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及會議就精神健康相關新措施及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工作匯報的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醫生今日(十一月十七日)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及會議就精神健康相關新措施及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工作匯報的開場發言全文:
 
主席、各位委員:
 
  一如以往,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諮詢委員會)向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報告任期內的工作。今天與我一同出席會議的是諮詢委員會主席黃仁龍資深大律師和三位諮詢委員會委員,剛才主席已經介紹──熊思方醫生、陳友凱教授和林翠華教授,亦是負責我們三個精神健康調查報告的醫生。
 
  政府於二○一七年十二月成立諮詢委員會,協助政府制訂精神健康政策及措施,並跟進《精神健康檢討報告》內40項建議的落實情況。諮詢委員會在第三屆任期內(即二○二一年十二月至二○二三年十一月),正值第五波新冠疫情爆發的時候,但我們仍召開十次會議,繼續積極跟進精神健康的各種議題,向政府提出真知灼見。我在此很感謝諮詢委員會主席和各位委員的付出,他們不遺餘力為促進市民的精神健康而作出很大的努力。
 
  政府和醫管局(醫院管理局)會致力推行於六月九日公布的十項加強措施,並且會全面支援嚴重精神疾患的精神復元人士和其他有精神健康需要的人士。
 
  近日,我們高度關注的精神健康議題就是學童自殺的問題。事件令人痛心,而且已經響起極大警號,政府相關政策局和部門、學校、家長和社會各持份者都必須立即正視危機,盡快採取應對措施。因此,醫務衞生局與教育局和社會福利署(社署)商討對策,研究設立以學校為本的應急機制。
 
  在第一層機制方面,教師和校本社工必須盡快識別和為一些有較高自殺風險的學生作出及時介入,及時遏止危機。事實上,學校和同工都告訴我們,他們其實一早已意識到有一些在此時特別需要多些額外支援的學生,而一般來說,教師和社工與學生之間有一定信任,由他們為學生提供第一層的支援是最為合適的。教育局都呼籲學校應該優先照顧和輔導有這些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並作出及時介入。
 
  第二層機制方面,在學校內部人手不足以應付學生需要的情況下,政府會為有需要的學校與適當的社會資源作出配對,為學校增強「外援」,提供額外人手資源。有關支援包括社署轄下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和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的註冊社工、非政府組織內經過培訓的輔助醫療同工和教育局的教育心理學家,讓跨專業及跨界別的專業人員「走入校園」,在短期內為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提供即時及適切的服務。
 
  第三層機制方面,如果學校發現有一些嚴重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童個案,他們可以轉介至醫管局精神科服務,由擁有專業資格及豐富臨床經驗的醫護人員或臨床心理學家為這些學童提供適時和適當的治療和支援,醫管局亦會優先處理這類型的學生個案。
 
  教育局將會審視近日不幸的個案,分析當中可以識別的風險因素,包括家庭問題、學業壓力、適應學校環境等因素,協助學校盡快識別隱蔽的高危學生,為他們提供介入和輔導。
 
  諮詢委員會和政府亦會透過「陪我講 Shall We Talk」這個精神健康推廣和公眾教育計劃,推廣一些防止學童自殺的正面信息,以減低網上或朋輩之間傳播鼓勵自殘或自殺行為的誤導形式信息的影響。
 
  政府相關政策局及部門會繼續和諮詢委員會合作,建立一個精神健康友善的社會。我現在請諮詢委員會主席發言,歡迎各委員就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的工作及各項新措施提出意見。
 
2023年11月17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6時42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