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醫務衞生局局長會見傳媒談話內容(只有中文)
**********************
  以下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及醫院管理局聯網服務總監鄧耀鏗醫生今日(五月二十八日)上午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的談話內容:
 
醫務衞生局局長:我們今日以很莊嚴、敬畏的心參加了「大愛恩人」的紀念儀式,在紀念花園(華永會將軍澳紀念花園)紀念過去一些無償器官捐贈者的大愛。我們的「大愛恩人」雖然已經去世,離開了我們,但他們仍然活在世上。他們的器官活在世上,他們的大愛精神亦永遠活在世上。我特別提到,去年十二月有一位內地的嬰兒,其父母面對嬰兒離逝的悲傷時,仍然能夠捐出該嬰兒的心臟,造就第一次跨境器官捐贈,挽救香港(當時)一名四個月大女嬰的生命。在這個紀念花園裏,我認為應該把該名內地嬰兒的名字寫在此處,也希望有一天該內地嬰兒的父母能夠來到紀念花園,感受我們的病人,特別是女嬰、她的親人,以及全香港的市民對他們的感謝。我相信該嬰兒的父母雖然不在香港,可能是在離我們挺遠的地方,但他們應該會聽到他們的嬰兒所捐出的心臟的心跳,繼續跳動,「撲通、撲通、撲通」地跳動。我認為這次的活動非常有意義,希望在此呼籲更多市民支持器官捐贈。
 
  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機制其實並不會影響兩地各自現有的器官分配制度,同時可以幫助真的希望捐出器官的人士完成心願。因為器官捐贈絕對是我們對生命的尊重,每個器官代表一個生命的重生。器官捐贈的「施」與「受」兩方從來都不會考慮對方的身分、性別、年齡、國籍、職業、有錢還是貧窮,所以不論是「施」還是「受」兩方均是採取這個觀念,最終都是希望挽救更多生命,所以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機制正正能夠更加符合捐贈者挽救生命的目標。我在此希望鼓勵全香港的市民繼續支持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中央名冊)。
   
記者:近月那麼多人取消器官捐贈登記,如何分辨有關人士的取消是自願還是如你早前所說是被誤導的?會否了解他們是否有其他原因,令市民對該計劃的信心大減?政府提到要交予警方調查,會否擔心會影響整個計劃的推廣?
 
醫務衞生局局長: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的登記或取消絕對是出於市民的自願。所有調查工作都是針對一些造謠作假的人士的行為。在整個器官捐贈(計劃)中,我們希望強調那並不是最重要的一點。最重要的一點仍然是市民應該支持大愛精神,幫助有需要的人,發揚「大愛恩人」的精神,支持器官捐贈。
 
  特別就內地器官移植和分配,以及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機制,我想請醫管局鄧耀鏗醫生(醫院管理局聯網服務總監鄧耀鏗醫生)說一說他參觀內地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人體組織器官移植與醫療大數據中心的經驗,以及醫管局推動器官移植和幫助更多器官衰竭的病人的一些措施。
 
醫院管理局聯網服務總監:上星期,醫管局聯同十多位進行移植手術的專家和很多負責移植工作的同事到內地進行考察。我們當時參觀了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並與內地專家就內地移植服務最新的發展進行非常深入的交流。我看到他們有一套相當完善的系統,這套系統儲存了全國需要輪候器官移植病人的資料,包括性別、歲數、臨床狀況、血型、居住省份等等。這套系統24小時運作,每當有「大愛恩人」捐出他們的器官時,系統就會根據之前的資料即時進行配對,所以這絕對是公平、公正的系統。剛剛局長提及就跨境捐贈擬推展的共享分配機制,其實這是第二層的機制,是絕對不會影響內地與香港輪候的名單,只不過是當內地有捐贈者,而找不到適當的受贈者時,該器官就會與香港進行配對。這是相當重要,始終香港有很多病人有需要進行移植,而輪候名冊相當長,基本上有些病人已不能再等。如果內地有一個這麼寶貴的器官時,為何我們不大力支持這機制?因為生命真的是無價的。醫管局的同事、專家到內地考察後,認為無論是臨床技術、系統對接,以至日後將器官運至香港的流程,我們認為絕對做得到。所以我在此呼籲大家支持跨境器官捐贈機制,的而且確給予香港患有末期器官衰竭的病人多一點機會。
 
記者:近幾年,器官捐贈取消登記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今年上半年已有2 000多宗。怎麼看這個現象?會否檢視局方在宣傳或解說工作做得怎麼樣?想了解一下現在與內地商討得怎麼樣?會否可以大概交代一下進度?
 
醫務衞生局局長:我們一向大力推動器官捐贈。我們重視中央名冊上的每一個登記,我們希望更多人參與,而確實中央名冊的登記人數一直持續上升。當然我們亦要盡量減少退出的情況,我們希望每位登記的市民都會保持他們的初心,秉承幫助他人、救人的理念。我們了解到有人對新的制度有些誤解,網上亦有些不實言論可能令人有錯誤的觀念。我們會盡量解說,亦希望通過傳媒傳遞更多真實的訊息。我不希望說太多一些虛假的訊息而變成真實的。我們必須將謊言識破,這樣才能讓市民對我們的器官移植和分配制度有信心,亦支持這個新的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機制,因為唯有透過這樣的互助,才能給予我們的病人更多希望。我再強調這是一個第二層的分配。換言之,本港現有的器官移植分配制度完全沒有改變。市民和病人輪候器官的優先次序都是會基於有多少人捐出器官,我們會「港器官港用」。只有在某些器官捐出後而香港沒有合適的病人時,我們才會動用該第二層的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機制,以善用這麼罕有的資源,亦完成捐贈者崇高的大愛理念,救活另一個人。我們再次強調,器官捐贈和移植從來都是不點名,不會考慮一個人的背景作捐贈和接受的意欲。
 
記者:經政府解說後,退出登記的人數有沒有一個減少的趨勢?警方調查進展怎樣?既然市民對與內地合作有疑慮,政府會如何釋除市民的疑慮?會否考慮坊間有意見提出讓捐贈人士在表格登記時表明器官只留在本地使用,不作境外使用?會否考慮這點?
 
醫務衞生局局長:就最後一點,我已經強調,在捐贈和接受器官時,我們都不會有任何先決條件,這是要避免利益衝突和歧視。對於一些不確實的傳言、謠言,或網上的虛假訊息,最有效的方法並不是不面對,最有效的方法是識穿這些謊言,解說一些真實的情況。剛才鄧醫生已經很詳細地解釋了,我們亦已重複地解說了國家在器官捐贈和移植方面的器官分配和共享已經有一個很先進的系統,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透明。每名捐贈者或受贈者的身分,特別是他們的臨床數字,都有一個嚴謹的電腦系統作登記和配對,確保分配符合國際的條件,所以在這方面,我們不會因為一些謠言而退縮,我們會繼續做好工作,讓市民明白國家的器官移植已經是今非昔比、已經進步了很多,達到國際水平。
 
2023年5月28日(星期日)
香港時間14時52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