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就高才通計劃及購置處所以提供福利設施會見傳媒談話全文
**********************************
  以下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十一月十一日)上午出席電台節目後,就「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計劃)及購置處所以提供福利設施會見傳媒的談話全文:
 
記者:早晨,局長。剛才在節目提到高才通計劃有很大數目的人才來自內地,會否擔心影響計劃的多元化及多樣性?有學者及立法會議員建議政府公開人才來源地及行業分布名單,方便他們作配對,政府會否考慮?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高才通計劃來源廣闊。正如我剛在節目提及,撇除來港人才的國籍身分,若以其申請時身處何地來看,約20%身處海外,很多在歐美讀書或工作,他們都樂意來香港。尤其我們看高才通計劃C類申請者,即年輕、畢業不久、工作經驗不超過三年者,約四成申請來港前身處海外,約六成來自內地,比例清晰。這正好反映高才通計劃除吸引大量內地優才外,對很多在海外接受教育的人士亦有很大吸引力。

  另外,高才通計劃是以人才為本,他們來港後有兩年找工作或創業,過後我們才會續簽其簽證。在他們提交申請時,我們有詢問其來港前的工作,約七成與從事金融、創科及貿易等有關,這些均符合香港需要的人才。往後隨着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人才辦)成立,我們會更好追蹤,了解來港人才最終於何處就業、從事甚麼工作等,有更多資料後當然我們會再與大家分享。
 
記者:會否考慮索性公開來源地分布名單?現時似乎沒有就此公布。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正如我所說,來源地大多是按其就讀大學劃分,若要詳細看每間大學申請人數為何,我認為意義未必很大。大家較關心的似乎是人才來自甚麼行業,本地僱主想知道的是其工作背景。人才辦早前已進行首場線上工作配對,與保險界合作,反應很熱烈、很成功。未來我們會與其他行業合作,最重要是用好人才,他們來港後想找工作,本地僱主則面對人手不足希望招聘,通過政府與不同業界分別舉行各類配對活動,可以更好發揮人才來港後的力量。
 
記者:剛才在節目提到會吸引海外港人回來,實際上正進行甚麼工作?有否數字顯示多少港人已回港就業?海外港人有兩種,一種是在外地讀書,另一種是已移民的港人,你剛才的說法是針對哪一類,抑或兩者都希望吸引回港?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香港人本來就是永久居民,回港不用作記錄。我的構想是隨着人才辦實體辦公室投入運作,我們亦一直與香港駐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經貿辦)合作推廣香港,吸引人才,推廣過程除外來人才外,亦可招攬當地香港人。或許他們離港甚久,未必很了解香港發生甚麼事,我們也邀請他們參與其中,希望打動他們重回自己的故鄉,為香港打拼。至於他們是正求學的年輕人或已移居海外的第二、三代均沒關係,只要他們願意來港,我們很想讓他們明白香港的發展機遇,很希望他們可以積極考慮回港發展。
 
記者:高才通計劃獲批者有兩年未必需要先找工作方可在港落戶,這部分人現時求職如何?有否跟進他們在哪些企業工作?是外資或中資較多?有否跟進他們對香港經濟有多大影響?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這正是高才通計劃的設計原意,是以人才為本,因此該兩年簽證沒有與就業掛鈎。我們的設想是讓他們先來港,有兩年找工作或創業。未來日子,人才辦會多做工夫,跟進高才通計劃獲批者來港後情況如何。大家要明白這並非在某定點就做得到,因為人才及其工作均屬流動,我們希望跟進一段時間,了解更多他們在港的情況或遇到甚麼情況希望我們提供便利;當我們有較確實的具體數字,可以再與大家分享。

記者:剛才提到購買社福物業方面,四年前撥款200億元,現時只用了1.5億元,考慮的準則是甚麼?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當時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的200億元屬承擔額,讓我們在市場上購買合適物業作社福設施之用。要成功購買需符合四點:

(一)該社福設施不論作幼兒、長者、康復或殘疾用途,在消防及無障礙通道方面均有很高要求;
(二)位置及面積均需合用,面積太大或太小均不適合;位置亦要符合運作需要,因為不同區域的短缺情況也不一樣;
(三)周邊土地的營運亦有影響,以幼兒設施為例,若周邊有按摩院或娛樂場所就不符合營運幼兒中心的要求,即周邊的現有營運者亦需與該社福用途協調;
(四)土地價格要符合政府產業署估計屬現時市價的合理範圍之內,我們才可接受。

  在進行的過程中,我們希望在善用公帑之餘,盡最大努力物色合適地方作社福設施之用。目前已購買的物業有四個,另有八間正在洽談,餘下的我們會盡最大努力物色合適處所,用好立法會批准的承擔額。

(請同時參閱答問內容的英文部分。)
 
2023年11月11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1時55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