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出席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與科技及高等教育界午宴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
********************************
以下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今日(十一月三十日)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與科技及高等教育界午宴的致辭全文:
尊敬的林西強團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團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各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成員、各位嘉賓、香港科技及高等教育界的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謹代表香港特區政府再次熱烈歡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到訪香港,並出席今天的午宴,與一眾香港科技及高等教育界人士進行交流和互動。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過去三十年來不斷開創先河,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今年十月,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也實現了國家載人航天工程發射任務30戰30捷。國家航天科技事業發展一日千里,在國際航天領域位居前列,令香港市民深感自豪。
國家去年啓動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並首次在香港選拔載荷專家,讓香港市民有機會參與國家載人航天工程這項重要使命。這體現了國家對香港的厚愛和支持,以及對香港科技界的重視和肯定。
特區政府一直全力配合國家的載荷專家選拔工作。對於有來自香港的候選人成功進入定選,我們深感榮幸和鼓舞,並期盼香港候選人有機會實現航天夢,貢獻國家。
香港亦會繼續致力發揮所長,為國家建設航天科技強國作出貢獻。香港在基礎科研方面根基深厚,擁有五所全球百強大學、29所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實驗室、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六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分中心。香港的科研學者亦備受國家以至國際的肯定。
近年來,特區政府大力支持本地大學進行與航天科技有關的教育與研究,並取得了不少成果。目前,香港有多所大學都開設了與航天科技有關的本科及研究生課程。去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時,亦有參觀由本地大學科研團隊參與研發的航天裝置和設備,當中包括香港理工大學團隊研發的、曾助力「嫦娥五號」成功在月球表面採集土壤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以及曾為國家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提供支援的「落火狀態監視相機」。另外,今年五月,香港中文大學的大豆研究項目亦隨國家的「天舟六號」升空,完成香港首個於太空進行的農業科學實驗。
特區政府會繼續支持大學進行航天科技教育與研究,培育更多優秀的科研人才,為國家的航天科技事業發展注入新力量。
我們希望國家繼續大力支持香港參與國家航天任務,並祝願國家航天事業發展更上一層樓。也祝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餘下的訪港行程順利,在座各位工作順利、身體健康。謝謝大家。
完
2023年11月30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5時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