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務衞生局局長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就支援居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今日(四月十九日)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就支援居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的開場發言全文:
主席:
大灣區建設是國家在改革開放下的重要發展策略,透過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合作,充分發揮三地綜合優勢,促成區內深度融合,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建設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
在醫療服務發展方面,特區政府一直按照「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在堅持有利於兩地醫療發展的前提下,加強與大灣區各個城市的合作,從而完善便利香港市民在內地發展和居住的政策措施。
因應內地與香港在新冠疫情期間實施強制檢疫措施,許多居於廣東省的醫管局(醫院管理局)慢性疾病病人不能夠返回香港覆診,為了確保這些病人的健康情況得到有效監察和適時跟進,特區政府委託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港大深圳醫院)由二○二○年十一月起透過特別支援計劃,為已經預約醫管局指定專科門診/普通科門診覆診的病人提供資助覆診服務。隨着疫情發展,這個特別支援計劃四度延續至二○二三年五月九日,即今年五月九日。
特別支援計劃推出之後,反應非常正面,至今已經服務超過56 000人次,病人一般都讚揚計劃有助市民在疫情期間,跨境往來受限制的情況下,得到持續的醫護跟進。即使兩地今年二月初恢復正常通關,最新的數據顯示,二月及三月每月仍有超過1 100人次於港大深圳醫院繼續接受診症服務。另外,根據本局委託港大深圳醫院於三月,即通關後進行的病人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超過九成半受訪者對港大深圳醫院的服務表示滿意,而即使有四成現時參加特別支援計劃的病人表示通關後會在廣東省及香港兩邊交替居住,但仍有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表示希望在港大深圳醫院繼續覆診,而非返回香港於醫管局就診。以上種種反映了有關醫療服務仍然有一定需求。
故此,我們參考了特別支援計劃的經驗,建議緊接在二○二三年五月十日推出「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先導計劃第一階段會延伸至二○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跟隨現有特別支援計劃的服務範圍、框架和安排。現時參加特別支援計劃的病人如有意參加先導計劃,會得到醫管局和港大深圳醫院妥善安排,以確保順利過渡,而無意參加者亦會按需要獲得安排,以便他們返回香港繼續接受醫管局的醫護服務。
我們會利用計劃進一步分析及評估居住於大灣區的香港人在內地的求醫習慣,特別是香港與內地之間全面恢復正常往來後,有關服務的使用情況及對香港公營醫療體系的影響,以期研究如何更有效照顧在內地生活,特別是居於大灣區的香港市民的醫療需要。
就財務安排而言,我們建議運用現有特別支援計劃的餘額,以滿足先導計劃的撥款需求。
特區政府會繼續充分發揮香港在醫療衞生方面的優勢,推動大灣區的醫療合作,攜手共建「健康香港」,融入國家「健康中國」的策略,為大灣區建設以至國家的整體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我歡迎議員就先導計劃提出意見,多謝。
完
2023年4月1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0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