾的數目。政府期望可以在明年開始這個補針計劃,具體落實的細節稍後會適時公布。

學生健康服務

  至於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檢查和評估方面,在這裏是分開為學前和在學服務,我首先會談談學前方面。學前方面,衞生署的母嬰健康院的兒童健康服務,包括林順潮議員曾提及的「學前兒童視力普查」,希望可以及早發現視力異常,包括弱視、斜視、嚴重屈光問題的學前兒童。如果發現有問題,會轉介到眼科專科醫生作進一步的視力評估及治療。普查其實和診斷與治療是三個不同階段的服務,亦是國際認可為最有效成本的服務模式,即是分開普查、診斷和治療。這是為何在普查中發現有問題,我們就轉介至診斷和治療。在二○二三年,參加「學前兒童視力普查」的兒童新症數目大概有23 000人,其中15.4%需要轉介到眼科專科服務。

  在此我亦談談在學階段的服務,我們如何做一些健康檢查和評估。首先,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的涵蓋範圍很廣,包括全港數十萬的中小學生,也包括鄧家彪議員提到的貧窮兒童。他們會獲免費提供周年健康檢查,涵蓋範圍很大,配合兒童不同成長階段的健康需求,例如身體檢查,在生長、營養、視力、聽覺、脊柱側彎、心理健康和行為等方面都會作出檢查,以及個別的健康輔導、健康教育和疫苗注射。學生健康服務的醫護人員會透過面見、身體檢查、問卷及不同的檢測項目為學生進行篩查及評估,即時就學生的情況提供專業意見、輔導及健康資料;並為個別有需要的學生作出轉介,讓他們及早接受跟進。學生健康服務亦可根據學生每年的檢查評估,監察學生的健康及成長情況。

  涵蓋範圍除了生理健康,亦已包括顏汶羽議員提及有關精神健康和智力發展的評估。醫護人員透過臨床檢查及問卷篩查,就學生的心理社交行為等方面作出評估。在二○二二/二三學年,有大約5 730名學生經學生健康服務中心評估後,因心理及行為問題而需要轉介到健康評估中心、專科診所或其他機構跟進,佔該學年接受學生健康服務周年健康檢查的人數的1.8%。

  我希望強調,政府是非常重視學生的精神健康,例如教育局積極推動學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在「普及性」、「選擇性」及「針對性」三個層面,促進學生的精神健康,以及加強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又不時提醒學校需要密切留意學生的精神健康,協助他們處理情緒和壓力,積極面對學業、社交和情緒發展方面的困難。因應去年學童自殺的個案有上升趨勢,政府立即採取多項行動,其中包括通過醫務衞生局、教育局和社會福利署的跨部門合作,於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一月在全港中學推行以學校為本的三層應急機制,與學校、家長和社會各持份者攜手合作,及早識別和支援有高風險的學生。當然,在這個應急機制以外,學校亦有空間去強化現有支援(去幫助)有情緒或精神需要的學生。正如剛才譚岳衡議員提到,以及局長在開場發言所說,學校對於在學兒童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環境以促進健康,包括盡早可以找到一些疾患、學習如何預防疾患的方法、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做運動,以及剛才周浩鼎議員提及的如何可以健康使用網上的社交媒體。所以,衞生署舉辦的「全校園健康計劃」亦非常重要。這個計劃於二○二三/二四年會繼續推行,而參與的學校須簽署《全校園健康約章》的承諾,透過這個「健康促進學校」的模式,按着學校的校本需要,制定一些策略以推廣健康。衞生署也會透過工作指引及檢視表,根據學生的健康需要及學校的實際情況,訂立校本健康推廣的發展優次及策略。

  而顏汶羽議員亦提到有關「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慢病共治計劃」)的建議,我們希望議員明白「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的推出,是為了應對人口老化及慢性疾病病患率上升而帶來的挑戰,尤其是高血壓和糖尿病。因此,這計劃的目標群組為45歲或以上未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壓的市民,並不適用於不常會出現慢性疾病的兒童組別,其實在兒童方面,慢性疾病確實是不常見的。不過,我相信顏汶羽議員其實是指如何可以好好運用基層醫療的服務,像林哲玄醫生所說,利用「一人一家庭醫生」的理念去推動社會上不同的持份者,包括公私營界別,以實證為本去照顧學童的健康,當中當然包括衞生署繼續透過學校每年邀請全港中小學生參加周年健康檢查,並持續加強宣傳,鼓勵學生參與。

牙科服務

  在牙齒方面,我想在此回應郭玲麗議員和陳凱欣議員的關注,尤其對於學前的牙科服務方面。衞生署在二○二三年六月起,為託管和就讀於幼兒中心的零至三歲幼兒推行了一個計劃,叫「陽光笑容寶寶2023-24」的先導計劃。這個計劃的目的是增加家長對於口腔健康的知識,以及提升家長替孩子清潔口腔的技巧。計劃為期兩年,進行一些教育推廣和評估兩方面的活動。這計劃亦會為兒童提供免費口腔檢查以評估蛀牙的情況,視乎兒童的年紀及需要,塗上牙面氟化物劑以預防蛀牙。除了這方面外,亦會有工作坊和資訊派給家長。另外,我們對一些有高蛀牙風險的幼兒的家長,亦會特別提供電話跟進。這個計劃對象為零至三歲幼兒,正正銜接服務三至六歲的「賽馬會幼童健齒計劃」,希望在學前方面就牙齒服務,我們可以做到更加到位。

