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醫務衞生局局長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及會議就《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作出簡報的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今日(十一月十七日)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會及會議就《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作出簡報的開場發言全文:

主席、各位委員﹕

  二○二三年《施政報告》在醫務衞生範疇有多項措施,我在此為大家作出簡介。

  香港一直都有很高質素的醫療服務和很高效率的醫療系統,不過隨着人口老化和醫療發展,我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們的醫療系統一定要持續變革求新,以應對社會的服務需求。同時,鑑於醫療是生命健康科技創新的一個重要領域,若能因勢利導,可以轉化至產業發展,不僅可以造福民生,亦有助我們的經濟發展。自十月二十五日特首公布《施政報告》至今接近三周的時間,醫務衞生局已經馬不停蹄推動及落實各項措施。我亦趁上星期訪問北京和在南沙出席粵港澳大灣區衞生健康合作大會的方便,向相關中央部委和大灣區各個城市的衞生健康領導介紹了今年《施政報告》各項醫療衞生政策措施,特別在相關跨境的一些醫療項目上,希望他們了解,亦作出相應的支持。我特別覺得高興的是,港澳辦(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夏寶龍主任很同意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有關「健康香港」的一些衞生政策。他強調中央會全力支持特區政府推動這些政策,以及香港在醫療衞生方面的總體發展。

(一) 發展醫療創新樞紐

  在發展醫療創新樞紐方面,政府會推動醫療創新,這不僅可以帶來「好藥港用、研發惠民」的好處,更加可以做到「創科轉化、產業發展」,我們希望建立我們藥械方面的「第一層審批」制度為一個長遠目標,確保最終藥物和醫療器械的審批得到國際和國內認可。我們已於今年十月三十一日以中國香港的名義成為「國際醫藥法規協調會議」觀察員(即ICH觀察員),而且亦於十一月一日開始實施全新新藥審批機制(簡稱「1+」機制)。「1+」機制推出後到現在,已經有藥械企業表示會按這全新機制為他們的一些新藥物提出申請在香港註冊使用。未來,我們會積極籌備成立「香港藥物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中心」,重整及加強我們在藥械方面的監管和審批制度,邁向實施藥械「第一層審批」。

  與此同時,特區政府亦會積極主動與粵港澳大灣區協作,全力配合中央《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明年於河套以「一區兩園、深港共建」的形式,建立「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這個平台可以支持先進生物醫藥技術創新應用,吸引更多本地和海內外藥械企業,選擇在香港以至大灣區進行研發和臨床試驗。在今年《施政報告》公布當天的下午,我已經在珠海舉行的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藥品監管協作會議上,與中央和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分享發展香港成為醫療創新樞紐的最新措施,他們也非常支持。此外,我亦與同事在上星期到河套深圳園區進行考察,開始與深圳市討論協作發展大灣區臨床試驗平台的項目。
 
(二) 跨境醫療協作

  關於跨境醫療協作方面,我們會於明年推出「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為協助選定參與試點計劃的大灣區機構,衞生署正在進行一個市場調查。我們同時亦會邀請內地相關部委推薦一些合適的醫療機構讓我們作選擇。另外,我們亦會於一些合適的大灣區醫療機構為香港市民進行策略性採購醫療服務,從而紓緩香港公立醫院服務的壓力。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方面會重啓醫院評審認證,參加國家第一個國際版的《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中國)》(2021版)的評審,以確保我們的醫院達到國際醫院評審水平的同時,更加可以助力我們國家的醫院認證標準走向國際。另外,我們亦會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商討跨境救護直通車服務,便利在醫院之間點對點運送一些住院病人。

(三) 增加醫護人手供應和培訓交流

  為紓緩我們人手短缺的情況,政府明年年中之前會向立法會提交草案,修訂法例,提供一些新途徑引入一些合資格非本地培訓牙醫和護士。另外,由二○二三/二四學年起,我們會逐步增加牙科輔助人員的培訓學額,提供學費資助。政府亦會探討修例,提供新途徑引入合資格非本地培訓輔助醫療專業人員,投入醫管局和衞生署服務。 

