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二十二題:改善維多利亞港沿岸水質和臭味
**********************
以下是今日(五月三十一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梁美芬議員的提問和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的書面答覆︰
問題:
關於改善維多利亞港(維港)沿岸水質和臭味的工作,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一年維港水質管制區的全年水質達標率;
(二)過去一年政府跟進了多少宗污水渠錯駁導致污水排入維港水質管制區的個案,以及當中有多少宗已獲糾正,並按區議會分區列出分項數字;
(三)第(二)項提及的個案中,分別有多少宗(i)在業主被警告/勸諭後獲糾正、(ii)在業主接到法定修葺/清拆令或被檢控後獲糾正、(iii)在政府採取執法行動後仍未獲糾正,以及(iv)由政府承建商進行糾正工程;
(四)(i)於過去一年竣工、(ii)正施工及(iii)尚待本會撥款的維港水質管制區污水系統改善工程項目的以下資料:項目名稱、竣工年份/預計竣工年份及造價/預算造價;及
(五)「進一步提升維港沿岸水質」的顧問研究報告所載各項建議的最新落實情況為何?
答覆:
主席:
政府一向非常重視改善維多利亞港(維港)水質,投放了龐大的資源改善污水收集及處理系統,包括推展淨化海港計劃及改善維港沿岸水質的工程,並加強污水渠錯駁的執法及清理排水渠系統的沉積物,使維港水質得到明顯的改善。就問題的各部分,現答覆如下:
(一)維港水質管制區水質良好,過去五年的全年海水水質指標達標率均維持在90%或以上,二○二二年的整體達標率為93%,與過去五年的平均整體達標率(95%)相若。由於海水水質受天氣如日照、溫度、降雨和季節性背景水平波動等因素影響,個別年份的達標率會因而有所變化,二○二二年維港海水水質指標整體達標率輕微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夏季受珠江徑流及西南季候風所影響,令海水的背景無機氮水平偏高所致,但香港水質的整體改善趨勢仍然明顯。
(二)於二○二二年,政府跟進污水渠錯駁的分區統計數字表列如下:
區域 | 錯誤接駁污水渠個案數目 (宗數) |
已完成修正個案數目 (宗數) |
中西區 | 14 | 0 |
東區 | 7 | 5 |
灣仔區 | 30 | 6 |
九龍城區 | 40 | 11 |
觀塘區 | 7 | 4 |
深水埗區 | 9 | 4 |
黃大仙區 | 2 | 1 |
油尖旺區 | 39 | 12 |
葵青區 | 3 | 3 |
荃灣區 | 61 | 18 |
總計 | 212 | 64 |
(三)就第(二)項提及的個案中,有23宗個案是在業主被警告/勸喻後獲糾正、15宗個案是在業主接到法定修葺/清拆令後獲糾正、73宗個案於發出法定修葺/清拆令後仍未獲糾正、75宗個案處於調查階段或其糾正工程仍在進行中,而有26宗有關公共污水渠的老舊維修保養等問題的個案已由政府承建商進行修復工程。我們會繼續跟進餘下的個案,敦促或命令有關業主履行自身責任糾正渠管接駁錯誤問題。就命令未獲遵從的個案,屋宇署會按情況採取相應執法行動,包括考慮根據《建築物條例》(第123章)提出檢控。
(四)政府一直於維港水質管制區規劃和進行污染控制及污水系統工程,過去一年竣工及正在施工的相關工程項目表列如下:
過去一年竣工的工程項目(註一) | 工程造價(註二) | |
1 | 九龍西部及荃灣污水系統改善工程——第1期 | 2.8億元 |
2 | 建造櫻桃街箱形雨水渠旱季截流器 | 6.6億元 |
3 | 觀塘基本污水處理廠改善工程 | 3.5億元 |
4 | 觀塘污水泵房優化工程 | 10.5億元 |
正在施工的工程項目 | 預計完成年份 | 工程造價(註三) | |
1 | 九龍西部及荃灣鄉村污水收集系統——第1期 | 2023 | 1.0億元 |
2 | 活化翠屏河(旱季截流器相關工程) | 2024 | 0.5億元 |
3 | 九龍中部及東部污水收集系統改善工程——第3期 | 2024 | 6.8億元 |
4 | 老圍、川龍及九華徑舊村污水收集系統 | 2025 | 1.7億元 |
5 | 九龍西部及荃灣污水系統改善工程——第2期 | 2026 | 22.9億元 |
至於尚待立法會撥款施工的工程項目,政府將會於本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進行長沙灣污水主幹泵喉建造及修復工程以改善現有污水系統,工程預計可於二○三○年完成。此外,在紅磡、銅鑼灣避風塘、荃灣海灣、灣仔東及筲箕灣避風塘沿岸地區設置新型旱季截流器的勘查及設計工作亦已全速進行。若獲得地區支持及完成相關程序,在未來兩年獲得立法會撥款後,這些項目預計在二○二七年年中至二○二九年年初分階段啓用和完成。我們亦正在規劃及勘查優化海港旁基本污水處理廠工程,工程預計二○三○年完成,工程預算待初步設計完成後再作評估。
(五)政府已完成「進一步提升維港沿岸水質」顧問研究,並按建議逐步推行一系列措施,改善維港近岸環境。除上述答覆第(二)至(四)項所提及的糾正污水渠流入雨水渠的錯駁工作及相關污染控制工程的進展外,政府正按二○二二年《施政報告》所述全速在受海濱氣味影響較嚴重地區重點進行大範圍排查工作,追蹤區內雨水系統的主要污染源,亦定期為公共污水渠及雨水渠系統進行檢查和維修及清洗渠管內的沉積物,目標是在二○二四年年底前將維港兩岸特別是荃灣、深水埗及九龍城區有嚴重污染問題的排水口的污染量減少一半;並已由二○二一年三月開始全面在維港沿岸地帶一些有氣味問題的雨水渠出口及附近範圍恆常使用由渠務署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研發的「氣味控制水凝膠」,以紓緩沿岸渠道氣味。
政府會繼續多管齊下,持續執行不同減少污染物排放的工程和氣味紓緩措施,以進一步加快改善維港近岸的環境和氣味問題。
註一:鯉魚門村污水收集系統工程於二○二三年三月竣工
註二:工程造價為核准工程預算
註三:工程造價為核准工程預算
完
2023年5月31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