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二十題:粵港澳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
**********************
  以下是今日(十二月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沛良議員的提問和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的書面答覆︰
  
問題:

  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推出「粵港澳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該計劃),旨在深化香港與廣東省醫療人才的專業交流,以及促進香港與內地公營醫療服務的發展。據報,首批醫護人員(即83名廣東省醫護人員)於今年四月來港交流,而第二批醫護人員亦預計於今年年底到港。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據悉,醫管局透過推出該計劃緩解公營醫療系統的人手壓力,但有關醫護人員來港只作短期交流,是否知悉,醫管局如何透過該計劃緩解有關問題;

(二)是否知悉,第二批來港交流的醫護人員的人數及其所涉醫療專業為何;

(三)是否知悉,醫管局預計何時安排香港醫護人員前往廣東省公營醫院交流,以及有關詳情為何;及

(四)鑑於據悉,醫管局希望未來能夠把該計劃恆常化以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醫療人才庫,有關詳情及落實時間表為何?

答覆:

主席:

  就陳沛良議員的問題的各部分,經徵詢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後,現綜合回覆如下:

  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和醫管局一直積極與持份者探討不同的合作模式,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內醫療人才的交流合作,以共同提升大灣區臨床醫療的專業水平和發展。在廣東省衞生健康委員會(廣東省衞健委)和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的支持下,醫管局於二○二二年第四季開展了「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旨在建立可持續的交流機制,便利大灣區內公營醫療系統的醫護進行專業交流。交流計劃首階段以廣東省作為試點,涵蓋醫生、護士、中醫專家、放射師等不同臨床醫護專業。持續推動交流計劃將增進大灣區內不同地區醫護人員的相互作用,讓他們熟悉其他地區醫療制度的運作,有助大灣區整體醫護人才庫的建立和水平提升。

  截至二○二三年十月底,累計已有來自廣東省不同城市共10位醫生、70名護士、七位中醫師和五名放射師先後來港,在醫管局轄下醫院開展不同形式的交流。廣東省醫護留港交流的時間會因應其個別醫護專業的交流形式及實際情況而作出相應安排。以醫生為例,10名參加首階段交流的廣東省醫生來港為期一年,他們並已獲香港醫務委員會批准有限度執業註冊。一般而言,有限度註冊的有效期最長為三年,期滿後可申請續期。交流期間除了培訓項目,不少醫護亦協同參與臨床服務,為兩地醫護互相學習和提升臨床工作水平提供良好機會,亦對紓緩醫管局的人手短缺壓力有一定幫助。參與有關項目的兩地醫護對計劃給予一致好評,達致預期成效。

  建基於首階段與廣東省開展人才交流合作的成功經驗,《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會加強香港與內地醫療人才雙向培訓及交流。就此,醫管局將致力持續推進不同交流計劃,進一步擴闊人才交流的深度及廣度。具體而言,醫管局會繼續「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並正與廣東省衞健委籌備第二批交流項目。在廣東省衞健委統籌下,預計會有逾百名廣東省不同城市的醫護於二○二四年第一季赴港交流,第二批交流項目亦將涵蓋更多醫療專業領域,例如眼科。另一方面,醫管局已與澳門衛生局達成共識,開展「澳門醫生專科培訓計劃」,預計第一批澳門醫生將於二○二四年第一季起來港參加培訓。

  與此同時,醫管局現正積極與廣東省衞健委和相關單位探討派員前往廣東省的公立醫院學習交流,包括安排醫管局放射師於二○二四年第一季到廣東省三甲醫院進行互惠技術交流。此外,醫管局亦逐步計劃與內地其他不同地區或城市如北京和上海,積極探討建立雙向人才交流,包括研究選派本港優秀醫護人員前往內地公立醫療體系學習交流的可行性,期望可於明年陸續落實相關安排。
 
2023年12月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1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