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財政司司長會見傳媒談話全文
*************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十一月七日)下午出席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後會見傳媒的談話全文:
 
  第二屆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剛剛圓滿結束。這次峰會成功舉行,取得了預期效果。
 
  第一,共有約300名貴賓到來,其中約100位是來自全球最大金融機構的主席或行政總裁,其中有銀行、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風險基金、私募基金、對沖基金,亦有資產擁有人,可以說金融界中最有代表性和最頂尖的人士今日都來到香港參與這個峰會。
 
  這麼多領袖人物齊集,有人說笑比喻為金融界的「全明星賽」,而他們的到來,也將國際財經新聞媒體的目光帶到香港。與會者都覺得是次活動相當成功,亦希望下年我們繼續舉辦這個活動。
 
  第二,就這次峰會,我們很榮幸邀請到何立峰副總理(國務院副總理)以視頻發表講話,充分顯示國家對香港的支持,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視和支持。何(副)總理的發言中提出三點,第一,香港要着力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提升我們的影響力;第二,繼續保持香港的國際化,擴闊朋友圈;第三,主動適應市場變化,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當然這亦包括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接下來,特區政府會連同各個金融監管機構,努力做好這方面的工作,貢獻國家,同時亦將香港金融市場發展得更大、更強、更具競爭力。
 
  今次峰會亦得到多位內地金融監管機構的領導親自到場,就他們各自的範疇,直接回答國際社會關心的、關於內地金融市場與監管方面的提問,講述其立場和政策方向,這也是相當有用的。我聽參與會議的朋友說,聽完他們的解說後,大家更清晰掌握和理解內地的政策和做法。
 
  第三,這麼多金融領袖來到香港,我們鼓勵他們除了參與峰會外,也多四周走走看看。他們告訴我們到港後與客戶會面,亦與他們的員工交談,體會到香港已全面復常,市面暢旺。對金融界來說,雖然地緣政治與各種原因使到外圍環境比較複雜,但他們仍然看到無限機遇,讓我們對於香港未來金融市場的發展更充滿信心。
 
  總的來說,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和建設,一方面可以貢獻國家的高質量發展,同時亦為香港進一步提升競爭力、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非常重要。看看大家有沒有甚麼問題。
 
記者:司長,剛剛提到經濟增長超過3%,這是最新的估算,其實可否說明下調的原因是甚麼?是否反映之前高估了經濟增長?內地經濟會否對香港的經濟增長都有影響?最後,算起來第四季可能做到3.5%或3.6%其實已經達標,會否將目標訂得太低?
 
財政司司長:今年年初在公布《財政預算案》時,我們估計今年的經濟增長大概是3.5%到5.5%之間。在第一季,不論是內地也好,香港也好,在全面通關後經濟復蘇的動力都非常好,所以在第二季將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範圍修訂為4%至5%。然而,大家都見到,近月內地出口和香港轉口都持續疲弱,我們原本估計下半年會逐步轉好的,但它卻是持續下跌;第二方面,我們現時已跟國際全面通關,但由於航班和各種關係,訪港旅客的數字,到目前為止,才大概恢復至二○一八年的七成左右,因此國際聯繫尚未完全恢復過來。這兩點影響了我們今年經濟復蘇動力。經濟增長預測經調整後,本周內會公布,會超過3%,但比年初估算略低一點。
 
記者:想請問一下,《施政報告》中提到有關創業板的改革,但有聲音認為這個改革並不足以改變香港創業板的現狀,你認為目前措施會帶來甚麼效果?是否能夠足夠改變現狀,是否要繼續跟進?謝謝。

財政司司長:這方面的擔憂言之尚早,因為有關創業板改革的諮詢剛結束,我們還在檢視諮詢期間收到的意見,最後的方案還沒出台。總的來說,特區政府認為一定要把香港股票市場搞活。這當中涉及的工作也很多。影響我們股票市場流動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個是交易成本,另外是上市制度,還有市場結構和交易機制等;另外,我們的股票市場要吸引更多來自不同地方、好的企業來這裏上市。資金方面,除了內地跟傳統歐美市場以外,也要開拓新的資金來源,包括中東。所以這是多方面的工作。謝謝。
 
記者:司長,想問你可否初步透露一下現時的range是多少,上限本來是5%,是否需要相應地下調?第二個問題是關於「減辣」後的樓市,見到有很多情況發生,譬如聯儲局議息,發展商在「減辣」後有部分「劈價」,東涌亦有一塊地流標,如此種種,你如何comment「減辣」後的樓市,還有賣地市場的表現?
 