  為加強我們與內地醫療人才雙向培訓及交流,我們會持續推進「醫院管理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而且將計劃推展至內地其他地區和城市。

(四) 加強數碼健康紀錄

  在加強數碼健康紀錄方面,我們會推出「醫健通+」五年計劃,按「四個統一」的策略推展「醫健通+」,包括「統一電子病歷」、「統一治理流程」、「統一健康工具」,以及「統一數據平台」,為參加的市民建立「一人一健康戶口」。明年,我們會在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新增一些功能,讓市民下載自己的「可攜式跨境電子病歷」。

  我們亦計劃將現時與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醫健通健康紀錄跨境使用安排,擴展至其他跨境醫療服務計劃,並研究進一步深化電子病歷跨境傳送機制,務求達致數據可以南北相向互通。

(五) 提升口腔健康

  在提升口腔健康方面,基於去年《施政報告》宣布成立的「口腔健康及牙科護理工作小組」的初步建議,我們計劃在二○二五年內,推出「青少年護齒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以及在二○二四年第三季,加強現時由衞生署向有殘疾或特殊需要人士提供的特殊護理牙科服務,以及優化關愛基金下的「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

(六) 持續推進基層醫療

  關於持續推進基層醫療,我們正持續推進《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下的各項相關工作。我們剛於本月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超過430名家庭醫生已經參加計劃,當中有接近30個醫療機構,覆蓋超過600個服務點。其中,超過七成的家庭醫生收取的診症共付額不多於我們的參考標準──每次150元。我們亦同步推出為期三年的「長者醫療券獎賞先導計劃」。為提倡「一人一家庭醫生」理念,由十月六日起,所有政府資助的基層醫療健康計劃已規定只有已經加入《基層醫療指南》的醫生方可參與。截至十月底,已有超過3 500名醫生加入《指南》,作出登記,較《藍圖》剛剛公布時增加約三成。架構上,我們亦會於明年內成立我們的基層醫療署。

(七) 推廣精神健康

  關於推廣精神健康,政府會繼續採用綜合模式推廣精神健康,涵蓋預防、及早識別,為有需要人士提供適時介入、治療和康復服務。我們亦會致力推行今年六月公布的10項加強措施,支援精神復元和有精神健康需要的人士。

(八) 推動中醫藥發展

  在推動中醫藥發展方面,政府將會與中醫藥界共同制訂《中醫藥發展藍圖》,勾劃長遠方向及策略。政府中藥檢測中心會進一步深化中藥檢測科研及標準制定工作,包括於二○二四年年初完成構建「數碼化中藥平台」。我們會繼續加強中西醫協作服務,並且積極推動中醫醫院二○二五年的開院籌備工作,以及推展多項中醫藥人才交流及培訓項目。

(九) 推進公營醫療服務 

  在推動公營醫療服務方面,醫管局會繼續優化公營服務,包括在二○二四至二五年度,減少耳鼻喉科及骨科兩個專科穩定新症的輪候時間10%;在二○二五年於瑪麗醫院根據國家認證標準設立全港首間胸痛中心;以及在二○二五年成立母乳庫,建立母乳捐贈機制。

(十) 加強抗擊傳染病能力

  最後,在加強抗擊傳染病能力方面,政府會提升本地監測、預警和防控傳染病能力;強化與內地的聯防聯控和人才培訓;亦透過本地大學促進國際間在疫苗等範疇的科研合作。香港賽馬會(馬會)會出資30億元支持。其中關於疫苗科研合作,相關機構──包括香港大學、馬會、國際疫苗研究所和劍橋大學四個機構,已於剛過去的星期三就在香港設立環球衞生研究院一事簽定合作備忘錄。 

結語

  主席,各位委員,醫務衞生局各項工作重點及績效指標(KPIs)已臚列於會議文件,很歡迎大家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多謝。
 
2023年11月17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6時3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