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教育局局長就「積極建設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為香港教育訂立一套全面的戰略發展藍圖」議員議案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今日(一月十七日)在立法會會議就「積極建設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為香港教育訂立一套全面的戰略發展藍圖」議員議案的總結發言全文:
 
代主席:
 
  我在此再次感謝鄧飛議員的議案,以及多位議員的修正議案,同時亦感謝各位議員在辯論中圍繞行政長官二○二三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建設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的目標,就如何為香港教育訂立全面戰略發展藍圖所提出的寶貴意見。我們會詳細研究及考慮議員的建議,豐富香港教育發展藍圖的設計。至於就其他政策範疇人才發展的意見,我們也會轉達相關政策局考慮。
 
  香港是中外文化匯聚的國際大都會,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然而我們同時面對社會高速發展,天然資源有限的局限,香港急需加強人力資源的儲備。為此,香港高等教育要發揮多元化及高度國際化的優勢,致力培養愛國愛港和具備國際視野的新一代,掌握高端科技及兩文三語的能力,積極進行世界級研究,為國家高速發展提供優質人才培育和扎實的學術基礎研究,通過擴容提質,加強宣傳交流合作,協同發展,進一步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定位和角色。
 
  配合國家教育強國建設的目標,教育局支持香港高校發揮整體優勢,突破局限,共同推進創新能力,加強香港發展動能,為科教興國戰略和國家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在推動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協同發展方面,政府努力推動、便利和鼓勵香港與內地在高等教育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支持兩地院校優勢互補,尤其在科研合作、學生交流、人才培育、合作辦學等範疇上一直保持緊密連繫。截至二○二二年十一月,香港與內地的高校共有2 320個正在進行的學術研究合作項目。至今有六所香港高校在深圳開設產學研基地或研究院,進一步加強了與內地院校在科研層面的合作,優秀的科研人才是支撐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功能的重要力量。
 
  另外,教育局分別與多個內地省市簽署教育合作協議,為兩地教育交流提供合作框架,鼓勵兩地高校圍繞人才培育、師資交流、學術研究等方面加強合作,以及支持高校結合各自優勢、特色的學科,開展探索合作辦學等,推動兩地高等院校協同發展。
 
  目前,除了已落戶大灣區的幾所高等院校外,香港城市大學(城大)亦正全力推進東莞校園的辦學籌備工作。相信城大(東莞)正式開校後,憑藉其一流的教育資源及多個學科領域的優勢,為國家培育具創新能力的國際高端人才,貢獻參與國家教育強國的建設。
 
  此外,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政策方向下,我們支持香港院校在大灣區內地城市,透過建立多邊及跨學科的合作關係,發揮香港高等教育的特點及優勢,同時為科研發展、知識轉移及產業化締造有利條件,促進在大灣區內進行高學術水平的研究活動,成為香港「八大中心」發展的關鍵動能。
 
  政府會繼續積極參與及推動大灣區的高等教育合作,並協助香港高等院校探索採用更靈活及創新的辦學模式,推動兩地校園更緊密合作,以及促進教員及學生的流動,憑兩地校園互補的學術架構和設施,培養國家發展所需的優秀人才,同時也為香港高等教育發展拓展空間,發揮影響力。
 
  我們支持香港與內地高校結盟。本港高校與內地及澳門的院校成立了五個聯盟,分別為粵港澳高校聯盟、京港大學聯盟、滬港大學聯盟、蘇港澳高校合作聯盟,以及魯港澳高校院所創新聯盟,匯聚超過80所精英院校,通過完備的合作機制,凝聚優質教研資源,深化成員院校在科技創新、人才交流等領域的合作共贏,提升區域合作層次和水準,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不同範疇的發展。
 
  另外,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一直鼓勵本港大學積極善用大學聯盟的合作平台,為本港師生提供更多與內地合作夥伴的交流機會。為此,教資會在二○二二至二五的三年期內提供合共約1,000萬元的撥款,資助大學統籌及舉辦內地與香港的大學聯盟的各項學術及交流活動。
 
