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醫務衞生局局長就「加快落實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安老規劃」議員議案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今日(十一月三十日)在立法會會議就「加快落實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安老規劃」議員議案的開場發言:
主席、各位議員:
我很感謝李世榮議員提出這項議案,亦多謝鄧家彪、林素蔚、陳沛良和李浩然議員提出修正案。剛才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已經簡介了關於跨境安老的支援,在此我想談談特區政府在跨境醫療,醫養結合方面的一些工作。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個重大國家戰略。大灣區的建設目標是要深化粵港澳合作,更加重要的是發揮三地的綜合優勢,建設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在配合大灣區建設這個國家大戰略下,特區政府積極推出不同跨境醫療措施,協助選擇居於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香港居民,特別是為香港作出多年貢獻的長者,更好、更容易地融入當地生活。
便利大灣區香港居民的醫療措施
在過去,我們已經推出了幾項利民便民的跨境醫療措施,包括:
(一)於二○一九年六月起,我們已經把長者醫療券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計劃恆常化,讓更多合資格香港長者可以使用醫療券支付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港大深圳醫院)指定門診醫療護理服務的費用。由今年四月起,計劃的使用範圍已經擴展至港大深圳醫院外設在龍崗區的華為荔枝苑社區門診(華為荔枝苑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截至十月底,超過15 000名合資格長者曾在港大深圳醫院計劃使用醫療券,涉及醫療券總金額達到5 000萬港元。
(二)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在新冠疫情期間推出一個特別支援計劃,委託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為居於大灣區城市、已經預約醫管局指定專科門診或普通科門診覆診服務的病人提供受資助的覆診服務。計劃由二○二○年十一月十日開始至二○二三年五月九日,這段期間的總參與人數超過13 000人,開支超過3 300萬港元。參考此經驗,即使疫情已經受控,香港與內地通關後,醫管局亦緊接於今年五月十日推出「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讓合資格病人即使可以通關返回香港,他們仍可以選擇繼續於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接受資助診症服務,每次的診金只需人民幣100元,餘下費用差額則由先導計劃資助,上限為人民幣2 000元。截至今年十一月中,參與人數超過3 500人,成功預約診症逾9 400次。這個計劃方便了很多當地香港居民,特別是長者。先導計劃亦可以幫助政府進一步分析及評估通關後港人在內地的求醫習慣,研究如何更有效照顧他們的醫療需要。
基於推行上述措施的基礎,我相信各位議員都留意到二○二三年《施政報告》宣布了一系列跨境醫療措施,當中多項都能惠及居於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長者,包括:
(一)在二○二四年推出「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擴大長者醫療券在內地的適用範圍。我們會在現時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和華為荔枝苑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的基礎上,增加約五個醫療機構作為提供醫療券服務試點,亦會涵蓋特別是在深圳的個別指定牙科醫療機構。
(二)特區政府正與大灣區其他城市政府商討跨境救護車直通服務。現時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並沒有跨境救護車直通服務。舉例來說,在內地患病住院的香港居民如需乘坐救護車返港接受治療,即使有確切需要,他們仍需在口岸由內地的救護車轉換到香港的救護車,過程之中可能牽涉風險和安全問題。所以,我們正研究為有需要的住院病人提供醫院與醫院之間點對點運送。醫務衞生局正與深圳市和澳門特區政府商討跨境救護車點對點運送的詳細安排,包括機制啓動原則和條件。服務會以病人安全和利益作首要考慮,但同時我們亦要防止濫用。
結語
我想特別指出,醫務衞生局在制訂這些措施時,着眼點其實不單止是以香港為本位,同時亦會考慮政策本身會否對另一方的社會資源和人民生活構成影響。香港特區政府高度重視作為大灣區一員,我們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胸懷大灣區的大視野,積極推進粵港澳三地的醫療合作融合。
主席,我們會細心聆聽議員的意見,亦會在總結發言就議員的意見作出回應。多謝。
完
2023年11月30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2時0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