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十題:應急物資的儲備
*************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二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恒鑌議員的提問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有意見認為,本港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及受外圍不利因素消息影響期間,曾多次出現不同物資的搶購潮,而該情況突顯本港高度依賴輸入外來物資的短板。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掌握,過去五年,本港食鹽、凍肉、含「撲熱息痛」成分的藥物、口罩及消毒火酒的每月庫存量;如是,以表列出有關數字;
(二)會否更新現行的法定儲備商品名單,以加入其他應急物資;如會,詳情及時間表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三)會否考慮於出租物流用地時加入必須協助政府儲存應急物資的條款;如會,詳情及時間表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持續三年多,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的努力下,特區一直致力確保食品和各類主要物資供應充足和穩定。就問題的各部分,經諮詢發展局、環境及生態局、醫務衞生局和運輸及物流局,現回覆如下:
(一)問題提及的五類產品於過去五年的進口資料表列如下:
貨物類別 | 單位 | 二○一八年 | 二○一九年 | 二○二○年 | 二○二一年 | 二○二二年 | |||||
貨值(百萬港元) | 貨量(百萬) | 貨值(百萬港元) | 貨量(百萬) | 貨值(百萬港元) | 貨量(百萬) | 貨值(百萬港元) | 貨量(百萬) | 貨值(百萬港元) | 貨量(百萬) | ||
食鹽 | 公斤 | 65.3 | 49.7 | 67.1 | 51.2 | 67.0 | 45.4 | 74.5 | 48.7 | 81.7 | 47.8 |
凍肉 | 公斤 | 26,027.2 | 923.9 | 21,518.0 | 760.2 | 21,676.1 | 725.9 | 19,201.5 | 635.7 | 12,178.1 | 381.0 |
含「撲熱息痛」成分的藥物 | - | 352.5 | - | 359.0 | - | 391.7 | - | 403.6 | - | 466.6 | - |
口罩(註) | 個 | 411.5 | 438.3 | 1,099.2 | 652.4 | ||||||
消毒火酒 | 公斤 | 125.2 | 4.9 | 143.6 | 6.2 | 1,295.9 | 46.5 | 335.9 | 14.0 | 368.7 | 17.1 |
相關政府部門一直留意市場上貨品供應的情況,並與業界密切聯絡,確保供應穩定。
舉例說,面對當時全球供應短缺及香港市場供應不足,政府於二○二○年三月作出突破,推出本地口罩生產資助計劃,透過政府資助推動設立本地口罩生產設施及建立存貨。受資助的20條生產線在一年內合共向政府提供接近4億7 000萬個口罩。政府亦透過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向另外35條生產線提供技術支援,以增加本地生產。
(二)香港一直奉行自由市場經濟原則,香港亦是一個自由港。除非有充分的政策考慮而另有規定,所有商品都可以自由進出。這是吸引世界各地企業來港投資和經商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也是香港須遵守的國際義務。
目前,《儲備商品條例》只指明食米為儲備商品。政府於一九五五年開始實施食米管制方案,其後再對冷藏肉類和冷藏家禽作管制,源於當時社會對部分食品供應非常關注。政府立法規管相關食品的進出口和貯存,以確保供應穩定,並提供儲備,以應付緊急情況和短期供應不足的問題。
時移世易,香港食品的供應和選擇已與數十年前的情況大有不同。加上全球自由貿易的大趨勢,政府逐步開放市場,減少規管,包括在二○○○年把冷藏肉類和冷藏家禽剔出《儲備商品條例》,並在二○○三年開放食米市場,只維持對食米貿易作最低限度的管制。
在考慮是否對某類商品作管制時,我們須顧及香港須遵守的國際義務(包括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以及管制對香港的自由營商環境、市場競爭、市場效率和靈活性等的影響。
目前,相關政策局並無計劃在《儲備商品條例》下新增任何商品。
(三)政府認為現時沒需要另外物色地方以貯存法定儲備商品。一般而言,如需要用地或樓面面積作某些指定用途,政府會考慮不同方案,包括透過批地條款作出要求。
註:由於口罩在二○二一年之前歸類為紡織品,因此無法提供二○二一年之前口罩的分項數據。
完
2023年11月2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