  就香港高校與內地合辦更多雙學位課程方面,除大學一直以不同模式成功合辦多項課程外,根據教資會的相關指引,教資會鼓勵大學向學生提供更多非本地學習體驗機會,在該課程不少於百分之五十教學時間在香港進行的前提下,大學可利用整筆補助金以應付該課程的需求,包括在外地的學習體驗活動,讓本地學生能夠進一步惠及於非本地學習體驗活動。至於非本地學生,大學根據現行政策和安排,以超額收生的形式錄取,並收取至少足以收回所有額外直接成本的學費。合辦課程雖為院校自主安排,仍需政府相關政策配合,讓院校更靈活設立不同優質課程。
 
  目前,香港已進入由治及興的階段,配合國家最新發展帶來的機遇,政府從大局和長遠需要謀劃教育發展,發揮「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地位和優勢,培養和吸引優秀人才,增強香港發展動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建設國際教育樞紐正是發揮香港教育作為國家教育體系重要部分的工作。為此,我們不單要與內地高校協同發展,更要為本地專上院校擴容提質。
 
  二○二四/二五學年起,我們會擴大政府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將由百分之二十提升一倍至百分之四十,專上院校可因應本身條件,循序漸進,確保教育質素的同時,確保學生有良好的學習體驗,吸引更多海外尤其是「一帶一路」國家和內地學生來港升學,以高質量教學和配套,讓專上院校擴容提質,發展香港專上教育。就配套方面,教資會資助大學將繼續推展多項宿舍項目,目標在二○二七年之前增加合共約13 500個宿位,照顧包括新增學生的需求。
 
  獎學金計劃方面,上個學年,受惠於政府的「一帶一路獎學金」及大學的獎學金計劃的總人數約2 500人。二○二三年《施政報告》公布向「政府獎學基金」額外注資10億元,增加「一帶一路獎學金」的名額至150個,全額資助「一帶一路」地區的學生來港修讀學士學位及研究院課程。未來,教資會亦會帶頭組織院校到海外舉辦高校教育推廣活動,吸引更多海外學生來港。同時,特區政府亦會逐步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名額至400個,吸引更多傑出人才來港就學及進行研究。
 
  在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方面,特區政府支持教資會資助大學加強國際交流及聯繫,與各地學術機構建立策略性夥伴關係,拓寬師生的國際視野,把握國家發展機遇。教資會預留約1,000萬元,支持大學校長會國際化小組開展一項全新計劃,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廣香港高等教育,包括制訂宣傳推廣策略,製作宣傳刊物及短片等。小組已開展工作,並委託顧問公司制訂宣傳推廣策略及進行市場調查。
 
  另外,教資會亦一直支持大學提升校園國際化、推動多元文化,同時為本地學生提供更多非本地學習體驗的機會,拓寬學生國際視野,把握國家發展機遇,提升畢業生競爭力,長遠優化本地人口質素,強化香港發展優勢,同時向世界推廣中華文化,展示香港特色。
 
  二○二三/二四學年起,教資會將為「內地與環球連繫及學習體驗資助計劃」額外注資一億元,讓各大學在未來三個學年提供更多境外交流及學習機會,並增進校園內跨文化的交流,以締造多元共融的國際化學習環境。大學可運用計劃的撥款,資助本地學生在香港以外參與學習體驗項目,例如交流學習、訪問學習、實習、實地考察、服務學習及國際活動等。
 
  為配合國家戰略發展,粵港澳大灣區資助計劃的重點,撥款可用於舉辦提倡多元校園文化的活動,推動不同背景及文化的學生增進交流,讓學生受惠於國際化的學習環境,開闊眼界。教育局亦會透過「專上學生內地體驗計劃」資助專上學生到內地參加短期實習或學習,鼓勵他們透過親身經歷認識國家最新的社會、經濟和文化面貌。
 
  感謝多位議員在修訂議案中對職專教育發展提出的意見及建議,以及表達對行政長官在二○二三年《施政報告》提出推動成立應用科學大學的支持。目前,教育局正積極推進相關工作,並已委任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局)為顧問,參考國際經驗,研究訂立成為應用科學大學的準則,鼓勵院校按照現有機制獲得大學名銜,支持有能力及經驗的自資專上院校,及早規劃開展工作。
 