財政司司長:今年的經濟增長數字,政府經濟顧問稍後會公布,因為現在已經十一月多,到時他不會提出一個幅度,而是給出一個估計數字,會是超過3%。
 
  剛才提問《施政報告》中,我們就所謂樓市「辣招」作出的一些調整。可以這樣說,當年引入這些措施時,有兩個政策目標。其一是防止「短炒」,所以購入物業以後,在很短時間內賣出,就要付額外印花稅。針對這個情況,我們見到近年以至近期的炒賣風氣已經消退,所以略為調整這個稅項。第二,之前引入這些措施時,因為住宅供求不平衡,想買樓的人多,那時的供應還未能追上,想法是在這種情況下,讓未有住宅物業的香港市民優先買樓,外來的人來購買,要付新住宅印花稅和買家印花稅,已有物業的香港永久居民不需要付買家印花稅,但亦要付新住宅印花稅。現時既然供求情況已經趨向比較穩定,我們覺得有下調空間,政策考慮就是這樣。
 
  至於市場反應,其實樓市上落受很多因素影響,經濟情況是其中一項重要因素;另外是息口環境,以及大家如何評估息口走勢;還有就業市道以及市民的收入增長等,涉及的是一系列因素。香港是一個小型的全開放經濟體,我們受外圍和內地的經濟環境變化影響很大。就外圍環境而言,一來地緣政治相當緊張,大家見到近期還升溫;二來大家都研判利率高企的時間可能會拖得比較長。所以在這個時候,購買住宅物業的人士會比較審慎,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我們在調整這些措施後,市場反應相對比較冷靜,其實是好事。
 
記者:會否擔心負資產惡化?因為數字升得很厲害。
 
財政司司長:近期公布的負資產數字約11 000宗。大家回顧回歸後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時,負資產宗數曾經飆升至超過100 000宗。我們最重要看銀行面對客戶的住宅物業按揭出現負資產情況時,會怎樣處理。政府跟金管局(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立場都非常清晰,只要客戶能夠繼續供樓、還款付息,銀行在一般情況下都不應該追討。
 
  看看香港目前的經濟環境,雖然外圍充滿挑戰,但經濟增長仍超過3%;失業率亦很低,約2.8%左右;統計數字也顯示市民的收入有實質增長,所以市民有較為穩定的供款能力。再看看現時供樓人士的平均供樓開支佔收入比例,有關數字不到四成;加上現時「脫供」──即到期但未能供款──的比例也很低的,上次的公布數字是低於0.1%。
 
  考慮上述種種因素,物業市場有秩序調整但不造成系統性風險的話,其實反應不需要過大,讓調整通過市場有秩序地進行吧。
 
記者:這次的峰會之前,香港和內地都舉行「一帶一路」峰會,對你明年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有甚麼幫助?然後現在這個區域衝突出現,香港的情景會受到甚麼的衝擊?

財政司司長:對不起,我沒聽到第二是甚麼。
 
記者:現在這個區域衝突一直在出現,對香港經濟會有怎麼樣的影響?我們有怎麼樣的應對措施呢?
 
財政司司長:最近我去了上海參加進博會(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前陣子也到北京參加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今天我們在香港舉辦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這些活動都有一個共通點,便是很多外賓前來,反應非常踴躍。我們這次峰會有約300人參加,比去年增加了大概50%左右。而且參加者都是國際頂級金融機構的領頭人,他們同一時間在香港出席活動,非常難得。
 
  不管是進博會,或是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來的外國客人非常多,因為在目前地緣政治格局下,仍比較平穩較快發展、安全友好的,就是我們國家。香港作為國家一部分,在「一國兩制」下有特殊的地位和功能,我們處於很有利的位置。這解釋了為何這麼多外國客人到來。站在香港的發展角度,我們要用好這個特殊地位和國家給予的政策支持,「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做好獨特的窗口和橋樑角色。往後,我們會繼續努力,推進更多國際化方面的工作。
 
  除了這個金融領袖峰會外,我們還會陸續安排其他大型會議在香港舉行。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讓外國客人來到,眼見為實。他們來這裏考察,和這裏的人交流,實地看到這裏的情況,肯定會比他單從媒體上看,要生機勃勃得多。畢竟,在現在的地緣政治格局裏,西方媒體對於我國、對於香港的一些報道,出現比較偏頗的情況。外國客人能來、能親自看、能具體交流,讓我們回答他們關心的問題,是非常有用的。謝謝。
 
(請同時參閱答問內容的英文部分。)
 
2023年11月7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9時13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