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一題:癌症的預防及治療
***************

  ​以下是今日(三月二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葛珮帆議員的提問和署理醫務衞生局局長李夏茵醫生的書面答覆︰

問題:

  根據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的數據,癌症是香港的頭號殺手。本港在二○二○年有近15 000人因癌症離世,佔全港整體死亡人數近三成,而致命最多的癌症為肺癌(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26.4%)。然而,有意見指出,本港現時並未有全面的肺癌篩查制度,就預防癌症的公眾教育和推廣亦不足。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三年,(i)肺癌的新症數目、(ii)因肺癌而死亡的人數,以及(iii)因肺癌死亡人數佔全港整體死亡人數的百分比;

(二)鑑於有意見認為,早期肺癌沒有明顯症狀,出現嚴重病徵時幾乎已是末期,而有數據顯示早期肺癌的治癒率遠高於末期,政府有否計劃在港推行肺癌相關的全面篩查項目,以協助市民及早發現及治療肺癌;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三)鑑於有專家表示,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及人工智能影像分析等新科技能有效提升肺癌檢測的準確度,政府會否研究在港引入相關技術,以加強有關檢測效果;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四)鑑於有意見指出,醫管局於二○一○至二○一一年度針對乳癌和大腸癌病人推出的「癌症個案經理計劃」成效顯著,政府是否知悉,醫管局會否將上述計劃擴展至涵蓋肺癌患者;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五)鑑於據悉,免疫療法在治療癌症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惟政府僅資助患有特定癌症及其細胞程式死亡——配體1(PD-L1)達一定水平的病人購買相關藥物,政府會否放寬有關限制,以令免疫療法能應用於所有癌症患者;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政府十分重視癌症的防控工作,作為非傳染病防控策略的重要一環。政府早於二○○一年成立癌症事務統籌委員會(委員會),由醫務衞生局(醫衞局)局長擔任主席,成員包括癌症專家、學術界人士、公私營界別醫生,以及公共衞生界別的專業人士,負責制訂癌症防控策略,並督導涵蓋癌症預防和篩查、監察、研究和治療等工作的方向。委員會轄下的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專家工作小組)負責定期檢視本地及國際的證據,並就癌症預防及篩查制訂適合本港情況的建議。除專家工作小組外,委員會的架構包括衞生署、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和醫衞局研究處。它們分別負責癌症監測、治療及研究,並直接向委員會匯報。

  就葛珮帆議員的提問,經諮詢醫管局及衞生署後,現綜合回覆如下:

(一)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及醫管局的資料,二○一八至二○二○年肺癌新症數目如下:
 
年份 肺癌新發病例(註一)
二○一八 5 252
二○一九 5 575
二○二○ 5 422

  根據衞生署的資料,二○一九至二○二一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數及佔所有登記死亡人數的百分比詳列如下:
 
年份 因肺癌死亡的人數(註二) 佔所有登記死亡人數的百分比
(註三、註四)
二○一九 4 033 8.3%
二○二○ 3 910 7.7%
二○二一 4 037 7.8%

(二)由醫衞局局長擔任主席的委員會轄下的專家工作小組定期檢視本地及國際科學證據,擬就適用於本地、以實證為本的癌症預防和篩查措施向政府作出建議。值得留意的是,透過建立健康生活、飲食及運動習慣,減低引致或誘發癌症的風險因素,從而達致預防癌症,整體效益遠大於對個別低機率癌症進行全面篩查。

  就肺癌而言,專家工作小組認為沒有足夠證據建議一般風險的無症狀人士進行篩查。吸煙是患肺癌的單一最大風險因素,衞生署一直鼓勵市民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煙,作為首要的一級預防策略,並提供免費戒煙服務,協助吸煙人士戒煙。專家工作小組將繼續審視最新的科學證據,適時更新有關建議。

(三)醫管局因應遺傳及基因組服務的發展,早在數年前已開始引入次世代定序測試,並陸續應用於各種疾病的診斷,如二○二三至二四年度將採用次世代定序測試加強非小細胞肺癌的檢測服務。

  就人工智能的臨床應用方面,醫管局已制定了管治架構和指導原則,並陸續推行相關項目。當中包括在所有普通科門診診所應用人工智能為病人分析胸肺X光片,以進行優先排序和縮短異常個案的報告時間。除此之外,急症室、專科門診及部分住院病人亦已引入人工智能檢視胸肺X光片,為病人篩查及探測異常的腫塊和結節,以免遺漏診斷。

(四)醫管局從二○一○至一一年度起,透過癌症個案經理計劃,為癌症病人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協調服務,改善服務質素。首階段的癌症個案經理計劃服務對象為乳癌及大腸癌的病人。計劃會為病人提供協調所需的診斷程序和治療,幫助病人走過治療癌症的過程。

  由二○一四至一五年度起,計劃已涵蓋醫管局轄下全部七個聯網,及後於二○二○至二一年度開始擴展至其他癌症類型,為患有血癌、婦科癌症、肌肉骨骼腫瘤及泌尿系統癌症的病人提供服務。未來醫管局會繼續提升癌症治療服務,積極考慮擴展服務範圍至更多癌症類型(包括肺癌),以提升病人接受癌症治療服務的便捷度,並協助紓緩病人和照顧者因複雜的治理流程而承受的壓力和焦慮。

(五)醫管局作為由公帑資助的公營醫療服務主要提供者,高度重視為所有病人(包括癌症病人)提供適切的治療,同時確保病人在高補貼的公共醫療系統下,可公平地獲處方安全、有效和具成本效益的藥物。 

  在藥物管理方面,醫管局設有既定機制定期評估新藥物,以及檢討醫管局藥物名冊和安全網的資助範圍,包括為獲納入藥物名冊和安全網的藥物制訂相關的臨床治療準則。過程中會依從循證醫學、合理使用公共資源、目標補助、機會成本考慮和促進病人選擇等原則,並考慮藥物的安全性、療效、成本效益和其他相關因素,包括國際間的建議和做法,以及專業人士和病人團體的意見等。

  根據上述原則和機制,目前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首階段計劃」的資助範圍涵蓋五種免疫治療藥物,用於醫治不同癌症,包括尼伏人單抗(Nivolumab)、匹博利組單抗(Pembrolizumab)、度伐人單抗(Durvalumab)、阿替利組單抗(Atezolizumab)和伊匹木單抗(Ipilimumab),而當中首四種藥物均為治療肺癌的藥物,有臨床需要及符合資格的病人可申請藥費資助使用有關藥物。

  藥物評審是持續進行的程序,須按不斷演進的醫學證據、最新的臨床發展,以及市場變化而進行。醫管局會繼續密切留意不同癌症藥物及免疫治療的臨床醫療和科研實證的最新發展,聽取病人團體的意見和建議,以善用有限公共資源及為最多有需要的病人提供治療的原則,檢討藥物名冊和安全網的資助範圍。

註一:二○二一年和二○二二年的肺癌新症數目現時未能提供。

註二:二○二二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數及佔所有登記死亡人數的百分比數目現時未能提供。

註三:根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佈的「二○○一年至二○二一年主要死因的死亡人數」的全港登記死亡數字。

註四:數字準確至最近的一個小數位。



2023年3月2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00分