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在2023浦江創新論壇「區域創新發展--新領域,新賽道,新空間」主題論壇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今日(九月十日)在2023浦江創新論壇「區域創新發展—新領域,新賽道,新空間」主題論壇以「粵港澳大灣區創科發展的機遇」為演講主題的視像致辭全文: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下午好!我今天非常高興出席2023浦江創新論壇-區域創新發展主題論壇。剛才各位嘉賓分別就各重大區域的發展戰略作了熱情洋溢和精闢獨到的分享。我也想呼應今天的主題,以「新空間、新賽道、新使命」三個角度與大家分享粵港澳大灣區與香港的創科發展機遇。

(一)國家打造的新空間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是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下的重大發展戰略,對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堅持改革開放肩負重大意義,目標是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合作,充分發揮三地綜合優勢,促成區內的深度融合,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建設國際一流灣區,有利於豐富「一國兩制」的實踐內涵。

  二○一七年三月,國務院提交的《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推動深化內地與港澳地區的合作,發揮港澳獨特優勢,以提升國家經濟發展與對外開放的地位與功能,正式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

  同年七月,在習主席的見證下,香港特區政府與國家發改委、廣東省和澳門特區政府在香港簽署了《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提出在大灣區構建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先進製造業基地,推動創科事業發展,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清晰指出科技創新是大灣區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二○一九年,國務院公布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規劃綱要》),標誌着大灣區建設邁上新台階。《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定位和布局要求,建設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和國際化創新平台,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二○二一年國家公布「十四五」規劃,在區域發展的章節指出要加強粵港澳產學研協同發展,完善大灣區的科技創新體系架構建設,便利創新要素跨境流動等。同時,「十四五」規劃也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為香港邁向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定位、新方向,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國家結合了新時代的發展趨勢和區域的優勢特點,賦予香港作為大灣區的重要一員,國家打造的新空間將為香港創造重大的發展機遇。

(二)國家戰略迎來的新賽道

  科技創新已成為重塑世界政經版圖的關鍵元素,甚至是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陣地。全球各地都正積極推動科技創新,以求在這條新賽道搶佔先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亦正孕育興起。科技創新是世界發展的大潮流,也是引領國家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十四五」規劃及二十大報告均明確指出,堅持創新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對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浪潮及充滿挑戰的外圍環境,我們必須更好的推進在前沿科技關鍵技術的攻關,並不斷壯大我們的整體科技力量。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擁有超過8 600多萬的龐大人口,完備的產業鏈,其經濟總量超過13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全球第十大的經濟體。此外,大灣區亦是全國創新活動最活躍的區域,以「深圳-香港-廣州」為核心的科技集群,已經連續三年在《全球創新指數》中位列全球第二。加上,香港具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豐富的國際經貿經驗和聯繫,能對接國際通行的創新規則與開拓國際交流合作,讓大灣區有條件成為國家和國際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極點。

  「十四五」規劃中提出瞄準攻關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腦科學等科技前沿領域,聚焦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香港特區政府去年公布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創科藍圖》),提出聚焦發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以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與國家提出聚焦方向彼此契合。此外,特區政府在今年與內地相關部委先後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加快建設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安排》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的合作備忘錄》等一系列的重要創科協議,這都說明了國家以實質行動,大力支持大灣區和香港創科的高質量發展。

  在國家的前瞻性戰略與政策支持下,大灣區和香港的創科發展不但迎來新賽道,更是迎來千載難逢的新機遇。

(三)香港創科發展的新使命

  香港的科技力量一直以來都是國家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上,香港自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自覺履行新時代的創科使命,為國家科技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首先,打造國際化的產學研平台。「十四五」規劃和《規劃綱要》清楚指出要強化粵港澳的產學研平台,國家也明確希望香港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創新平台。香港擁有五所世界百強的大學,享負盛名的科研團隊,上游基礎科研實力雄厚,有卓越的「從零到一」的突破能力。就此,特區政府在《創科藍圖》中提出的其中一個重要發展策略就是要完善創科生態圈,上中下游協同發展,並且通過強化產學研平台,加大力度激活中游的成果轉化及商品化,推動下游的產業發展。此外,我們也將通過建設全球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把香港建設成為國際人才高地,為國家匯聚全球創新資源。

  我們即將在年內推出一百億元的「產學研1+計劃」,透過配對形式資助香港本地大學幾百支具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研發團隊把優秀的科研成果轉化爲商品化,從而激勵產學研協作。這也展示我們打造世界級產學研平台的決心。我們還會利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河套合作區)進行產學研活動,我們已在位於香港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港深創科園)規劃出產學研片區,再配合港深兩地的創科優勢,與河套合作區的政策支持,相信能夠為國家打造出世界級的國際化產學研平台。

  第二,建設國家參與世界先進創新產業布局的重要基地。在上月剛公布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河套規劃)中提出要以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推進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的建設,積極主動與香港園區協同發展、優勢互補,把河套合作區打造成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極點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河套規劃》提出合作區的三大定位,助力國家在世界先進產業布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香港的北部都會區也是國家參與世界先進產業布局的重要載體。位處北部都會區的新田科技城將會是香港歷來最大的創科發展平台,連同河套香港園區部分,共提供約三百公頃的創科用地,有助支持科技產業發展以及進行產品研發、中試轉化等產業活動。加上毗鄰深圳,有利港深之間的人員與技術交流,進一步深化港深兩地的創科協同發展。

  第三,發展數字經濟和國際數據港。數據資源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有助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當今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國家早前提出「數字中國」的強國戰略,銳意聚焦發展關鍵的數字技術,比如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打造國家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新優勢。香港特區政府在《創科藍圖》中亦提出發展數字經濟和建設智慧城市的發展方向,並且加強支援如第三代互聯網(Web3)、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關鍵數字技術,以及支持金融科技的相關發展。另外,香港擁有「國內境外」的特點,具條件匯聚海內外的數據資源。今年六月特區政府與內地簽署了《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的合作備忘錄》,更為香港建設成國際數據港和大灣區的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第四,搭建國際創新及人才交流平台。擴大國際交流合作有利於創科的可持續發展和豐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內涵。香港作為國家最高度國際化的城市,是中西文化的交匯點,具備「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加上擁有成熟的營商環境、蓬勃的投資融資環境、健全的司法制度、四通八達的國際交通網絡和豐富的國際交流經驗,具有充分條件匯聚全球創新要素資源,有利於國際創科交流。過去一年,香港舉辦了多個國際創科盛事,如香港國際創科展、數字經濟峰會等,今年下旬將會舉辦以「邵逸夫獎」為基礎的香港桂冠論壇以及未來科學大獎頒獎禮及大獎周等世界級的創科盛事。此外,這些國際創科盛事有助提升香港在國際創科界的聲譽和地位,吸引更多國際科企和人才來港,為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帶來重要的支撐。

  女士們,先生們,國家為大灣區和香港的未來發展開拓了新空間、為香港的創科發展開闢了新賽道。香港定當不負國家給予我們的創新使命,積極推動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建設,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與區內城市珠聯璧合,為國家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的宏偉願景貢獻香港力量。謝謝大家!
 
2023年9月10日(星期日)
香港時間16時48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