  為了提升職專教育在社會、家長和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教育局已預留啟動資金,支援有潛質的專上院校成立「應用科學大學聯盟」,實行聯動推廣,包括與國家及海外的應用科學大學交流合作、就專上程度的應用教育展開合作及研究,以及舉辦聯合宣傳活動等。聯盟預計將會於今年內隨着首間應用科學大學的成立而正式推出。目前,不少自資專上院校表示積極支持,配合政府大力推展職專教育,完善職專進階路徑,強化職專教育在學位程度的地位等。
 
  另外,特區政府正積極推進落實一系列措施,完善職專進階路徑,鼓勵不同背景的學生按自己的能力及志向,選擇適合自己的升學及就業路徑。由二○二三/二四學年起,我們恆常推出應用教育文憑課程,為中六離校生和成年學員提供另一學習途徑,以取得就業和進修所需的正式學歷,加強相關元素,協助學員銜接其他職專教育課程,強化就業能力。此外,教育局支持職業訓練局(職訓局),在二○二三/二四學年起,推出職專教育文憑(高中課程)先導計劃,將職專元素融入文憑試框架,讓參與計劃的高中學生,可在文憑試的框架下同步修讀職專教育相關課程,同時取得文憑試證書,以及由職訓局發出,屬資歷架構第三級的職專教育文憑(高中課程)證書,拓闊升學出路。上述措施於本學年推出以來,反應非常正面。
 
  為配合國家推動現代化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特區政府一直積極回應和配合內地有關當局推進兩地相互承認副學位程度學歷,包括高級文憑學歷,並探討於大灣區先行有關工作。教育局已在二○二三年十一月聯同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職業訓練局和香港都會大學等單位赴廣東省進行調研,與內地有關當局會面交流,參觀區內頂尖的職業學院,了解有關內地職業教育及相關資歷的具體情況及最新發展。此外,在教育局的支持下,評審局亦為廣東省提供顧問服務,利用香港發展資歷架構的經驗,支持廣東終身教育資歷框架的發展,包括協助建立質素保證機制、評審標準和評審程序,試行評審活動,以及制訂建立資歷名冊的指引等。我們會繼續有關工作。
 
  特區政府會繼續以「職學聯通、多元發展」的策略,在不同層面,多管齊下加強推廣職專教育。支持傳統學術與職專教育雙軌並行,為學生創設多元出路,為社會培育多元人才及專才。
 
  至於就部分議員關注政府應善用自資專上教育界別推動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建議,事實上,政府一直致力推動公帑資助和自資專上教育界別的並行發展。自資院校在本港的專上教育界別擔當重要的角色,提供多元靈活優質的課程,迅速回應經濟發展所需的人力需求。隨着近年部分自資院校發展漸趨成熟,院校亦積極加強招收非本地生的工作,並強化國際網絡。為向自資界別提供更有針對性支援以發揮上述的角色,行政長官在二○二三年《施政報告》公布將在今年推出新一輪批地計劃及開辦課程貸款計劃,以象徵式地價批出土地,以及提供免息貸款,從而支持自資院校發展和改善校舍,支援更多教學活動。另外,教育局亦會繼續進行一系列支援措施,當中包括涉及12.6億元的自資專上教育提升及啟動補助金計劃,以支持自資院校發展切合市場需要但成本高昂的專上課程,同時協助院校更有效發展本身的優勢和專精範疇,計劃至今撥出3.11億元予12項申請。
 
  教育是對未來的投資,是提高科技水平、涵養人才資源、激發創新活力的根本,是國之大計。香港地少人多,缺乏天然資源,未來發展急需人才。香港憑藉良好的教育基建,享譽國際的大學,優秀的科研人才,多元優質的基礎教育,教育質量得到國際及國家層面的肯定,正是加強香港發展動能的基礎關鍵。建基現有優勢,我們應積極作為,不單要增強香港發展動能,更要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貢獻國家所需。未來,我們會持續與不同持份者保持緊密溝通,聆聽意見,凝聚力量,發揮在「一國兩制」之下的獨特優勢,培養優秀人才。
 
  最後,我再一次感謝各位議員的寶貴意見,讓政府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深入了解社會在培育人才方面多元的需要及期望,為香港教育發展制訂更適切的藍圖與策略,積極建設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
 
  主席,我謹此陳辭。多謝。
 
2024年1月1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9時51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