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就「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發展」議員議案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今日(一月十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容海恩議員動議的「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發展」議案的總結發言:
 
主席:
 
  首先,我再次感謝提出「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發展」議案的容海恩議員,亦衷心感謝提出修正案的梁毓偉議員、邱達根議員、簡慧敏議員和陳勇議員,以及各位踴躍發言的議員,就香港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抓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我現在會先作整體回應,至於議員就個別範疇提出的意見,包括優化營商環境、創科合作和數據流動等,稍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以及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的代表同事會作出詳細回應。
 
  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國家堅持開放、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為香港帶來源源不絕的機遇。特區政府全力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要戰略,充分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
 
  深圳前海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列明的重大合作平台之一。自成立以來,前海一直堅持「依托香港、服務内地、面向世界」,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新引擎。特區政府感謝中央出台《前海總規》,突出深港合作,支持香港鞏固提升競爭優勢。當中納入多項惠及香港、有利於大灣區和國家發展的政策措施,特別在金融、法律、科技和專業服務方面,為這些香港優勢產業開拓內地市場締造更有利的條件。至於《前海總規》中支持港澳居民到前海創業、就業和生活,以及便利外籍香港居民往來大灣區內地城市等的舉措,亦大大增加香港人才和企業到前海發展的意欲和空間。
 
  正如我在開場發言提到,我們已與深圳市的主事官員積極對接,共商如何有效推進落實《前海總規》,包括利用專班作平台,支持和促進香港各界用好前海的新機遇。香港會繼續發揮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優勢,深化前海金融業開放、打造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高地、推進法律事務規則銜接與機制對接等,將港深合作推上新的台階,強強聯手發揮大灣區「雙引擎」的引領帶動作用。
 
  特區政府亦感謝中央發布《營商環境行動計劃》。大灣區作為國家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必須同時具備一流的營商環境,才可以真正體現大灣區的地區競爭力,建設大灣區成為世界一流灣區。《營商環境行動計劃》的內容與特區政府相關政策局一直積極推動的多項政策措施方向高度一致。在我早前與廣東省有關官員就《營商環境行動計劃》交流時,雙方均同意要以具體行動締造更理想的營商環境,迎接灣區更璀璨的未來。
 
  剛才議員提及有助促進灣區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政策措施,例如通過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允許更多香港專業服務業界在內地執業、推進大灣區政務服務「跨境通辦」、擴展「港資港法港仲裁」,以及結合實際需要推進更多口岸24小時通關等,在在體現了粵港兩地政府共同推動將中央出台文件落到實處,進一步提升灣區營商環境的決心。
 
  香港會繼續積極發揮大灣區中心城市和核心引擎的重要功能,貫徹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精神,加強與廣東省協作,推動更高水平、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在這一方面,由行政長官親任組長、三位司長擔任副組長的「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一直從高層次總攬、協調和監督特區推進大灣區建設的工作。在中央的大力支持和督導組的帶領下,不同領域已推出多項便利惠民的政策措施,讓大灣區城市更開放,政策更融通。
 
  例如在促進人員流動方面,自去年十月起在香港註冊公司工作的外國人員,獲申請到內地簽證的便利,大大方便在港外國人員北上洽談業務,深受商界歡迎;而剛在上星期,粵港兩地簽署了推進人才合作的框架協議,進一步推動大灣區多元人才流動。至於去年七月和十二月推出的「港車北上」和「經珠港飛」,更讓市民擁抱大橋機遇,加快實現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目前,港深政府正密切留意各陸路口岸的通關需求,在現行落馬洲/皇崗管制站及港珠澳大橋口岸提供24小時旅客出入境清關服務的基礎上,會視乎需要適時與內地當局協商延長個別口岸的旅檢通關服務時間,便利兩地人員往來。
 
  在促進資金流動方面,「跨境理財通」自推出以來廣受粵港澳三地居民歡迎,去年九月內地和港澳金融管理部門宣布進一步優化計劃,包括增加參與機構、擴大可投資產品範圍等。而《前海總規》提出要深化深港金融融合發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港深兩地可以在前海推動更高水平的金融開放,探索更高水平的互聯互通,包括加強在金融科技、綠色和可持續金融領域的合作,進一步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
 
  而在規則銜接方面,香港是大灣區最國際化的城市,更是國家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眾多國際法律人才和企業匯聚;而香港的普通法制度亦深得國際投資者信任。特區政府將繼續建設香港成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包括爭取將「港資港法」和「港資港仲裁」由深圳前海及內地自貿區擴展至適用於整個大灣區,不但用好香港國際化法律服務的優勢,更可充分發揮我們「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平台角色。
 
  人文生活方面,「港澳藥械通」已經有28種藥品和28種醫療儀器可在灣區19家指定醫療機構使用,適用目錄持續擴大;自去年四月起,長者醫療券已擴展至港大深圳醫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外設醫療機構的門診醫療護理服務,特區政府正推展大灣區試點計劃的工作,目標是將醫療券的適用範圍擴展至大灣區內約五間合適的醫療機構。另外,透過支持香港高等院校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辦學、「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等措施,我們有信心與廣東省政府共同加快推進大灣區人文生活融合發展的格局,支持香港居民到大灣區其他城市生活和發展。
 
  為進一步加強特區政府對大灣區內地城市港人港企的支援,及宣傳灣區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特區政府已經於去年四月在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下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推廣中心」。推廣中心與廣東省及各市的灣區辦公室和相關政府機構,已建立緊密和良好的工作聯繫;並透過加強與香港貿易發展局以及相關團體和機構的策略性合作,舉辦和參與不同形式的活動,加深了解港人港企的需要,盡力為他們提供實務性的協助,支持他們用好大灣區建設帶來的重大機遇。
 
  主席,在辯論這項議案時,議員就不同政策範疇提出真知灼見,特區政府十分重視。儘管會議上可能未及一一回應,我們亦會將議員的寶貴意見轉達到有關政策局仔細研究及跟進。
 
  展望未來,特區政府會帶領社會各界抓緊國家和大灣區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全力發揮香港作為內地和全球市場之間「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雙重角色,並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我希望各位與我們一齊同心協力,展現愛國愛港治理者的真正實力,共同把灣區建設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為國家和大灣區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主席,我謹此陳辭。
 
2024年1月18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4時3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