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對抗生素抗藥性提高警覺並要正確使用抗生素
******************************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四月十三日)發布「公眾對抗生素耐藥性認知、態度及行為調查2022」報告,並呼籲市民提高相關知識,慎用抗生素。

  抗生素耐藥性是一項迫切的公共衞生課題。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最新的調查顯示,少於一半的受訪者(49.7%)正確表示抗生素不能用以醫治傷風感冒,而只有44.1%的受訪者知道對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細菌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此外,只有約五分之一的受訪者(20.6%)有留意藥袋上有關抗生素的健康建議,包括:
 
  • 時刻保持手部衞生;
  • 食水和食物必須徹底煮沸及煮熟;
  • 消毒及覆蓋傷口;
  • 當有呼吸道感染症狀時戴上口罩;及
  • 患病的幼童應減少接觸其他兒童。

  調查亦發現,當醫生初步評估顯示不需要抗生素時,絕大多數受訪者(96.4%)會接受醫生的建議,多觀察幾天或等待診斷測試結果後再決定是否須處方抗生素。超過一半的受訪者(66.3%)表示希望與醫生商討應否處方抗生素。

  就食物安全的認知而言,少於一半的受訪者(42.7%)能正確理解生或未煮熟的即食食品,例如沙律和刺身,與熟食相比,更容易受抗藥性細菌污染,而較年輕的受訪組別的百分比更低,只有32.7%。

  ​除此之外,近年的監測數據顯示,即食食品中檢測出抗藥性細菌的比率呈上升趨勢。根據衞生防護中心委託顧問服務於二○二一/二二年度收集的監測數據,於即食食品樣本檢測出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腸桿菌(ESBL-E)(一種耐藥菌)的比率顯著增加,從二○一八/一九年度的5.9%增至9.5%,尤其在魚生、燒味和滷味中,其ESBL-E比率增幅分別為5.5%、7.7%及35.0%。此外,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亦配合《香港抗菌素耐藥性策略及行動計劃》,於二○一九年至二○二○年進行香港食物抗菌素耐藥性微生物先導調查,對生肉及即食食物樣本進行抗菌素耐藥性細菌檢測。食安中心的食物監測發現,從即食食品中檢測出耐美羅培南微生物(MRO)的比率由二○一九/二○年度的1.6%上升至二○二二年的2.5%,二○二二年亦驗出一個耐萬古黴素腸球菌(VRE)陽性樣本。食安中心建議處理食物時,保持良好食物、個人及環境衞生和遵循「食物安全五要點」以減低食物受抗藥性細菌污染的機會。

  ​針對調查結果,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呼籲市民參與對抗抗生素耐藥性,並留意以下建議:
 
  • 患上傷風感冒時,應充足休息及多飲水。若病徵持續,應向醫生求診,不要在沒有處方的情況下到社區藥房購買抗生素;
  • 服用抗生素時採取合適的感染控制措施,例如時刻保持手部衞生、當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時應戴上外科口罩,以及妥善消毒和包紮傷口,避免耐藥性細菌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及
  • 留意從即食食品中感染耐藥性細菌的風險。服用抗生素或抗胃酸藥以及高危人士(例如孕婦、嬰幼兒、長者及免疫力較低人士)的風險較高,故應避免進食生或未煮熟的即食食物。

  衞生防護中心會繼續與醫生合作,進一步加強有關正確使用抗生素的教育,同時提醒病人注意藥袋上的健康建議。市民可參閱衞生防護中心專題網頁Facebook專頁,以了解調查報告及其他關於抗菌素耐藥性的資訊。
 
2023年4月13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6時25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