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十八題:保留小販販賣的文化特色
******************
以下是今日(四月二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江玉歡議員的提問和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有意見指出,小販販賣的文化在香港已有超過百年歷史,而小販販賣是香港的文化特色及重要的傳統旅遊資源。關於保留小販販賣的文化特色,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截至上月,有效的流動小販牌照數目,並按販賣貨品種類以下表列出分項數字;
販賣貨品種類 | 牌照數目 |
洋雜 | |
百貨 | |
烘烤栗子 | |
烘烤蕃薯 | |
涼果 | |
衣服 | |
其他(按販賣貨品種類列出) | |
總數 |
(二)有否統計,上月有多少名販賣烘烤栗子及烘烤蕃薯的持牌流動小販在街上營業;該等持牌小販年齡的中位數及平均數、他們在過去十二個月內被票控及充公手推車的次數,以及所涉的罰款總額為何;
(三)鑑於據悉,持牌流動小販多為長者,而且小販數目日漸下降,尤其是販賣烘烤栗子的小販數目只剩下少於二十人,政府有何政策確保流動小販行業得以持續;及
(四)當局會否考慮透過設立健全的小販市集發牌制度及制訂長遠的保育及扶持政策,以活化及發展小販販賣的文化,讓這項傳統文化得以保留及傳承?
答覆:
主席:
社會大眾對小販和小販擺賣活動的意見不一,部分意見認為流動小販於街頭擺賣可為市民帶來便利,並具備本土特色;但有不少則認為街頭擺賣活動容易造成阻塞、環境滋擾、甚或衞生風險。過去三年,每年政府平均收到196宗有關持牌流動小販的投訴。
為平衡各方面的需要和期望,以及管理環境衞生和火警等方面的風險,政府致力妥善規管持牌小販的販賣活動,並就非法擺賣採取適當的執法行動。就江玉歡議員的提問,現回覆如下:
(一)截止今年三月三十一日,流動小販牌照的數目為295個。每個流動小販牌照持有人可同時申請售賣最多四種貨品。獲批准販賣各項貨品種類的流動小販牌照數目見附件。
(二)截止今年三月三十一日,全港共有118個流動小販牌照持有人獲准售賣炒烤栗子及/或煨烤蕃薯,其年齡中位數及平均數分別為79歲及79.6歲。
如持牌流動小販違反牌照條件經營,例如涉及違規販賣或販賣活動對行人造成阻礙,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會盡可能以體諒的方式來採取執法行動。一般而言,就對行人造成阻礙的情況,食環署人員都會「先警告、後執法」,在口頭警告無效後才採取執法行動。過去一年並沒有涉及充公持牌流動小販手推車(包括炒烤栗子及/或煨烤蕃薯)的檢控個案。
(三)及(四)政府一直透過發牌制度規管持牌小販的販賣活動,並按需要推出措施支援持牌小販正常更替及經營。小販牌照分為兩大類,即固定小販牌照和流動小販牌照;截止今年三月三十一日,固定小販牌照有5 200個,而流動小販牌照則如上文所述有295個,當中獲准售賣炒烤栗子及/或煨烤蕃薯者有118個。
就如何在平衡各方面訴求下讓小販形式的活動可持續下去,政府會透過重新編配空置固定小販攤位,讓持牌流動小販可選擇遷移到街上固定小販攤位或小販市場經營,並同時讓合資格的公眾人士有機會加入小販行業。就此,食環署在二○一九年把435個空置固定小販攤位分配予四個類別的申請者,當中包括持牌流動小販,並在二○二二年年中再推出105個空置固定小販攤位。截至二○二三年四月中,食環署已合共簽發523個新的固定小販牌照。食環署未來會繼續考慮開放空置固定小販攤位予合資格人士申請。在此政策下,政府現時無計劃簽發新的流動小販牌照。
此外,政府有措施支援持牌小販持續經營,例如在二○一三年六月撥款2億3000萬元,推行為期五年的「小販資助計劃」,協助小販攤檔改善防火設計及電力供應,並調整了小販排檔區整體布局,包括把攤檔遷離樓宇逃生樓梯出口或緊急車輛通道,從而令小販排檔區的經營環境更為安全。這個計劃更為小販排檔區帶來嶄新面貌,更佳地配合小販的經營需要和改善小販排檔區的長遠經營環境。食環署亦同時製作了「一檔一故事」系列宣傳短片及專頁,當中包括六輯各講述一位持牌小販故事的短片;以及十個有關小販牌檔發展的市集拾趣故事,以宣揚本地的小販文化及發展故事,讓小販文化得以傳(註)。
政府會繼續仔細聆聽及考慮社會各界有關小販管理事宜的意見,並因應實際情況推出措施支援持牌小販。
註: 有關網站為: www.streetbazaars.gov.hk/tc_chi/intro.html
完
2023年4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