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在極端天氣下提高警覺預防類鼻疽感染
***************************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九月八日)呼籲市民在極端天氣下提高警覺,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預防感染類鼻疽,並特別提醒高風險群組,包括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在颱風或暴雨後應避免接觸土壤或泥水,減低感染風險。

  類鼻疽是一種由類鼻疽伯克氏菌引致的疾病。類鼻疽伯克氏菌廣泛存在於土壤和泥水中,特別是濕潤的黏土。人類可能通過接觸受污染的土壤和水源(尤其是經皮膚損傷/傷口)、吸入受污染的微塵/水滴和飲用受污染的水而受到感染。長期病患者及免疫力弱人士有較大機會受感染。
 
  根據海外文獻和本地數據,在颱風或暴雨後,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伯克氏菌有機會曝露於地面,並隨着強風或暴雨令類鼻疽病菌更容易散播,令感染個案於颱風或暴雨後較常出現。
   
  因應近日本港受超強颱風蘇拉以及颱風海葵帶來的暴風雨影響,中心發言人再次提醒市民,特別是高風險群組例如長期病患者,盡量避免接觸土壤或泥水,以免受類鼻疽病菌感染。

  類鼻疽在香港屬風土病,本港每年亦有錄得人類感染類鼻疽個案。本港今年共錄得九宗類鼻疽個案,去年共錄得46宗個案。因應去年出現的類鼻疽個案,衞生防護中心及水務署已採取一系列的預防及監察措施,包括在全港所有配水庫的通風口加裝高效能空氣過濾網、加強食水的餘氯含量、持續監測配水庫及用戶水龍頭食水的餘氯含量,並加強健康教育和監測感染個案。至今包括於颱風及暴雨後所進行的監測結果未有出現異常情況,而食水水質監測的結果亦一直符合香港食水標準。
 
  中心發言人解釋,類鼻疽病菌一般不會人傳人或經動物傳人,但可以透過接觸患者的血液或體液而傳播。類鼻疽的病人可出現局部感染(例如皮膚膿腫)、肺炎、腦膜腦炎、敗血症或長期化膿性感染。視乎感染的部位,類鼻疽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痛楚或腫脹、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局部淋巴結腫大。中心呼籲市民,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弱的人士,如出現病徵,應盡快求醫,以接受適切的醫學診斷和治療。

  中心再次提醒市民應採取以下措施預防感染:
 
  • 避免接觸受污染的土壤或水;
  • 進行有機會接觸土壤或泥水的活動時,穿著適當的防護衣物,例如佩戴手套,並穿上水靴;
  • 高風險人士如不能避免接觸受污染的水或土壤,應佩戴口罩和手套,並穿上水靴
  • 接觸受污染的水或土壤後進行清洗或淋浴;
  • 盡快清潔傷口,並以防水敷料覆蓋;
  • 接觸土壤和進行園藝活動後,用肥皂和水洗手;
  • 注意食物衞生,不要飲用未經煮沸的水;及
  • 外遊人士可透過戶外水上活動受到感染。避免接觸可能受污染的水源(例如河流、池塘或湖泊)可減低受感染的風險。

  ​​就更多有關類鼻疽的資料,市民可參閱中心網站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4/101110.html
 
2023年9月8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9時3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