兒童醫療券

  有很多議員都提到「兒童醫療券」。就着這方面的建議,我想重申,其實現時醫療券計劃的對象是長者,目的是為長者提供財政誘因,讓他們懂得選擇最適合自己健康需要的私營醫療服務,期望長者可以善用醫療券於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方面的基層醫療服務,得到相關服務。

  政府理解不同年齡組別的人士對於基層醫療都有需要。現時的公營醫療系統已經為兒童提供涵蓋不同階段所需要的醫療服務。衞生署轄下有各種為兒童而設的健康服務,包括剛才提及的兒童健康服務、學生健康服務、學童和學前的牙科保健服務、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以及初生嬰兒篩查計劃等。而醫管局(醫院管理局)轄下的兒科部門亦為初生嬰兒、兒童和青少年的醫療需求提供全面的兒科服務,病情較輕的偶發性疾病病人,如感冒、腸胃炎的病人,也可到醫管局轄下的普通科門診就醫。正如局長在開場發言時提及,政府會逐步將普通科門診重新定位,積極計劃將一些重預防的概念和計劃引入以治療為主的公營基層醫療中,聚焦照顧弱勢社群,包括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兒童)及青少年,希望他們的醫療服務需求得到適切照顧。

  在今日會議上,我們聽到很多議員都提到私營醫療的服務很貴,所以,政府在推廣基層醫療的時候,是採取一個策略採購的方式去與私營醫療合作。例如好像政府推廣「一人一家庭醫生」,是透過家庭醫生制度和篩查,將較有經濟能力的市民以一個共付模式,交由私營醫療界別作健康管理,疏導公營醫療系統,特別是公立醫院專科門診的壓力。

  考慮到政府就推廣兒童健康已經投入大量資源,如果進一步為兒童設立醫療券,整個資助模式可能會過於零散及複雜。「兒童醫療券」在使用上亦不具備針對性,對於兒童的健康及發展需要效用相對有限,也容易出現濫用,在運用公共資源和醫療資源分配方面未必最切合社會需要。所以政府現時沒有計劃特別設立兒童醫療券。

醫健通 

  至於醫健通是重要的。政府非常贊同顏汶羽議員有關鼓勵家長為兒童登記成為醫健通用戶的意見。如果我們想在私家診所接種疫苗的話,兒童的電子紀錄上必須有曾接種疫苗的歷史,即是要有此紀錄,否則可能會「漏針」,「漏針」時亦沒有人知道。所以,在醫健通兒童的運用,我們都非常關注,亦希望推廣。雖然現時全港大概八成的市民已經登記醫健通,但16歲以下年齡組別的登記人數仍然很低,只佔該組別的約三成。政府一直透過不同措施鼓勵及方便家長為子女登記醫健通,讓他們自小建立個人終身電子健康紀錄,逐步成長時可獲得連貫的醫療服務。

  為進一步便利市民,政府自今年年初起已在全港18區每區指定的郵政局提供醫健通開戶服務,有關服務日後亦會推廣至更多郵政局。除此之外,政府亦由二○二三/二四學年開始,為在校學童推出專項醫健通登記計劃,讓學童經學校參與疫苗接種計劃時可一站式一併登記參加醫健通。衞生署去年十一月起展開學生周年健康檢查服務時,政府亦派出流動登記隊伍輪流到訪各學生健康服務中心,協助學生及家長登記和下載醫健通應用程式。

  在幼兒方面,衞生署轄下的母嬰健康院已在常規登記流程中加入快捷登記醫健通一項,協助家長為新生嬰兒登記。政府亦正計劃為公立醫院的新生嬰兒提供臨時醫健通帳戶,以便他們由第一次疫苗接種開始,已經用電子方式儲存所有健康紀錄。

醫療費用減免安排

  最後,有關醫療費用減免安排,就顏汶羽議員有關擴展醫療費用減免資格的建議,我必須強調,醫管局其實現時已經有一個針對性的醫療費用減免機制,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援助。除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的兒童外,如有未能負擔醫療服務收費且未有領取綜援的兒童,其家人或監護人可以為該兒童申請醫療費用減免。社工會按照當時減免機制的經濟準則去審批申請,亦會按個別個案情況行使酌情權,為未能符合經濟準則而有特別困難的病人提供醫療費用減免。例如在二○一九年,有多於25 000名12歲以下兒童已經受惠於醫療費用減免機制,佔全年所有醫療費用減免受惠人數(約)5%,減免總額接近1 500萬元。

  醫管局亦會繼續與不同持份者保持溝通,並借鑑其他公營服務資助計劃的經驗,審慎考慮不同因素以探討相關建議,務求更有效地應付有經濟需要患者的醫療服務需求。

結語

  主席,我們的未來全靠今天的兒童開創。同時,世界各國的醫療系統亦有共識,要糾正社會上的健康差距,即health disparities是應該由兒童開始。我特別同意譚岳衡議員和蘇長荣議員的意見,政府需要精準地協助貧乏的家庭,讓他們的兒童同樣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同時,我們會繼續為兒童提供優質的醫療和健康服務,讓所有兒童可以快樂成長,將來為國家、為香港的發展作出貢獻。多謝主席。
 
2024年1月2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1時18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