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二十一題:樹木管理
************
問題︰
關於政府的樹木管理工作,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五年,每年受颱風及暴雨等惡劣天氣影響而倒塌或嚴重折斷的樹木數目,並按品種以表列出分項數字;
(二)鑑於據悉,部分樹木品種的效果不理想(例如銀合歡會在郊區迅速蔓生,而且妨礙本地樹木的自然更替),政府有否制訂指引,在其綠化計劃中剔除該等品種;如有,詳情及時間表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三)有否考慮清除現時效果不理想品種的樹木;如有,詳情及時間表為何;如否,有何措施確保該等樹木不會對公眾構成危險;及
(四)鑑於據悉,現時不少路旁樹木的根部被石屎圍封,導致其根部生長不良,以及根部與樹冠的生長因不成正比而增加倒塌風險,當局有否統計現時全港有多少棵該類樹木,以及會否加強巡查及護養工作;如會,詳情及時間表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政府致力妥善管理樹木,讓樹木健康生長,同時強調必須保障公眾安全。恆常妥善的樹木護養,以及有系統地為樹木進行風險評估,是有效減低樹木倒塌風險的方法。發展局樹木管理辦事處負責統籌各樹木管理部門,在每年的風雨季前,按發展局的《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指引》為高人流車流地區的樹木進行風險評估,並採取風險緩減措施,包括修剪樹冠、移除枯枝等。若發現有倒塌風險的樹木,部門會盡快將之移除。
於颱風及極端天氣期間,政府部門於可行情況下會緊急移除塌樹,以保障市民安全及盡快恢復社區正常運作。當香港天文台把八號或以上烈風或暴風信號改發為三號強風信號後,或當黑色暴雨警告信號被取消後,樹木管理部門會隨即在各區展開巡查工作,並適時採取緩減措施,包括移除已倒塌及那些未倒塌但因經歷大風雨而變得根基不穩的樹木、移除懸吊斷枝、將傾斜的樹木拉回直立位置,並用纜索及支架扶持,也會圍封有待處理的樹木等,以保障市民安全。
就着提問的幾個部分,現回覆如下:
(一)過去五年,受颱風及暴雨等惡劣天氣影響而倒塌或嚴重折斷的樹木數目及品種表列如下:
二○一九年 | 二○二○年 | 二○二一年 | 二○二二年 | 二○二三年 (截至十月底) |
||||||
倒塌或嚴重折斷的樹木數目 (註一) |
850 | 1 040 | 2 070 | 1 320 | 4 790 | |||||
主要樹木品種(註二) | 龍柏 | 68 | 洋紫荊 | 72 | 銀合歡 | 214 | 台灣相思 | 111 | 洋紫荊 | 485 |
台灣相思 | 46 | 台灣相思 | 58 | 台灣相思 | 116 | 洋紫荊 | 76 | 台灣相思 | 421 | |
洋紫荊 | 44 | 火焰樹 | 48 | 宮粉羊蹄甲 | 94 | 黃槿 | 61 | 黃槿 | 316 | |
黃槿 | 38 | 宮粉羊蹄甲 | 48 | 雞蛋花 | 76 | 火焰樹 | 57 | 合歡 | 284 | |
火焰樹 | 36 | 銀合歡 | 43 | 洋紫荊 | 69 | 木麻黃 | 48 | 銀合歡 | 269 | |
宮粉羊蹄甲 | 32 | 黃槿 | 29 | 火焰樹 | 62 | 紅花羊蹄甲 | 41 | 大花紫薇 | 181 | |
銀合歡 | 26 | 紅花羊蹄甲 | 26 | 黃鐘木 | 60 | 銀合歡 | 38 | 黃鐘木 | 180 | |
紅花羊蹄甲 | 19 | 串錢柳 | 26 | 垂葉榕 | 58 | 宮粉羊蹄甲 | 32 | 宮粉羊蹄甲 | 180 | |
大花紫薇 | 19 | 水石榕 | 22 | 紅花羊蹄甲 | 53 | 血桐 | 29 | 血桐 | 151 | |
木麻黃 | 18 | 龍柏 | 20 | 黃槿 | 53 | 鳳凰木 | 25 | 羊蹄甲屬 | 110 |
(二)及(三)在樹木品種配置方面,發展局提倡「植樹有方•因地制宜」原則,即栽種樹木時,應選擇能配合該環境並發揮設計上的功能,以及可持續地健康生長的品種。就此,發展局已制定《街道選樹指南》(《指南》)及推出作業指引,推介種植原生品種供部門參考,以選取合適的樹木品種和鼓勵豐富城市内樹木品種的多樣性。提問所述的銀合歡並不在《指南》所介紹的品種之列。銀合歡為外來入侵物種,較多生長於荒地或疏林邊緣,生命力頑強,並會妨礙本地物種的自然演替,而且樹枝很脆弱,容易在強風下折斷或倒塌,構成危險。政府部門在進行日常植物管理工作時會移除銀合歡,以免對生態或公眾安全造成影響。
(四)二○二二年九月發展局成立專責小組,檢視現有的樹木管理指引及相關的執行工作,並於二○二三年年初提出十項改善措施,現正按計劃陸續實施各項措施。
上述改善措施當中包括擴大「以樹木為本」風險評估中「個別樹木風險評估」的範圍,為更多現有道路旁相對大型樹木進行風險評估,並適時採取風險緩減措施,以保障市民安全。發展局已相應地更新《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指引》,並已於二○二三年的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工作周期執行上述措施。
然而,有些樹木因周圍環境變化和發展以致不再適合現有地點,雖然目前並無顯示即時風險,但長遠來說或會有潛在風險。因此,上述措施當中提出需要全面檢討用以釐定現時路旁樹木的合適性及可持續性的準則及計分制度,有系統地識別長遠而言有潛在風險的大型路旁樹木,並為不同情況制訂適當的跟進措施,當中可包括護理或分階段移除方案。有關研究現正進行,預計於二○二四年內可就計分制度和準則得出初步建議,而整個研究將於二○二五年完成。
註一:計至最接近的十位數。
註二:倒塌或嚴重折斷樹木數目最高的十個品種及其數目。
完
2023年11月8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45分
香港時間12時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