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教育局局長談學生人數及學校復修(只有中文)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今日(九月十四日)出席由敬師運動委員會舉辦的「向老師致敬2023──敬師日慶典暨表揚狀頒發典禮」後與傳媒談話的內容:

教育局局長:我想先借此機會感謝每一位盡心盡力為學生的學習而努力的老師,今日是疫情後恢復的敬師日(表揚狀頒發典禮),今年獲表揚老師的數目是歷屆以來第二高,接近1 600人,場面令人非常感動。我亦在此再一次向全港辛勤努力的老師致以衷心謝意,多謝你們。看看大家有沒有問題。

記者:明日學校「數人頭」,局方有否評估多少所學校需要縮班,幅度大概如何?會否出現「殺校」情況?

教育局局長:正如我一再強調,明日是俗稱「點人頭」的日子,每年均有這個指定的日子,主要是核實學校的實際學生數目,以及了解有否資料沒有呈交或出現有問題的數字,我們會到學校實際了解。收集數據後,我們會進行分析和資料整理,有需要的話會再跟進。學校大概於九月底收到最終開班的信息。我多次強調不存在「殺校」,當學校收生人數不足,我們有各種選擇方案給予學校,學校可因應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方案。

記者:暴雨過後,學校的修復情況如何?有否學校未能復課?教育局如何支援學校準備復課?今年是否有很多高才通(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的子女來港讀書?大概數字如何?教育局會有多少資源給予他們?

教育局局長: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剛剛經歷過風暴和暴雨,我們留意到有不少學校受影響,前後有180間學校受影響。這幾天大家很努力,我特別感謝渠務署等相關部門同事的努力,與我們一起修復學校受損部分。原本兩所依然受影響的學校,今日已完成全部修復工程,明日全部學校可恢復面授課堂。部分跨境同學受文錦渡口岸影響而仍需改道皇崗口岸上學。我們會與相關部門緊密溝通,(文錦渡口岸)一旦恢復(運作),會讓同學使用原來口岸。

  第二個問題關於高才通。任何(合資格)小朋友來港,我們均會全力協助,他們如選擇公營學校入學,我們會提供足夠公營學位。家長亦可因應自己(需要)選擇心儀的學校,包括國際學校、直資和私立學校。我們會提供相關資料。我在此多謝各校長會主動提供資料,讓家長來港前有足夠資訊,為他們的小朋友選擇合適的學校。

記者:局長,明日「點人頭」,學齡人口下跌下,預計中小學分別「縮班」多少?另外,應對學齡人口下跌,如何鼓勵學校合併和重置?

教育局局長:我們不是用簡單的除數,批班是以班為數目。對於一些收生不足的學校,我們有一些特別的措施,包括「開班線」方面,以小學來說,23人加一人便可開兩班;中學來說,25人加一人便可開兩班。因此並非說少了1 000名學生,再除以25人所得的班數便等於減少的班數,不是這樣計算的,不是每一間學校、每一班都收滿學生。學生分布情況不同,因此不能單純用學生數目除以班數,計算出需要減少多少班。我們要因應實際學校和各區情況,點算人數後方能確定需要減少多少班。

記者:局長,學界有聲音指合併方案等於其中一所學校需要停辦,可否回應這方面的聲音?

教育局局長:我現在亦回應剛才有關我們如何鼓勵合併和重置的問題。我多次強調,我們辦教育或辦學校的初心是照顧同學的學習需要,同時確保我們提供的教育符合質素,讓同學可以全人發展。學校如規模太小、人數太少,同學的學習質素一定會受影響。我們鼓勵學校,例如同一個辦學團體或具相同辦學理念的學校,可以選擇合併。這種合併方法不但因學習人數多了,同學之間互動多了,對同學的群育發展更好,老師團隊亦會因合併而壯大,不會出現每級只有一、兩位老師的情況。合併表面上少了一個校名,實際上老師和同學在合併下都繼續存在,不過不是在某一個學校名稱下。我們並非執着於要保持某一個校名或招牌,而是認為香港教育應朝着更優質、更高質量的方向發展,才是正確。多謝大家!
 
2023年9月14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9時3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